呂俊麗
(萊陽鴻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煙臺 265200)
傳統土建施工現場布置方案需要借助 CAD 繪制,但通過二維平面對各施工階段現場進行部署,存在不直觀的缺陷;而借助 BIM 技術可建立現場布置動態化模型,直觀展示土建施工現場布置方案,讓施工技術人員能夠更好地了解各個施工區域功能,為優化現場布置方案,創建安全文明施工現場提供條件。
(一)可視化。BIM技術具有可視化特點。在傳統的建筑設計中,設計師要出具完善的設計圖紙,在圖紙中仔細描繪建筑中每一個構件的信息。閱讀圖紙時,需確保相關人員有專業的技術水平和能力,還要通過合理的想象才能確保建筑工程達到理想的設計效果。采用BIM技術可以為工作人員提供可視化三維立體模型,這一模型將建筑各部分以非常清晰的方式進行展示。此外,BIM模型還能夠及時實現各種類型信息的反饋,只需在模型上修改和調整即可。(二)協調性。建筑工程若要繼續順利進行,就要提高項目的碰撞檢測性,保證各部分互相協調,順利組合,避免產生矛盾。采用BIM技術可構建完善的協調平臺,其可以及時解決配合中產生的問題,也可幫助設計師順利進行設計,避免出現碰撞問題[1]。(三)模擬性。BIM技術不僅可以對建筑進行高度模擬,還可以借助5D平臺模擬在現實中不能操控的事物。BIM技術還能夠實現模擬實驗,建立各種模擬系統。BIM技術可根據項目施工的組織與時間對施工進行模擬,幫助企業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
(一)基礎模型
BIM技術應用基礎即建模,借助Revit不僅能精確三維模型建立的尺寸,同時可直觀反映項目屬性信息。1.建模資料收集。BIM建模前需要對現場施工技術方案、施工組織設計及標準化的施工圖集等相關數據信息進行收集。2.軸網構建。土建施工現場布置中,結構柱體模型在現場布置中的位置關系至關重要,因此,相關人員需要首先將工程模型軸網導入,以結合該項目施工重難點,提前預知土建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碰撞現象。3.現場地形建模。依據工程現場實地勘察數據,整合數據轉換成TXT格式和GSV格式,導入Revit軟件系統中,建立現場場地模型。
(二)優化設計
在開展工程現場布置的過程中,需要認真做好工程現場的設計、建設和競投標工作,不斷做好現場技術的應用和升級工作。通過對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對施工現場的現場布置進行有效的優化,還可以將現場施工進度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在BIM技術實際應用的過程中,通常會有三個制約條件,其分別為關鍵時間、復雜程度和構建信息,只有在利用BIM技術進行建模的過程中,才可以將這部分信息合理呈現出來。通過將BIM技術應用到施工現場模擬當中,可以直接建立施工現場的三維模型,讓技術和施工人員直接掌握施工現場的布置情況。通過在施工現場應用BIM技術,可以對施工現場的情況進行模擬,該模型可以有效涵蓋施工現場布置的各種因素。在獲得相關數據之后,設計人員就可以直接從其中提取出來與安全性能相關的內容,通過對相關信息進行匯總和研究,可以進一步保證工程現場布置工作開展的有效性[2]。
(三)碰撞檢查
建筑項目的施工將涉及許多其他的各種因素和條件,所以,在自己進行建設施工的過程中為了出現失誤,在實際施工開始之前對于管道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的圖紙上僅僅利用 2D 圖像是不能對管道有一個整體有效的展示,使得管道的設計過于理想并不符合現實施工的需要,這就導致在實際方案溝通中開發人員或建設人員會將這個問題忽略,不能及時對問題進行解決,導致后期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技術失誤,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誤,這時就需要 BIM 技術所建立的三維立體模型,就可以發揮出他的作用。通過管道的特點線路進行三維模型的碰撞操作進行檢查,模擬施工過層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突發性事件,它可以準確地顯示出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幫助設計師進行修改,減少后期花費的資金。
(四)流程布置
在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平面布置的過程中,其主要的設計布置內容包括輪廓線、開挖線、圍擋、辦公區等。為了有效保證施工的安全性,就需要在施工現場設計安全培訓體驗館,其中會包括各種安全體驗措施,如操作平臺傾倒體驗、洞口墜落實驗、吊裝體驗、綜合用電體驗等。為了提升施工人員施工中的安全防范意識,應該認真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知識的普及活動,可以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教育宣傳平臺,讓施工人員親身感危險降臨時刻。還應該根據不同地形和地貌的差異,并根據地形等高線的情況,認真對地形做好斜坡、開挖、矩形和樣條曲線的繪制工作。
近些年來,BIM技術逐漸在建筑行業中被應用,BIM技術被建筑行業廣泛應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BIM技術可以提高建筑項目現場施工的效率和施工質量,有效縮短施工周期,為施工方案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建筑行業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現狀和實際的需求,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做好對BIM技術的利用和實施工作,使得BIM技術可以對建筑行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