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濤
(中信錦州金屬股份有限公司,遼寧 錦州 121005)
設備管理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主要組成部分,現代化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需要與現代化設備管理體系相適應,管理者需要積極學習新型的理論思想,學習相關的設備管理理念,才可以推進企業設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為企業的發展建立相應的設備管理基礎。
點檢定修制主要指的是利用制度化模式的設備管理方法,按照規定要求對設備進行定期的預防檢驗,然后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制定有關的維修方案,在設備出現事故之前進行詳細的檢查,促使設備可以始終保持在受控狀態中的管理模式,點檢定修制是以點檢人員作為關鍵的設備檢修管理體制,可以保證設備運行的經濟性和可靠性。點檢人員作為設備管理的主要負責人,在點檢定修制度的運行過程中,不僅需要對設備點檢進行負責,而且需要對設備運行的全過程進行負責。
點檢定修制通常分為點檢和定修兩類。點檢程序主要包括運行人員的日常檢測、點檢人員的定期專業點檢、精密點檢等不同層次的點檢工作。在點檢作業的實施過程中,需要把日常點檢、專業點檢、精密點檢等工作進行有機地融合。定修是把點檢結果作為數據分析的主要依據,根據設備損壞程度的不同,合理安排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通過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科學分析,逐漸完善檢修計劃,進行徹底的設備維修,促使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可以轉變為預知性的檢修工作。針對定點檢驗結果的不同,按照要求對預算費用、材料費用等編制有關的費用維修計劃,對維修成本進行嚴格的掌控。定修是只對點檢標準和點檢計劃等管理工作,提出進一步的改善意見。
點檢定修制的主要特征是指全體人員參與設備管理的過程。不僅需要專業的點檢人員參與點檢活動,而且車間生產的工作人員與各個部門的管理人員也需要參與其中,點檢活動需要始終貫穿于設備運行、設備檢修、日常維修管理的全過程。
依據專業性質的不同,對點檢人員進行分工管理。點檢制度的核心內容是指專業負責制,點檢人員作為主要的責任承擔者,伴隨管理職能層次的高低,管理重點也會隨之改變。按照專業分工的原則特點,將設備管理的主要職能落實到基層的點檢人員。
需要建立相應的點檢標準,點檢作為一套規范的管理項目,是依據嚴密的規則體系進行管理的。點檢制的四大標準包括設備維修技術、點檢標準、給油脂標準、維修管理標準。這些標準作為點檢活動的主要依據,強調生產、檢修、管理等工作的協調統一性,利用點檢制的方法,可以把靜態管理方法推動到動態管理模式中。點檢定修制是把實際技術作為標準的預防維修制度,可以掌握解決設備問題的最佳時期,對設備的檢修狀態進行了解。
綜上所述,點檢定修制是把維修作為主要的管理思路轉變為預防為主的管理思路,從檢修制度方面進行分析,與傳統維修制度不同的是,以往是在設備出現問題后進行維修,現在是對設備進行提前的檢驗。按照要求對設備進行日常的點檢管理,防治維修管理的缺失。在管理方面重點使用PDCA方法,以數據作為基礎,樹立成本管理意識。
點檢定修制作為設備管理體制方面的創新方法,通過不斷的實踐,總結設備管理經驗,繼而對管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因此,要提升領導部門在點檢定修制方面的認識,組織生產技術人員加強對點檢定修制學習。在實踐過程中深入學習點檢定修制。點檢定修制的制定,需要根據企業實際的工作情況,綜合專業的特點融合設備的工作特性,完善點檢定修制。
在實施點檢定修制的過程中,將點檢人員作為實施關鍵。通過對點檢人員進行不斷地培訓,規范點檢人員的工作行為。首先,需要對點檢人員的基本素質進行有效保證,增強點檢人員的實踐能力,點檢人員需要按照點檢管理的要求,嚴格實行所有的點檢行為,構建以點檢員為核心的設備管理體制。
想要實施點檢定修制,首先需要對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實時的了解,同時對其進大量的文字技術分析,所以,點檢定修體制的實施需要借助計算機系統的優勢特點,建立有關的信息系統,實現共享信息,進行實時管理,通過充分利用計算機系統信息系統的實時性,一方面,相關部門需要把點檢作為核心,將檢修與運行管理制度進行合理融合,另一方面,需要對點檢工作進行實時的監督檢查,對點檢工作的優劣程度進行檢測,繼而對點檢定修制工作進行全面地貫徹落實。
總而言之,設備管理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組成部分,經過實踐分析,發現點檢定修制作為一套完善的設備管理方法。企業需要掌握新型的設備管理方法,吸取先進的技術理念,通過創新實踐,促使企業的設備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完成,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扎實的設備管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