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茹蘭
(肇慶市文化館,廣東 肇慶 526040)
文化館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是重要的文化藝術傳播源,在文化傳播當中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全民藝術普及工作當中,文化館的普及方式及內容直接影響了群眾藝術素養的提高、審美水平的提升以及精神面貌的提振,在全民藝術普及上面的作用非常重大,每一個文化館工作人員都應該承擔自己應當有的責任,積極推進全民文化藝術的普及活動。
在當今社會當中,文化是人們生活當中的重要精神支柱,它在提升群眾素養、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弘揚正能量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化館的主要職責是不斷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為群眾基本文化提供一定的場所,因此,文化館需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推動群眾的文化生活,從而進行藝術普及。作為公益性的事業單位,是直接面對群眾,服務群眾的,也是社會中摒除利益,真心為民的主陣地,文化館的工作人員除了文藝表演、藝術創作等責任外,還要以自身的文化影響力與藝術優勢,引領文化風尚,推動藝術普及,提升群眾的藝術欣賞品味,進一步豐富群眾業余文化生活。
近年來,隨著免費開放的深入推進,公益藝術培訓和藝術普及早已是文化館的責任和使命,文化館人更是責無旁貸的擔負著藝術普及的使命。
隨著現在文化館的發展,文化館在全民藝術普及當中發揮的作用更為廣泛,引導性更強。在開展當中,凸顯了文化館各方面的特色,還能夠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普及更多的藝術文化精神,推廣更多的優秀作品。
(一)引導民眾文化的前進方向
現在我們國家的文化事業明確指出了發展的方向,根據國家的相關明文規定,在這個發展的背景之上,應該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愛的普及方式以及專業性強又通俗易懂的文化內容,比如,借助網絡直播等新媒體方式傳播傳統文化,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保證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又能擴大覆蓋面,通過文化館免費開放、公益培訓等方式,能夠引導更多的群眾去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這其實就是藝術在民眾當中普及的一種方式。
這能夠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夠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文化當中的精髓,在文化館的傳播過程當中,通過精準服務的發展理念也能夠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文化的發展的方向,對于提升全民的藝術水平有著重大的意義。在新時期的發展當中,文化傳播方式也應該有所提升,文化也應該進一步的引導藝術的發展方向,引導更多人的思想。
(二)引導傳承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
在全民藝術的普及當中,文化館起到的一個關鍵性的作用就是能夠引導更多的群眾去學習和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當中,現在有很多人們對于古老的傳統文化已經不太重視,其實這個時候就應該增加更多人們的思想水平,根據現實的情況,通過文化館這種服務的方式,把文化館的優勢之處發揮出來。
在文化館的傳播當中,給更多的人灌輸一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思想理念,這樣就能夠把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流傳下去。這種文化的傳承上,對于文化館的傳播來說是一種相輔相成的模式。當然在文化館的工作開展當中,也可以通過一些文化的相關活動,讓更多的人們對于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在這個過程當中,其實文化就已經起到了推進全民藝術的引導性作用。
(三)引導更多優秀的文化作品
在全民藝術的普及過程當中,文化館的開展能夠引導出來更多優秀的文化作品,這也是讓更多的群眾能夠融入文化傳播的過程當中,通過這種傳播的方式,在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的基礎之上,讓更多的人對于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更多的人愿意積極加入文化藝術的傳播過程當中來,這樣就能夠引導出來更多優秀的作品,這也是文化館在推進全民藝術普及當中的一個顯著的作用。
在以群眾為中心的基礎之上,融入更多文化的優秀作品,讓更多的群眾能夠進行創作,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文化創作人。這其實對于整體的文化事業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也能夠在潛移默化當中提高每一個人的文化水平修養、文化素質。當然文化館在日常的工作當中也能夠把優秀的作品進行展示,這其實也是在全民藝術普及當中的引導性的作用,能夠讓每一個人真正的融入文化館當中來。
隨著現代網絡的發展,群眾欣賞藝術的方式越來越多,也越來越便捷,對文化藝術的需求也不斷提高了,以往傳統的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群眾需求了,因此,我們文化館在全民藝術普及中一定要加強創新,面面俱到。
(一)文化活動要吸引;在文化館舉辦的各類文化群眾文化活動要內容吸引,形式多樣,不要僅限于晚會表演、舞臺觀看等傳統模式,可以融入互聯網+,如接地氣的小視頻、抖音直播等互動性強的方式,讓群眾參與進來,或者結合數字文化館、云課堂、“慕課”等方式,設置內容豐富的精品課程,吸引群眾觀看學習。
(二)活動內容要深入人心;藝術普及除了方式重要外,文化藝術的內容也十分重要,直接影響到群眾的接納度和喜愛程度,全民藝術普及針對的對象是大眾,但在活動內容的設計中要有針對性,考慮不同年齡,不同身份群眾的感受,如針對老年人的健康藝術活動,針對未成年人的兒童藝術活動,針對企業工作者、外來務工人員等特有人群開展的藝術活動,還要考慮地域和時間問題,充分考慮受眾群眾的特點,會讓文化館的藝術普及工作事半功倍。
(三)發揚普及地方文化;在藝術普及過程中,普及地方傳統文化可以讓群眾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家鄉文化,從而熱愛自己的家鄉,而且,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發揚、需要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作為文化工作者,要自覺肩負起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比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如果不發揚,不普及,缺少人傳承,那么,未來,只能通過毫無生機的圖片了解、欣賞。
(四)整合社會資源,共同努力;在文化館現有的機構體系下,藝術培訓方式傳統,是由群眾到文化館上課,但隨著藝術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的發展,社會機構已占有了大部分培訓市場,單一地到文化館接受培訓會受時間、交通、地域的影響,覆蓋面始終受限,因此,文化館在公益培訓方面應該有所創新,可以面向社會招募培訓機構共同開設公益培訓班,這樣既整合社會資源,又可以大面積的覆蓋全市群眾,讓社會培訓機構參與進來,還可以提高培訓機構的積極性,挖掘全市藝術人才。
(五)提高專業技術人才文化素養;文化館專業技術人員的文化素質是保證群眾文化順利開展以及文化傳播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文化人才隊伍,推動文化館工作的順利開展,除了提高已有藝術人才的素質,還可以用引進、外聘、挖掘等方式吸引更多更高級的專業技術人才。
一個民族的未來需要文化的支撐,一個百姓的生活需要藝術來滋潤,國民精神的塑造離不開文化館的努力,這是文化館人的使命,也是責任,雖然說文化館傳播的是文化藝術,但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精神文明建設,也提高了群眾的基本素養,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手段,總的來說,在社會發展的今天,文化館的普及在全民藝術普及當中的引導性作用尤為關鍵。現當今能夠讓更多的文化館在普及的過程當中,提高更多人的生活質量,提高更多人的精神世界,這是推進全民整體藝術提升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