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鑫
(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 長春 130000)
引言:現如今,主題出版的地位和作用變得越來越高,出版社開始打造新時代的主題出版,使得出版內容變得更精致的同時還能呈現繁榮的局面。各大出版社開會發揮自己的資源優勢,不斷地推出一些具備優秀主題的出版物,通過自身的出版經驗以及出版特色,以此總結出最符合自己的主體出版目標。
主題出版作為一種傳播手段和宣傳手段,其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如何發揮組織動員與價值引領的作用,如何實現重大主題的創新闡釋,如何按照傳播理論把國家意志轉化為人民行動,這些都是有規律可循的,對主題出版規律的及時總結與合理運用,將會極大提高主題出版的時度效作用發揮,有效推動出版管理部門以及學界、業界的工作,有效配合黨和國家工作的主題主線。
主題出版工作,首先是導向工程,吃透精神是首要一環。只有對黨和國家路線、方針、政策精準解讀、正確把握,才能策劃出緊跟時代主題的選題。如人民出版社要求時政類編輯必須時刻關注時政動態,每天閱讀黨報黨刊、觀看《新聞聯播》,第一時間研讀黨和國家相關政策與文件。做好主題出版工作,長遠的、連續性的規劃不可或缺。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在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中,都要求必須突出主題出版的地位,構建多層次、多向性、多元化的產品線;福建人民出版社定期召開主題出版規劃會,圍繞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省發展戰略,提前儲備選題,確保今后幾年的主題出版物有點有面有深度
主題出版是為了服務某一個特定時間點的選題,比如建黨95周年以及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題材,這類書本的出版時間需要提前設定,如果出版時間超過設置的時間,會大大影響出版的價值。另外,在一些主題的高峰期,會出現一段時期的密集新聞報道或者是宣傳活動,使得市場上出現了瘋狂地購買行為,但是過了這個時間段,消費者的欲望會大大降低,市場的需求也會隨之降低。具備時效性的主題出版對強化組織保障以及進行全程的管理和重點選題顯得尤為重要。在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的時候,需要加強精心組織的同時,還要落實到負責人,從而保證主題出版物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并在讀者需求最強烈的時間推出。例如:出體出版社需要全程參與并服務于編寫工作,選擇一些骨干力量進駐寫作組,讓他們負責資料的收集、圖片的篩選以及查核引文和核實數據等工作。全方位保障按時出版,提前組織紙張和印制的招標,嚴格控制各環節完成時間。人民出版社每兩周召開一次進度協調會,將主題出版物選題落實到個人,由社領導牽頭組建項目組,抽調不同專業有經驗的骨干編輯、校對,反復審。
數字時代為主題出版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也對主題出版物的推廣傳播提出了更高要求。應加大對最新技術成果的運用,做到“一種內容、多種載體,一次生成、多次發布”,利用傳統出版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助推主題出版。可讀、可看、可聽、可互動,一些主題出版物實現了線上線下交融互通。例如:人民出版社利用人民日報“兩微一端”、新華社客戶端、學習小組、學習微平臺等以及其他黨政類大號,發布書訊、書摘、書評等資訊,形成全方位立體式宣傳營銷網絡。學習出版社邀請著名播音員對《新時代面對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進行全文朗讀,通過掃碼聽書的方式,更好地展現圖書價值。
為迎接建黨100周年,出版界積極策劃推出一批思想性、藝術性、可讀性俱佳的精品力作,唱響了禮贊新中國、奮斗新時代的昂揚旋律,也受到讀者的關注和喜愛。據了解,這些出版物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主題鮮明。人民日報出版社推出的《新時代大黨形象》全面闡釋中國共產黨氣質風貌、精神內涵,緊扣新時代新思想,充分闡釋了中國共產黨大氣磅礴、無私為民,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在見識、胸襟、氣度、力量上的大黨形象,共同形塑著中國共產黨的內在精神和外在表現。《新時代大黨形象》作者之一、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程美東教授認為,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自己的形象建設。“這種重視不是簡單的面子工程,而是涉及中國共產黨能不能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一個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黨,必然在人民心中留下高大、端莊、令人敬仰的形象。所以,中國共產黨重視黨的形象,從根本上是重視黨的理想信念、價值文化,重視為人民服務,重視密切聯系群眾,重視人民群眾的呼聲、心聲。”
綜上所述,同時實踐的證明以及人們的深刻認知,想要 做好新時代背景下的主題出版物,不僅要保證出版社的責任和擔當,同時還要 促進出版人員的執行力。他們需要把我國最精彩以及最感人的事情闡述給群眾,在這樣才能實現主題出版的大眾化,讀者在閱讀 的時候 也能感同身受,以此實現出版社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雙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