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戎
(杭州市余杭高級中學,浙江 杭州 311100)
互聯網學習更強調的是學業自立,表現為獨立性、主動性、責任性、靈活性和開放性五個維度,通過互聯網學習生成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學生互聯網學習中的五個方面的品質,檢視學校學風建設的成果,并通過家校合育和互聯網技術促進學習,優化學風,實現互聯網學習與學風的良性互動。良好的學風能夠幫助學生克服應急狀態下教學秩序突變所帶來的問題,保證學生互聯網學習的順利進行。反之,不良的學風在教學秩序突變的情況下會導致學習松懈,進而產生教學質量的斷崖式下降。疫情嚴重形勢下,通過互聯網學習所產生的大數據來把握學風中存在的問題和發展動向,不僅僅有助于提高學習質量,更有利于學風的進一步優化,對未來常態化學習帶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學風具有相對穩定性,形成的基本途徑是模仿學習。學生在模仿辦學理念、學校制度、教師師風以及同伴的過程中實現個體的社會化,形成與學校理念、制度相一致的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熔鑄為打上深刻學校烙印的個性品質。學生群體中的共同心理和行為傾向具有相對穩定性,即使在應急狀態下也能得以保持。良好的校風一旦形成,就具有鮮明的導向功能、強大的動力功能、持續的保證功能和廣泛的輻射功能,可以不斷傳承,切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反之,如果校風不正,學風不端,一旦遭遇危機狀態,常規的教學秩序被打破,正常的紀律約束突然削弱,就會滑向深淵,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積極建構良好學風,是學校穩定發展的基石,也是學校應對應急事件的依托。
余杭高級中學以公開透明的管理制度為支撐,以過勤勉創新的管理作風為引導,以博學嚴謹為特征的教風,最終影響并積淀成以樂學善思為特征的學風。優良的學風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資產,是應對教育模式變化的底氣和信心來源。在居家在線學習期間,通過互聯網和家校合育的方式引導學生自我強化自立精神,是進一步優化學風的必需,也是未來常態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
學風只是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在受到社會風氣、家風、校風、師風的影響,也會不斷發生變化。當學習環境突然發生巨大變化時,原有的約束削弱,惰性滋長,教師、同伴良性互動減少,學風就會發生變異。在全民阻擊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特殊環境下,學生居家學習,外在約束被內在約束取代,如果自己自律性不強,很容易出現態度敷衍,學習隨意,作業品質降低等問題。根據網絡學習產生的數據分析,由于常規教學被打破,學校教學安排調整不及時,導致作業講評不充分,如果學生學習被動,容易產生知識消化不及時;傳統教學對學生聽講過程全程關注的情形由于網絡學習模式而弱化,加之學習平臺技術局限,無法對學生聽課與作業過程進行量化考核,容易導致遲到早退,或者中途退出,或者思想開小差,學習效果大打折扣。這反映出來的問題是學生學業自立精神的不足,這正是學風優化需要正確面對的問題。學校根據互聯網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出臺管理制度進行引導,會幫助學生加強自律精神。如通過網絡平臺的點名功能在課前、課中、課后進行點名,根據回復情況進行統計,出臺學科學習積極分子和和遠程教學優秀學生的評比活動,對缺課或者思想開小差的學生給予批評教育。學生的學風不僅不會因為重大公共衛生事件而削弱,反而因為學業自立精神的加強而得到優化。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應急事件給教育教學帶來什么影響,取決于學校是否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良好的管理作風能幫助學生克服環境變化所帶來的負面效應,甚至成為優化學風的重要助力。
學業自立是學風建設的靈魂。在線學習是基于媒介的教育教學實踐。課堂教學由于教師和學生處于同一個時空,教師在呈現內容的同時,能夠看到學生,學生也能夠感受到教師。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甚至精神面貌隨時調節自己的教學行為,教的過程和學的過程渾然一體。但是,在線教學、遠程教學時就會出現教的行為與學的行為情況迥然而異。居家在線學習,對學習者來說更挑戰。除了設備條件,最挑戰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互聯網+教育”是大勢所趨,學校常態教學由于慣性使然對在線學習有拒斥心態,在線教學是個性化比較強的學習模式,與統一化的學校教學不相兼容。溝通和橋接在線教育和課堂教學的途徑是培養學生學業自立精神,即學生面臨學習任務是必須具備獨立性、主動性、責任性、靈活性和開放性的人格品質。以學業自立精神為核心的學風建設不僅僅能夠解決學生居家在線學習時遇到的困難,更能在學校學習中表現更加優秀,而且能夠彌合兩種異質學習方式的鴻溝,真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便更好地適應未來學習型社會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