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炳春
(廣西南寧市橫縣百合鎮平陽村委小學,廣西 南寧 530302)
數學學科有著自己獨特的特點,不僅有著高度的概括性,還有著很強的邏輯性與抽象性,在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過程中,雖然涉及到的都是比較基礎的數學知識,但是出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無論是學習能力還是理解能力都還比較薄弱,需要進一步培養提高,因此相對來說數學學習難度還是比較大的,需要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師把握好課堂教學的節奏,引導學生更好地開展數學學習,進而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水平。
教材是教師傳授知識的主要理論依據。作為一線教師,對教材要做到活學活用,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完成基本的備課、上課、作業布置等工作,又可以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化。因此,青年教師應重視對教材的理解和鉆研,課前做足功課,充分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吃透”教材,將教材變成自己的東西,做到科學、合理地使用教材。
學生學習過程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因素,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時候教師寫錯一個字,說錯一句話,或者操作過程中出現一個不當的操作,都可能引起學生的哄笑,這些屬于教學意外,同時也是教學資源,需要教師善于利用,將教學的錯誤點巧妙地轉化為教學資源,不僅能夠讓凝固的教學氣氛更加活躍,有效化解師生之間的窘態,還能夠提升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
教師要準確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有效時間,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能力水平,結合教學大綱科學合理地進行教學內容設置,明確教學目標,圍繞目標進行教學內容拓展與延伸,激發學生的主動思考與探究興趣。隨著小學中高年級數學課堂建設的不斷完善與發展,教師也要及時轉換角色,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理念開展批判式學習,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去,引入開放式的教學形式,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小學合作時間,把控好教學開放與教學難度的度,層層引導,層層推進,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豐富的視聽形象指的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多種圖像與聲音的交替讓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發生變化。傳統數學課堂中學生面對的只有黑板與教師,視覺單調,難以調動學生積極性,而在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介入教學領域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引入圖片、視頻、聲音等方式來輔助開展教學,更好的掌控教學節奏。
對小學生來說,如果教學活動過于枯燥,他們就無法做到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跳出“教師教,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樣的被動局面,發揮年輕人的闖勁,大膽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新課標指出,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堂上,教師應盡量借助多媒體設備,將枯燥的數字轉換成生動的教學素材。同時,教師可以將其他學科的知識和數學進行有機結合,引導學生牢固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及基本的學習技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態及認知特點,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這樣一來課堂效率將大打折扣。例如,教師在講解圓柱與圓錐的相關知識時,可以采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首先指導學生畫出圓柱與圓錐的平面展開圖,再重點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測量出各個圖形的面積,最后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面積、體積公式的總結。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既體驗到了探索的樂趣,又掌握了知識的內在規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能夠掌握教學節奏,有規律的開展教學,不僅有助于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化,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還能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從精神層面陶冶學生,讓學生從智力到非智力都得到進一步發展。通常來說,有規律的課堂教學節奏能夠引導學生更好地去學習新的知識,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教師傳授知識,啟迪學生智慧,培養學生情趣的一劑重要催化劑。課堂氛圍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師生共同在教學活動中營造出來的一種彼此心理相容的狀態。積極地課堂氛圍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愉悅的學習體驗,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思維靈動性,達到更好地配合效果。
總而言之,小學中高年級數學的基礎教學雖難,但只要教師不斷地優化與革新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總結經驗與教訓,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掌握運用的程度,對完美教學形式進行不斷的探索,豐富課堂教學資源,最終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真正突破,打造出高效且節奏清晰的同時也充滿趣味性的小學中高年級數學教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