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秋元
(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學,湖南 郴州 417000)
高中化學這一學科以元素為核心,知識點呈現(xiàn)出明顯的發(fā)散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面對繁雜的化學知識點,常常出現(xiàn)一邊學習一邊遺忘的現(xiàn)象,以至于學習效率低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借助圖文并茂的形式,將各級主題關系直觀、清晰地表達出來,并逐漸形成一個知識網(wǎng)絡。將思維導圖應用于高中化學教學活動中,能夠系統(tǒng)地梳理高中化學知識,清晰直觀地展現(xiàn)重難點知識,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相關知識,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為了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全面加強教學中的互動和交流,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以提升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效果。但是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比較低,課堂參與程度較低。據(jù)此,教師可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以關鍵詞為中心,借助小組學習的形式,引導小組成員在學習中完成思維導圖設計,并以小組為單位,將思維導圖展示到黑板上。如此一來,不僅僅完成了思維導圖的應用,也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活躍了課堂氛圍,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在高中化學中有大量的實驗信息。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中,很多教師都會為了節(jié)省教學時間,而單純通過口頭講解或者要求學生閱讀教材的方式對實驗形成認識。甚至有一部分教師會直接要求學生背誦書中的實驗過程、實驗現(xiàn)象,以及實驗原理,導致學生對知識只能夠形成基本理解的狀態(tài),自己的思維也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對此,教師需要適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調節(jié)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將學生真正地引入到實驗過程中,在親身體驗的前提下,開拓自己的思維,強化自己的動手能力。
在實驗中,教師也應注意,實驗教學開展的前提是要讓學生動腦,而不是一味地按照實驗流程進行操作。所以在正式引入實驗活動前,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對知識的認識,設計一個完整的實驗思路。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明確問題的解讀方向,實驗的目標,實驗的過程與實驗結果的假設。在學生設計好后,教師可以予以其適當?shù)闹笇В瑤椭鋵φ麄€計劃方案加以優(yōu)化。在確保學生的實驗步驟可行之后,允許學生正式展開操作,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夠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加強學生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但是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僅僅是通過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形式,不僅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也制約了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據(jù)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學生在知識網(wǎng)絡構建的過程中進行強化訓練。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借助知識網(wǎng)絡結構,通過聯(lián)想、遷移和創(chuàng)造等,使其在創(chuàng)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產(chǎn)生新的觀點和想法,并從多個角度看待問題,進而實現(xiàn)了自身發(fā)散思維的培養(yǎng)和提升。
高中化學具有理論性強和概念性強等特點,同時還有一部分化學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這些問題,對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效果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使其難以理解具體的化學知識,久而久之,就會對化學學習失去興趣。與此同時,如果化學教師還在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將教材內容進行灌輸式教學,將課堂的教學內容硬性地塞給學生,那么,高中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就會徹底消失,其化學成績也很難提高。針對這種情況,高中教師可以在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將化學知識結合進去,通過巧妙地運用思維導圖具有的強大作用,指導學生結合自身特點,設計出一套適合自身的化學學習方式方法,并找到化學知識學習的規(guī)律性,使學生能夠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轉變成具體的公式、文字、圖片,使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學習化學知識,對各種化學現(xiàn)象能夠明確了解,在此基礎之上,將化學知識點更加深刻地掌握,為今后學習更加復雜的化學知識做好充分的準備。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以圖文并茂、直觀形象的優(yōu)勢,將零散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使其成為一個系統(tǒng)化的知識網(wǎng)絡。在高中化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并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教師需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優(yōu)化教學氛圍。同時,也應注重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思維互動,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在多樣化的問題情境以及化學實驗中逐步幫助學生產(chǎn)生化學認識,完善學生的思維體系,進而提升學生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