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瑒
(黑龍江省伊春市豐林縣五營小學,黑龍江 伊春 153033)
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所踐行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在尊重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基礎上,啟發學生,驅動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實現個性發展。
傳統以應試教育為主的課堂教學評價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小學教學實踐需要,教師要想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就要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充分重視課堂教學工作,做好教學評價工作,及時反思教學工作的不足,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發揮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進行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采取有效的方式對教學過程與內容進行評估,促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提供良好依據。
“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改的核心觀念,這一思想觀念同樣要融入到教學評價之中。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教師應當將學生視為學習的主體,本著“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教學宗旨,讓學生也參與到教學評價活動中。
例如,采取學生自評的方式。自評即自我評價,教師可以根據評價內容制作一張評價表,評價表中有多個評價項目,包括聽課專心程度、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等。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將評價表發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在課堂上的真實表現打分,下課的時候,教師再將學生的評價表收上來。這種讓學生自評的方式,不僅讓學生了解課堂中的注意事項,還能培養學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其次,采取學生互評的方式。互評即互相評價,這一般常見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讓同組學生相互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引導學生相互借鑒,促進學生思維和視野拓展。除了學生,教師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到教學評價活動中,通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保證評價的全面性,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呼吁教師在實施教學活動的時候,以學生為中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學習數學。在課改要求的指導下,越來越多的數學教師在課堂上應用合作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合作學習數學。但是,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卻忽視教學評價,或者單純地圍繞學生合作學習結果實施教學評價,如此無形中削弱了學生個人表現,影響了學生個性發展。合作教學的目的之一是驅動學生個性發展。基于此,教師要想有效地應用教學評價,需要以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表現為立足點,指導學生互相評價,并建立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積分表,從而使學生借助多元評價,正確地認知自我,尤其通過積分情況,把握自身的發展情況,為確定數學學習方向,學好數學打下堅實基礎。
完善的評價內容是教學評價取得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實踐證明,有效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實際,根據教學需求不斷豐富評價的指標,讓教學評價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為學生獲得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具體來說,除了關注學生的數學成績,教師還要關注學生的非智力發展情況,如課堂上是否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積極配合教師,主動回答教師的問題;在小組合作探究活動中是否積極表現,與小組成員有效互動以及進步情況等。這些都要成為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標準,這樣的教學評價讓學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被兼顧到。
因為學生的身心處于不斷發展的時期,因此,教師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講授知識,讓學生克服困難,掌握知識點,還應在教學活動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與學生多多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以便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學生十分尊重教師,愿意向教師展示自身的優秀之處,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時間以外,要積極了解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幫助學生正視自身,直面問題,敢于發現問題、糾正問題,讓學生樹立樂觀向上的價值觀,并與學生進行更多的交流,讓學生更好地認識數學教師,并有助于在課堂上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有效利用課堂時間,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教學評價是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實施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針對當前教學評價不足,優化課堂評價和課外評價,使學生在多樣評價的驅動下,產生數學學習興趣,自主地探究數學,為學好數學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