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玲
(石家莊市藝術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00)
優秀的鋼琴伴奏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舞蹈訓練和表現,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加強學生的舞蹈技能,使學生能更好地把握音樂的深刻內涵和舞蹈形體的動作組合。舞蹈鋼琴伴奏不僅需要熟練的表演技巧,還需要將舞蹈作品的視覺情感、鋼琴音樂和舞蹈動作結合起來,產生良好的藝術共鳴。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舞蹈鋼琴伴奏都比較機械化,按現成樂譜演奏,缺乏創新。為了掌握“形”與“神”在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的理解與運用,本文將對舞蹈鋼琴伴奏教學的創新路徑設計與實施進行研究。
在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教師應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舞蹈鋼琴伴奏教學的質量,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的更大進步。下面是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作為舞蹈鋼琴伴奏中更為重要的指導,鋼琴演奏者不僅要充分了解整個舞蹈作品的特點,還要深化某些舞蹈動作所表達的情感內涵。在我們看來,音樂是虛擬的,是無形的,但是對于舞者來說,音樂的旋律會引發他們內心思想的轉變,釋放他們內心的情感,然后通過聯想,用身體的動作來表達他們內心所感受到的元素。這樣,它就變成了我們所看到的流動的場景。
在創新教學中,要結合舞蹈動作,創新伴奏教學內容,才能在舞蹈鋼琴教學的實踐性和內涵性特點上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舞蹈鋼琴伴奏教師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主要是舞蹈動作,引導學生根據伴奏進行舞蹈表演。其次,明確每個舞蹈動作后,結合新時代賦予舞蹈動作的內涵,適當調整鋼琴教學內容,教學重點放在鋼琴伴奏的融合舞蹈動作,以便學生可以在一個明確的重點學習的基礎上更好地確定每一個鋼琴曲目可以顯示舞蹈動作的內涵。如何把握“形”與“神”的理解與運用。走出困境變得至關重要。“形式”主要包括鋼琴伴奏技巧和現場演奏能力所表現出來的音樂風格。而“神”主要是舞者在伴奏過程中的情感投入。
通過對舞蹈鋼琴伴奏教學的研究,發現在舞蹈鋼琴伴奏的教學過程中,鋼琴伴奏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不利于藝術院校舞蹈伴奏教學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創新課堂氛圍,做好師生互動。在互動中教師應注意分析學生學習,通過互動和眼神的學生學習鋼琴伴奏是學生有良好的舞蹈,當發現學生有問題時應及時調整伴奏音樂,彈鋼琴曲目來調整舞者的綜合情緒到鋼琴。例如,在民間舞“起伏”中,舞者的呼吸應該在一種舒緩的語氣中完成。除了放松舞者的手腕,應該注意的是,壓力不應該太重,應該伸展,這樣舞者可以有時間釋放空氣來完成這個動作。當你把你的情感融入其中,一切都有了靈魂。當舞蹈鋼琴伴奏者選擇適合舞蹈作品的音樂時,舞者還應根據自己的情緒感受音樂是否能與自己的動作相結合,起到共鳴的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鋼琴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他一定是無形的音樂效果和物理效應有效地結合在一起,指尖的跳躍和舞蹈動作產生共鳴,當音樂達到高潮時,舞者們也在盡情揮灑,釋放出所有的元素。此時,伴奏音樂可以激發舞者自身的情感氛圍,也可以誘發舞者真實情感的爆發,最終創造出一種鼓舞人心的藝術魅力。
評價方法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藝術院校舞蹈鋼琴伴奏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教師要想在創新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必須創新評價方法,改變評價主體。舞蹈鋼琴伴奏不僅帶來了強烈的情感節奏舞蹈演員,所以舞者能感覺到音樂的情感渲染,使舞蹈動作更漂亮和吸引人,但也幫助舞者升華情感的理解的工作,這樣觀眾也可以感覺中包含的情感舞者的心。在表現這一系列情感的過程中,音樂的節奏、節奏和情感往往非常重要,它們通常與舞蹈作品相對應。中間的“形”只是音樂的一個外在基本元素,“神”則是舞蹈鋼琴伴奏中情感的綜合干預。如今流行的舞蹈教學是“形”與“神”相結合,注重舞者音樂心理和欣賞能力的培養。不僅希望他們在舞蹈表演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更希望他們形成良好的審美心理,成為優秀的舞蹈演員。盡管大多數的鋼琴老師精湛的鋼琴技巧,但舞蹈教學內容缺乏了解,為了更好地把握伴奏的缺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主動收集學生反饋舞蹈鋼琴伴奏,使教師能夠學習從學生的角度來看自己的伴奏過程中增加和學生互動,收集評估,在伴奏的基礎上及時補救,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鋼琴的支持下,更好地展示每一個舞蹈動作。
“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那你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同樣在舞蹈鋼琴伴奏中,不僅需要“形”的展示和表現,也需要“神”的體現和闡釋,從而使舞蹈鋼琴伴奏邁向新時期的大門。鋼琴即興創作作為一種審美創作形式,更多的是培養演奏者的創作興趣和對意境的想象。摘要舞蹈中的鋼琴伴奏,不僅要掌握與不同舞蹈類型相適應的音樂訓練,還要有意識地思考感性藝術,積極創造即興的音樂伴奏。日本著名音樂家野村吉雄曾經說過:“專業的即興創作需要高度的鍛煉和創造力。”只有實現了這次演出的理想,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音樂文化才能達到絕對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