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影
(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本次調查分別發(fā)放面向學生和面向教師的調查問卷。其中,院校A 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向其文秘專業(yè)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100 份,回收95 份,問卷回收率95%,其中有效問卷90 份,問卷有效率94.74%。向其教師發(fā)放調查問卷20 份,回收19 份,問卷回收率95.00%,有效問卷17 份,問卷有效率89.47%。
院校B 是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向其文秘專業(yè)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100 分,回收93 分,問卷回收率93%,其中有效問卷91 分,問卷有效率97.85%。向其教師發(fā)放調查問卷20 份,回收19 份,問卷回收率95.00%,有效問卷18 份,問卷有效率94.74%。
調查結果顯示,并非所有教授文秘專業(yè)課程的教師都具備必要的語言技能培訓,以便用英語教授非語言學科,特別是因為他們自己并不覺得完全有能力用英語授課。此外,部分教師缺乏英語教學資格和經驗,所以未能如期進行教學工作,或是英語專業(yè)進修計劃的設計未能為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提供解決方案,在這類課程中的作用沒有得到有效發(fā)展。
語言障礙是嚴重阻礙高職文秘專業(yè)雙語教學的首要問題,而造成語言障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在我國大多數(shù)地方,單語教學模式仍在學校中占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基礎教育中更是如此。受限于生源來源,高職學生本身綜合能力略弱于普通本科學生,特別是雙語能力,更是大部分高職學生的弱項。加之在之前的基礎教育中,教師更加注重的是對學生書面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沒有注重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進一步削弱了高職學生的雙語能力,致使學生在雙語教學環(huán)境中“聽不懂”而喪失學習興趣。
雙語教學的實施必須建立在“軟件”和“硬件”基礎上。其中,“軟件”包括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制度建設;“硬件”包括教材、教學設備等。在現(xiàn)階段的高職文秘專業(yè)雙語教學中,既缺乏必要的“軟件”教學基礎,又缺乏應有的“硬件”教學基礎。
在特定活動的背景下嵌入和認可的多種能力關鍵在于教師的決策能力和采用的策略創(chuàng)造學習空間的能力,從而使所有學生,無論他們在教學語言中的熟練程度如何,都有機會參與互動實踐與他們的學習相關。為此,有必要健全高職雙語教師隊伍,培養(yǎng)一只高素質的雙語教師隊伍。雙語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需要仔細計劃的領域,旨在解決四個主要問題:(1)提高對語言習得和雙語教學實踐的認識;(2)以現(xiàn)有經驗為基礎,提供雙語培訓機會;(3)幫助教師發(fā)展有關雙語課堂教學的知識;(4)使教師能夠制定教學決策和教學方法。在實踐中,應鼓勵所有在雙語教學環(huán)境中工作的教師,充分、豐富和多樣地使用雙語和其他有意義的資源,旨在為學生的理解提供適當?shù)闹С郑笇麄兊闹R積累過程,并創(chuàng)造互動的環(huán)境,為發(fā)展雙語提供機會。
從多語言主義的角度來看,雙語教育的目的已被深刻地改變,其目的是開發(fā)一種語言庫,其中所有語言能力都應有的地位。當然,這意味著教育機構提供的雙語教學設施應多樣化,使學生獲得機會或“學習空間”,從而通過使用有效地激發(fā)策略,有機會發(fā)展多元的雙語能力。在高職文秘專業(yè)雙語教學中引入內容和語言集成學習法(CLIL)。這是一種雙語浸入式學習的方法,通常涉及通過外語教學內容學科。CLIL 的堅實的教學基礎為更廣泛的語言多樣化的教育環(huán)境提供了支持:CLIL 中的教師和學生是在內容和語言知識的共建過程中的積極合作者;在CLIL 中,學生和教師對互動式腳手架的使用多種多樣,通過部署雙語資源和其他符號資源來調解知識建設;CLIL 中教師熟練使用多種互動策略,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和特定學科話語的理解,促進學生在此聯(lián)合過程中的有意義的參與,指導他們有效和創(chuàng)造性地利用其語言庫來展示其學習和學習能力??梢哉f,CLLL 包含了雙語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全部特征,從而導致了高質量的課堂互動,使教學過程更加有效,尤其是在語言異構的環(huán)境中。
綜上所述,雙語教學是指在課堂上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作為互動的媒介,在母語以外的任何科目中進行教學和接受反饋。它被設計用來裝備學習者成為雙語者,這就是所謂的“雙向雙語教育”。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高職院校文秘專業(yè)教師改進和豐富教學技能,促進高職院校文秘專業(yè)雙語教學課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