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井利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縣職業中學,河北 廊坊 065500)
計算機應用基礎注重在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學生離不開這些基礎知識在未來信息化的社會里生活、工作和學習,當前我國處于社會經濟結構轉型時期,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計算機知識和操作技能。
生源質量不理想是職業學校目前的現狀,導致學生們的差距較大在計算機知識與應用能力方面,對學生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情況需要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進行全面調查,充分了解實際情況,每一個學生制定合適的達標目標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技能方面,同時應該開展好分層教學方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第一,對于那些成績較好已經取得計算機認證的學生,教師的側重點是使他們的綜合運用能力不斷提高,組織這些學生進人提高班,同時在教學內容上要盡量豐富,根據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要來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第二,教師要組織那些計算機基礎較弱的學生進人普通班,重點向這些學生講解計算機基本知識,側重于在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和能力方面讓這些學生不斷提高自己,盡快讓這些學生通過計算機技能認證考試。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在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改革中首先要做好的一點,最好的教師就是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模式和方法上需要職業學校的教師盡量做到豐富,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
(一)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學生很難提起學習興趣對傳統的教學方法,由淺人深是計算機傳統的教學方法,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抽象性較強的計算機教學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采用案例教學法這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教學。要求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和順序來完成操作在傳統的計算機操作教學中,在達到一定效果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因為這些現象脫離的實際。學生畢業后很難滿足社會的需要在計算機應用技能方面。職業學校教師在新課程標準下為學生進行講解時可以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例子,為了讓學生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發揮出來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在進行實踐操作的時候,真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在教師教授PowerPoln:的內容時,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制作演示文稿,這樣學生可以結合自己喜歡的領域在制作過程中,使學生的操作能力不斷提高的同時還可以想學生展示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設計成果,從而使學生受到更多的啟發。
(三)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與舊知識結合起來,計算機的理論知識與操作能力具有連貫性,教師可以讓學生把想象力發揮出來利用這個特點。
要不斷高職業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水平就需要多進行實踐教學在職業學校的教學中,在實踐過程中讓學生不斷的鞏固所學的知識,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受到培養。首先職業學校應該不斷的完善計算機公共實驗室的軟件條件和硬件條件,必要的應用軟件和教學軟件應該在每臺Pc 機上都配備上,在應用這些軟件時對不同專業的學生應該盡量促使他們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在計算機實踐能力上促進學生不斷提高。其次,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實驗室還應該全面開放在課余時間,并且安排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答疑,在課余時間學生可以刷卡上機進行實踐,對學生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另外,對于計算機基礎的考核機制也應該積極的進行改革在職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改革中,在對計算機應用基礎理論知識進行考核中應該結合對操作技能進行考核,把開放化和多元化體現在考核方式上,從而使學生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可以不斷的提高,成長為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在畢業后能夠很快的適應自己的工作崗位滿足社會的需要。提高學生實際操作能力是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圍繞這一個中心點而展開。在學生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基礎上,一定要多安排時間讓學生上機實訓,教師在一旁組織和輔導,這不但能讓學生有機會彌補自己不足的部分,還能趁機鞏固之前學習的新知識,加深印象,將計算機基礎操作技能刻入腦海。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領域,這條法則可以說是“放之四海皆準”,它是學生提升動手能力的終極利器。建議在制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計劃時,將集中實訓的計劃寫入其中,保障上機實訓的順利開展,也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在課余時間讓學生自由練習。事實證明,這些實訓時間的保障,很好地幫助學生系統地提升了自己的計算機基礎技能。
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人們已經離不開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要想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就必須掌握好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因此職業學校必須對計算機應用基礎進行教學改革,從對考核機制進行改革、對教學模式進行豐富、在教學中增加實踐機會、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等方面出發,在計算機基礎應用教學中調動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一個和諧、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使學生滿足社會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