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林州市融媒體中心,河南 林州 456550)
媒體融合時代背景下,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的專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主持人具有扎實的主持功底,而且要求主持人掌握最新的網絡語言與媒體資訊等,以此才能適應媒體融合時代的發展趨勢,增加廣播電視節目效果,提高主持人專業素養與主持水平,提高節目收視率。
目前,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主要有真實性與互動性兩個特征,與媒體融合時代的網絡環境現狀相契合。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信息傳播途徑與傳統工具更加豐富,形式也更加多元化,需要廣播電視播音主持有效把控信息內容,保證信息真實、準確,避免誤導觀眾,切忌在主持中摻雜個人感情,主持內容要客觀、公正,真實還原事件。同時,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互動性也有所提高,在線彈幕、網絡留言以及現場視頻連線等方式逐漸被頻繁應用,主持人在直播間單調主持的方式得以改變,與節目受眾的互動變得多了起來,對主持人現場應變能力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在過去幾十年,由于人們獲取信息渠道有限,因此,廣播電視在人民群眾當中擁有較高的受眾基礎和公信力。但是,近些年來,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互聯網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逐漸多了起來,人們更喜歡用互聯網和移動智能終端來攝取信息,以廣播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逐漸衰落。相比而言,新媒體可以輕易獲得海量信息,同時對于相關信息的查詢相比傳統媒體也更加方便,信息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并不局限于聲音影像,而是出現了如小視頻、AR 視頻等方式,更加豐富且有趣,廣播電視媒體競爭壓力更大。雖然廣播電視媒體在受眾心中的權威性依然不是新媒體可比的,但播出形式和播出時間的限制,導致廣播電視媒體在媒體融合的時代下競爭壓力更加突出。融媒體時代,對于信息時效性和獲取便捷性要求更高,而這些都是廣播電視媒體無法回避的問題和挑戰。
在過去幾十年受眾的固有印象當中,廣播電視新聞行業具有較高的權威性和公信力,除廣播電視媒體擁有嚴格的信息審核機制,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把關較為嚴格外,還因為廣播電視媒體信息傳播方式相對正式、嚴肅,因此,給受眾可信、權威之感。在廣播電視新聞傳播過程中,無論是哪個省份、地區,主持人作為其形象代表播報風格偏向于穩重,這就造成了長期以來主持風格單一。在現代多元化社會,固守單一的主持風格很難做出創新、做出特色。在媒體融合的背景下,單一的主持風格也是導致廣播電視媒體受眾群體不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整個行業發展正陷入瓶頸期。
如上所述,傳統廣播電視新聞傳播主要是線性傳播,但是在數字化以及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當下,線性傳播對外難以滿足受眾需求,對內難以促進廣播電視主持人員身份的轉變。在互聯網和智能移動終端強勢崛起的當下,主持人、主播等職業不僅僅局限于廣播電視媒體,而是走進“尋常百姓家”。由于數字化、信息技術化,傳統媒體的信息傳播渠道、工具以及傳播方式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過去的單一傳播變成了當下的全民傳播,而虛擬主持人、網絡主播等職業隨之出現,對于廣播電視媒體內部的播音主持人員而言,過去“傳聲筒”的身份已經不能夠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媒體融合的時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新技術的崛起要求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員要兼具多種身份,掌握最新技術,同時還要做好節目的主導者,有效與受眾交流,形成良好的節目“對話場”,這是對媒體融合時代廣播電視播音主持人員新的要求與挑戰。
作為一名廣播主持人不但要有吸引觀眾的魅力,還要讓聽眾有一種繼續聽節目的欲望。所以主持人要不斷培養自身修養,提高主持的水平能力。這樣值得注意的是如何來切入整個主題,怎樣啟動主題,以及如何結束主題,以使聽眾續關注。一般來說,很多廣播節目都是以專題形式進行的。對于如何切入主題,就是要更快地讓聽眾將注意力投入其中。例如,在廣播音樂節目中直接推薦一首歌,歌曲可能太過時了,或者他們的受歡迎程度已經不高了,這樣聽眾興趣不會大。在播出過程中,主持人可以選取各種方式,如介紹現實生活中的一些趣事,如通過電話連線向觀眾提問,積極引導聽眾參與活動,讓聽眾的積極性有所提升。由于廣播具有線性傳播和收聽的一些功能,在專題主持結束后,我們應該對專題做一個簡單匯總,從而加深聽眾對節目內容的了解。主持人的總結詳細具體且有趣味性,且考慮到了聽眾的一些感受,會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
播音主持人是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的重要組成部分,播音主持人應該充分融入播音主持節目的制作過程中。播音主持人全程參與播音節目的錄制工作,對播音節目的流程最熟悉。同時,也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積極加入廣播電視節目的制作工作中,將自己獨到的見解進行分享,共同推進廣播電視臺廣播主持節目的進行。在參與實際的節目制作環節,應該加強與新聞制作人之間的溝通,合理地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將自己的播音風格進行經驗分享,確保在廣播錄制環節的準確性。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工作具有很強的靈活性,要想提高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的語言表現力,就應該不斷學習。在實際的鍛煉過程中提升播音主持的主持能力,積極參與廣播電視臺播音制作工作,加強對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的專業知識的學習,逐步提升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能力。
從當下媒體發展角度來看,互聯網媒介才是最好的融合媒介,如何對互聯網媒介較好地進行把握,直接關系到了媒體行業日后的發展。首先,傳統媒體在融合過程中,主要目的在于實現優勢互補,并非是誰替代誰的問題;其次,在融合過程中,需要對互聯網技術手段進行有效應用,并能夠對原有理念進行革新,能夠對當下發展形勢較好地進行把握。在這一過程中,互聯網媒介占據著主導。因此,在促進傳統媒體發展過程中,要對這一問題明確地予以認知;最后,在進行傳統媒體發展過程中,要注重結合動態性,更好地實現信息傳輸的形象性和動態性,滿足人們對信息的獲取需要。
在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工作中,對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規范性要求較高,語言規范性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播音主持人的文化素養及語言表達能力,將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有效提高受眾的吸引力上來,將提高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收視率與滿足受眾的需求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規范普通話用語,在播音的環節要保證廣播電視臺播音主持人發音準確、吐字清晰,避免出現字音讀錯、漏讀的問題。規范播音主持人的語言表達方式,培養播音主持人靈活應變的能力。新上任的播音主持人會出現情緒緊張的情況,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應該具備強大心理承受能力,提升自身的語言表現力。
總之,媒體融合時代下廣播電視播音主持受到了巨大的沖擊,行業競爭壓力加大、主持風格單一、主持身份多元化,需要播音主持積極面對挑戰,及時轉變行業理念,創新播音主持方式,從而促進廣播電視行業健康發展。在滿足日常節目播放需求的前提下要不斷努力培育播音主持人,實現主持風格與主持業務的同步發展,適應融媒體時代發展環境,保持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競爭力,確保廣播電視行業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