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河北省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夏墊鎮北塢回民小學,河北 廊坊 065300)
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教育更加注重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和創新。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已經是很多小學數學教師的明智之選。教師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小學數學教材中的難點知識和重點知識以圖片、視頻、動畫的形式生動、直觀地呈現出來,極大地降低了數學知識理解和學習上的難度,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推動了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快速發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和傳統的課堂教學相結合,使得課堂教學方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不再單純的依賴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緊張的做課堂筆記了,而是將那些抽象、復雜的數學知識以直觀而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不僅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小學階段,是學生剛接觸正規教育的時期,同時也是啟蒙學生心智的關鍵時期,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降低學生的畏難情緒,可以為學生營造出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包含著一些抽象的知識內容,如果依靠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黑板上對知識內容進行單純口頭講解,學生不僅理解起來比較困難,而且會感覺到數學學習比較枯燥無趣。對于一些立體圖形的學習來說,即便教師在黑板上將立體圖形的平面圖形畫下來,學生也很難建立起立體的概念和想象,不僅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而且往往會讓學生產生數學學習的恐懼心理。而今將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相結合,不僅可以在大屏幕上全方位的展示任何立體圖形,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全面的理解教材中的難點知識,較低數學學習的難度。
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偏重理科的課程,就有較強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學生要想學好數學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和努力。而今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好幫手,不僅能夠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地呈現出來,而且可以使數學教學資料更加的豐富,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知識。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當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有效減少學生學習抽象知識的轉化時間,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
在小學教育階段,創設教學情境是各科教師都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講,就是教師通過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置身于該情境當中,接著教師巧妙地導入新課內容,從而有效激發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當中。如果在教學情境的創設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那么最終的教學成果將呈現數倍的提升。例如在學習《統計》相關章節知識時,很多學生在生活中具有一定的統計經驗和統計經歷,但是他們絕大多數人對統計的概念和內涵卻缺少全面的認知和了解。單純的讓學生將一堆物品進行分類,一些學生或者缺乏耐心,不可能完成;或者感覺枯燥無趣,不愿意參與進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森林里,老虎要過生日了,它邀請了森林里的很多動物來參加宴會。為了招待這些動物,老虎需要準備很多食物,可是這么多的動物參加,廚師根本搞不清楚要準備什么食物。你能幫助廚師想想辦法嗎?在課堂的導入環節,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向學生播放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相關片段。在動畫片的導入下,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了,教學氛圍得到了活躍,學生學習的熱情提升了,紛紛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借助信息技術,有效地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運用其中,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可以為學生打造出圖、文、聲并茂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瞬間活躍起來,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知識,還可以獲得美好的學習體驗。在學習“圓錐的側面積”相關知識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將事先準備好的課件播放給學生觀看。課件中圓錐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其側面動態展開就呈現出了扇形的平面圖,扇形的弧長就是圓錐地面周長。通過動畫的觀看,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并有助于他們理性思維的建立。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數學基礎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學習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常通過口授的方式向學生講解知識的形成過程,需要占用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卻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今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可以直觀地將知識的形成展示給學生,不僅高效便捷,而且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了教學過程的優化。例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利用傳統口授的教學方法,教師一遍遍的講解,學生往往還是聽得似懂非懂,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在本部分的實踐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將會大大降低學生知識理解的難度。教師將相關問題以動畫、圖片等形式呈現在學生的面前,畫面上動態地顯示兩輛汽車分別從甲、乙兩地出發,相向而行,直到剛好車頭相遇停止。這種動態的汽車行駛的情況將深深地印刻在學生的腦海里。借助于多媒體設備的直觀演示,很多數學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問題的理解難度下降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也就大大提高了,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充滿了活力。
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們通常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成長特點,將信息技術和生活教育資源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突破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有意識的激發和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究,逐漸培養起學生良好的知識探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找準探究學習的出發點,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例如,在學習有關統計章節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借助于信息技術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學生緊跟著教師的教學進程對視頻中所涉及的數據信息進行全面的統計、記錄,并做好相關的計算工作。運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夯實和鞏固學生的課本所學理論知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探究能力和統計能力。
在小學數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在知識點的講授過程中,適當地安排一些典型的練習題目,這種及時的“學后練”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內容,并及時地將所學知識進行夯實和消化,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生克服畏難情緒,帶動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其教學效果并不是傳統教學方法所能相提并論的。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適當地安排一些選擇題、判斷題以及思考題等,學生思考和討論結束以后,課件自動給出正確答案,并附上了詳細的考查要點,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新穎、有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和探究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可以節約大量的出題時間和做題時間,在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也達到了為學生減負的目的。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運用到課堂教學當中,發揮出了強大的教學優勢,但是信息技術并不是萬能的,在實踐運用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循適當性的原則,千萬不能進入到使用誤區。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和現代教育相結合,極大地提升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和青睞。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急于提升自己的教學效果,從而出現了每節課都要利用課件教學,對信息技術產生了深深的依賴,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成了觀看課件的過程,最終的教學效果往往也很難達到預期。廣大教師一定要清醒的認知到,利用信息技術教學只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有力輔助手段,并不能完全地替代教師的課堂知識授課形式。
在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數學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非常注重課件設計的美觀度和豐富性,因此,在進行課件的設計時融入了大量的圖片、動畫、視頻等內容。雖然一定程度上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從實踐教學的情況來看,很多學生往往被大量有趣的圖片和視頻所吸引,從而忘記了學習和思考,甚至引發學生課堂上漫無目的聯想,使得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被掩蓋,該強調的內容和該突出的內容并沒有達到預想的良好教學效果,反而起到了喧賓奪主的作用,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進入到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使得生活和工作更加的便捷和高效。小學數學教師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變化,樹立起發展意識和創新意識,積極嘗試將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發揮信息技術的教學優勢,一方面激發和調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另一方面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培養起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思維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推動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促進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有力的推動小學數學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