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薇薇 李茂寧 魏大偉 韋紹婉
(廣西桂林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41001)
2019 年5 月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組織開展非洲豬瘟檢測實驗室資格確認工作,桂林市已有13 家疫控系統實驗室、14 家屠宰企業實驗室、13 家養殖企業實驗室通過非洲豬瘟檢測實驗室資格確認。為進一步加強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落實各級獸醫主管部門的監管責任,夯實各級各類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設立單位及上級主管部門的日常管理責任,有效防范和規避生物安全風險,依據《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管理條例》 《實驗室生物安全認可準則》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審批辦法》 等法律法規,通過自查及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桂林市轄區的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現狀進行全面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匯總系統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檢查對象為各縣(市、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區農業農村廳已授權的桂林市轄區內從事非洲豬瘟檢測任務的生豬養殖企業(場)、屠宰企業(廠、場)實驗室。
檢查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室基本信息;實驗室有關資質、文件情況;生物安全組織機構情況;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情況;實驗室管理制度建立落實情況;工作人員培訓與管理情況;實驗室環境、設施和設備情況;實驗室記錄和檔案情況;實驗室應急預案制定及實施情況;個體防護情況;菌(毒)種和樣本儲藏與管理情況;感染性物質的運輸情況;實驗室廢棄物管理情況;實驗室近3 年(2018~2020 年)涉及非洲豬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口蹄疫病毒等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情況[1]。
1.3.1 自查
由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組織本轄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從事非洲豬瘟檢測任務的生豬養殖企業(場)、屠宰企業(廠、場)實驗室開展實驗室生物安全自查工作。按要求填寫相關表格,連同自查總結一并上報。
1.3.2 集中抽查
由桂林市農業農村局根據各縣(市、區)自查情況,組織市農業行政綜合執法支隊、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全市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開展現場核查工作,采取隨機抽查方式,抽查數量不少于全市實驗室的10%,同時兼顧不同系統實驗室。
桂林市共有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40 個,其中獸醫系統實驗室13 個,包括BSL-1 實驗室11 個、BSL-2 實驗室2 個;開展非洲豬瘟檢測實驗室27 個,其中養殖企業13 個、屠宰場14 個,均為BSL-1 實驗室。獸醫系統實驗室平均面積307m2,養殖企業實驗室平均面積39.3m2,屠宰企業實驗室平均面積33m2。
全市40 個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共150 人,其中技術人員128 人,平均每個實驗室有技術人員3.28 人,其中技術人員最多的8 人,最少的只有1 人。全部技術人員中高級職稱14人,占總人數的10.94%;中級職稱42 人,占總人數的32.81%;初級職稱14 人,占總人數的10.94%;未取得職稱58人,占總人數的45.31%。
各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按照《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管理條例》 《實驗室生物安全認可準則》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高致病性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審批辦法》 均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體系,并嚴格按照實驗室相關規章制度管理實驗室活動,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的日常監督工作,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風險。全市共40 個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中,已有18 個實驗室到上級部門進行備案[2]。
3.1.1 硬件設施
部分實驗室布局不合理,實驗區域與生活區未有效隔離,實驗各功能區劃分不明顯;部分實驗儀器設備多年未檢定或已無法正常運行;部分實驗室生物安全等各類標識粘貼不到位;實驗室個人防護用品儲備中沒有急救箱,必備急救用品等。
3.1.2 軟件設施
較多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不完善,沒有建立一整套管理體系文件,并按管理體系文件執行日常實驗室檢測工作;各項記錄不完善,如缺培訓計劃及培訓記錄,缺儀器使用記錄,缺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記錄等,實驗報告缺原始數據圖等;部分獸醫實驗室反應沒有專項實驗室經費,實驗室開展日常工作沒有經費維持,實驗設備的年檢只能在上級部門有剩余經費的情況下才能進行。
3.1.3 人員情況
獸醫系統實驗室既負責動物疫病防控工作,又承擔實驗室檢測,工作職能多,人員少,老齡化程度高,沒有專職人員從事實驗室工作。一些屠宰企業和養殖企業實驗室人員不固定,流動性大,檢測工作銜接不連貫,更換人員未報備。實驗室人員沒有經費進行專門的人畜共患病體檢。一些實驗室檢測人員對生物安全防護重視度不高,尤其是基層實驗室,開展實驗活動前并不能按照相關制度規范穿戴防護服、佩戴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甚至有直接穿著短袖、涼鞋、徒手操作的情況。
3.1.4 廢棄物處理方案不夠完善
部分實驗室在進行廢棄物處理時不能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處理并記錄,所產生的實驗廢棄物沒有專人負責無害化處理,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3.2.1 構建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是確保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正常運轉的保障,特別是屠宰企業和養殖企業實驗室應構建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體系,提升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加大實驗室資金投入,用于完善實驗室基礎建設,合理規劃實驗室布局,定期對實驗室儀器設備進行檢定和維護。
3.2.2 增強實驗室人員綜合素質
積極引進專業人才,防止人才流失,提高實驗室檢測人員的綜合技能素質。首先強化生物安全認知,確保各項生物安全措施在實驗活動中落實到位,其次加強操作技能培訓,實行上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整體提升實驗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3.2.3 做好實驗室無害化處理工作
為確保整個實驗過程的安全性,應妥善做好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工作,根據廢棄物的危害性不同進行分裝及高壓滅菌,定時定期對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通過此次生物安全管理檢查工作,各實驗室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時整改發現的問題,逐步構建完善的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確保生物安全管理體系符合自身實驗室活動實際要求,保證實驗室工作安全有效運行,也為更好的建設桂林市動物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提供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