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蘋 單昊書
(1,江蘇省句容市畜牧獸醫總站 212400;2江蘇省鎮江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212000)
蛋雞養殖過程中,蛋雞輸卵管炎是影響蛋雞養殖產業的一種常見疾病,一般會伴有卵巢炎和腹膜炎。該病病因比較復雜,對養雞行業造成很大威脅,其臨床表現多樣,以引起產蛋雞產蛋率下降,蛋殼軟薄、帶有血跡,產砂殼蛋、小型蛋增多為主要癥狀。該病的發生與蛋雞飼養管理、營養不合理、病原感染等因素密切相關,嚴重威脅蛋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
(1)病例一:江蘇某縣級市。2019年8月,某規模蛋雞場40000只海蘭褐蛋雞,其中有1000多只突然發病,病雞萎靡,呆立,產蛋量下降,且雞蛋帶血,蛋殼軟薄,質量下降,排黃白色糞食便。雞場獸醫給雞群緊急接種新城疫,可是蛋還是在降。后又飼喂抗病毒藥、維生素等,情況略有好轉,但蛋殼顏色也開始出現異常、破殼蛋,同時出現死雞5~6只。
(2)病例二:2020年4月,某小規模蛋雞養殖場2000蛋雞,300日齡,近1個月一直存在軟皮蛋情況,病雞兩翅下垂,羽毛松亂,產蛋困難,養殖場主以為病雞缺乏VD和鈣,但補充多維后情況未好轉,且陸續出現病死雞。
2.1.1 病原感染
病原感染會引起蛋雞產蛋率下降,并對雞蛋品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如雞白痢、副傷寒、大腸桿菌病、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產蛋下降綜合征均可引起輸卵管炎癥。病毒中最為嚴重的是流感病毒,可導致輸卵管水腫,一旦感染很難完全清除輸卵管內的病毒。細菌中影響最為嚴重的是沙門氏菌,會影響蛋雞激素分泌而導致雞群不產蛋。寄生蟲亦可感染,如住白細胞原蟲、前殖吸蟲、雞卵吸蟲等[1]。
2.1.2 營養因素
營養成分不均衡也是導致蛋雞輸卵管炎的重要原因。傳統粗放式飼養模式,蛋雞日糧配方不合理,容易導致蛋雞缺乏VA、VD、VE等營養。而為追求蛋重,在日糧中過多添加動物性飼料,蛋雞所產蛋的蛋重過大,且產雙黃蛋較多,易致蛋雞產蛋困難,產蛋過程中蛋殼容易在輸卵管中破裂,輸卵管也會受損,誘發輸卵管炎。病例一蛋雞發病的主要原因就是養殖場主為增加蛋重,選擇一部分試驗雞,增加營養,從而導致輸卵管炎。
2.2.1 飼養管理
養殖場管理粗放,如自動飲水線清洗消毒不到位、飼料存放不當、雞糞清理不及時、雞舍潮濕、發生球蟲病等均易誘發腹瀉,加上通風不暢、排泄物清理不及時等因素,容易導致產蛋雞的泄殖腔被病原菌污染,并由泄殖腔進入輸卵管,從而引發輸卵管炎。病例二的蛋雞發病原因就與此有相關性,病雞發病前正逢連日陰雨,雞舍污物清理不及時,衛生條件差,導致蛋雞抵抗力下降,泄殖腔感染病原,輸卵管炎癥發生。
2.2.2 環境條件
蛋雞對環境條件較為敏感,如更換飼料品種、停水、抓雞、免疫接種或異常聲響等都會導致雞群產生不良應激,引起產蛋量和蛋品質下降,從而導致雞蛋滯留,甚至難產而引起輸卵管炎。
早期或輕癥感染雞群,精神往往無大的變化,外觀正常,但產蛋無高峰期;重癥感染雞群,精神表現呆立,呈企鵝狀站立,羽毛蓬亂,兩翅下垂,腹部隆起,觸診腹腔內有液體或有堅實的硬物,蛋殼質量差,產出的蛋殼往往帶有血跡,肛門紅腫,從泄殖腔內排出輸卵管內的黃、白色膿樣分泌物,污染肛門周邊羽毛;翻肛檢查,輸卵管口有條狀或點狀、紫紅色出血。
剖檢主要以腹膜炎、輸卵管炎、卵巢炎混合感染為特征。泄殖腔黏膜紅腫,打開腹腔,輸卵管高度擴張,水腫、充血、增厚,腹腔內積液,有黃白色干酪樣物,表面不光滑,切面呈輪層狀。情況嚴重時,卵泡掉入腹腔,破裂于腹腔中的蛋黃液,味惡臭,致使腸管粘連形成腹膜炎,形成卵黃性腹膜炎。
日常需注意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舍衛生條件,合理搭配日糧,并適當喂青綠飼料。根據病雞發病原因,從疾病、營養、管理“三管”齊下進行綜合治療。若雞群爆發病毒病,要以抗病毒為主,輔用抗菌藥防繼發輸卵管炎;若是細菌病引起的,要以抗菌為主,兼抗病毒,并酌情補充多種維生素。大多都是由病菌引起,因此,病愈后的雞不宜留作種用。
病例一:調整蛋雞日糧配方,將發病雞隔離,如果有未產出的蛋可以人工取出,取出有困難時向泄殖腔注入液體石蠟等油類物質,有助于蛋的排出,同時將0.1%高錳酸鉀溶液用注射器對泄殖腔進行沖洗。全群用菌毒滅100g加水200kg飲水,連飲5d。為避免蛋中殘留藥物,優選具有抗菌、提高雞群免疫力的微生態制劑、保健型添加劑,如真菌多糖、大蒜素等防治蛋雞輸卵管炎。
病例二:加強通風,及時做好雞舍衛生工作,勤消毒。經常到雞舍觀察雞群,把有病雞挑出隔離,如果有未產出的蛋及時人工取出。使用鹽酸大觀霉素或鹽酸林可霉素可溶性粉進行飲水治療,定期在飼料中添加黃芪、甘草顆粒。對隔離的病雞有價值的可進行治療,無治療價值的直接淘汰。
注意飼養密度,加強管理,搞好雞舍內部衛生,定期清理雞糞,定期帶雞消毒。舍內常用器具、集蛋帶、房屋邊角容易沉積粉塵,要經常打掃消毒。同時做好各類免疫接種,注意飲用安全,根據實際情況定期沖洗和消毒水線。做好飼料防潮防霉措施,合理搭配日糧,適當添加青綠飼料,注意雞群維生素的補充,并在飼料中加入蛋雞專用的預防制劑,減少各種應激的發生[2]。
提升養殖場生豬安全防控水平,加入防控和消毒設施設備的投入,不斷提升生物安全防控水平,形成“防重于治”的理念,做好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科學消毒,定期使用安全有效的微生物制劑加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