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遠
(廣西宏森規(guī)劃設計有限公司 廣西柳州 545100)
桉樹在廣西種植面積大,造林樹種多,且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好。種植桉樹不僅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也促進了當地各相關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對緩解木材資源緊缺、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作用。
桉樹受光照、氣溫、降水等氣候條件的影響較大,干旱、干熱風、降水波動較大的條件不利于桉樹生長。同時,廣西桉樹雖然種植有鄧恩桉、巨桉、赤桉等耐寒品種,但大部分桉樹對凍害、冷寒的抵抗力較弱,要求生長環(huán)境溫度不能低于-5 ℃。桉樹對土壤肥力和土壤酸堿度要求不嚴格,但適宜在赤紅壤、磚紅壤、山地紅壤、砂頁巖等山地生長。因此,營造桉樹速生豐產林應選擇光照、氣溫適宜,坡度在25°以下、海拔600 m以下的平原、山坡和丘陵等區(qū)域。造林地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松,表層土有機質含量在2%以上,可促進桉樹健壯生長。部分林農棄用的舊果園、坑壟地也適合桉樹生長,可在造林前規(guī)劃使用[1]。
選定造林地后,首先要清理林地,割除灌木、雜草等。連片集中造林的應提前報告森林防火部門,得到批準后進行煉山。先在林地周圍設置好防火帶,火燎清理雜物、雜草和雜灌。林地清理要在造林前一年的12月前完成。
為給桉樹提供良好的營養(yǎng)基礎和生長環(huán)境,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狀,增強林地保水能力和通透性,林地清理后要及時整地,并施入基肥。桉樹造林整地有全墾、帶墾和穴墾等方式。目前多采用機械整地、穴墾的整地方式,平坦地塊可采用帶墾整地的方式。桉樹造林的整地深度一般以30 cm為宜,栽植穴規(guī)格為60 cm×30 cm×30 cm。在廣西南部桉樹種植區(qū),栽植穴規(guī)格推薦40 cm×30 cm×30 cm。實踐表明,小種植穴的造林效果與大種植穴并無明顯差異,且有利于減少水土流失[2]。
完成整地后,應在移栽前15 d施基肥。山地、丘陵地帶基肥推薦使用每穴150 g復合肥加500 g鈣鎂磷肥,沿海地帶基肥可使用低氮高磷中鉀型桉樹專用肥。施肥時,將基肥施入栽植穴底部,回填表土至穴深的2/3,均勻攪拌肥料和表土后,將表土填滿穴內,形成凹形穴面,以利于收集雨水,保持墑情。
廣西種植較為廣泛的桉樹品種有尾巨桉、巨尾桉、尾葉桉、細葉桉、鄧恩桉、柳桉、尾赤桉等。廣林9號、DH32-29、DH33-27、DH33-29等綜合表現(xiàn)較好,是目前廣西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其他還有鄧恩桉、文林4號、DH33-27等品種分別有不同的種植面積[3-4]。因此,在育苗和造林時要充分考慮各品種的生長特性和產出量,應堅持“適地適樹”的原則,綜合考慮造林區(qū)域的自然條件優(yōu)先選擇適宜的優(yōu)良品種,如寒冷地區(qū)應選擇尾赤桉、赤桉、鄧恩桉等耐寒的品種,沿海區(qū)域選擇抗風品種。營造速生豐產林,應選擇巨桉、柳桉等成材時間短、木材品質高的品種。為提升林木長勢、縮短種植周期,要選擇長勢健壯、根系發(fā)達、枝干粗大、葉片濃密、無病蟲害、高于35 cm的苗木造林。
目前桉樹采用容器育苗,苗木出圃前要進行煉苗,以提升苗木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和生長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栽植前5 d,把容器苗整齊擺放在平坦地面,早晚各淋一次水以保持水分。還可在苗木葉片上噴灑適量鈣鎂磷肥,以增強苗木抗性。造林前,選擇晴好天氣提前把苗木運輸到造林地,如不能馬上栽植,需每4 d噴淋1 次殺菌劑。及時淋水,保持培養(yǎng)袋中的土壤水分含量在12%左右[5]。
為提高桉樹苗木的成活率,造林時間一般選擇春末夏初進行,選擇陰天或小雨天氣栽植為佳。栽植可采用“人工+機械”協(xié)同作業(yè)的方式。造林前,去除容器苗的容器。如果使用的是無紡布袋則可帶袋栽植。人工在栽植穴凹面挖抗,把苗木放入坑內扶正,從栽植穴周圍取土回填并用腳踩實,回填以土壤埋過培養(yǎng)袋上緣2 cm~4 cm為準。栽植后10 d檢查樹苗成活率,遇缺苗、病苗等情況要及時補植。補植要選擇造林苗木的同期苗,位置仍保持原栽植位以避免肥料浪費。為促進速生豐產,補植后用機械進行添加保水劑、定量追肥等作業(yè),促進桉樹生長整齊。
桉樹速生豐產林在造林的當年要進行科學撫育,提高苗木成活率,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在栽植后的20 d后進行第一次追肥,每株桉樹追施復合肥和尿素各25 g。追肥可采取溝施的方式,在苗木根部兩側開挖施肥溝,把肥料施入溝內后蓋土。造林第一年要視苗木生長情況再追1~2次肥,每株苗木施0.3 kg復合肥[6]。結合追肥進行擴穴,擴穴前清除苗木周圍50 cm以內的雜草,挖起苗木周圍40 cm范圍內的表土擴穴,再在苗木根部培起10 cm高的圓形平臺,從而加強苗木的穩(wěn)固程度,提升抗風能力,有利于后期生長。栽植后3~6個月,要及時清除雜草并進行松土。松土可采取穴墾的方式,平坦地塊可采取帶墾方式。松土時要與苗木根部保持安全距離,以免傷及苗木根部。同時再次擴穴,使苗穴擴大到樹根周圍1 m左右。
在造林后的三年里,科學的撫育管理對桉樹速生豐產至關重要,直接影響到桉樹速生林的后期效益。幼林撫育要做好松土除草、科學施肥、保水抗旱等工作。
一是松土除草。桉樹幼林時期,樹木的樹冠相對較小,林分透光率較高,樹下容易滋生雜草,與桉樹搶奪土壤中的水分和養(yǎng)分,從而影響桉樹生長。因此,要在造林一年后,再次進行松土除草工作。除草可在春季和夏季進行,要把林地里的雜草清理干凈,避免養(yǎng)分浪費。清除雜草還有利于減少害蟲,營造不利于致病細菌、真菌、病毒的生存環(huán)境,減少林分病蟲害發(fā)生概率。松土時要避開樹根75 cm的距離,盡量少擾動桉樹根部土壤。
二是科學施肥。桉樹生長對土壤中的營養(yǎng)元素消耗量最大的是氮,其次是鈣、鉀、磷、鎂、硫、鋅、硼等。如果桉樹造林地長期連栽,則會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營養(yǎng)元素失衡,不僅影響桉樹的健康生長,還會使桉樹出現(xiàn)缺素癥等病害。桉樹速生林由于生長迅速,對肥料需求量較大,因此,必須重視科學施肥工作。造林后第二年開始,每年平均追肥2次,時間在1月底和6月底。從施肥時間對桉樹主干、枝、葉、根及土壤營養(yǎng)均衡的影響來看,在這兩個時間段追肥對促進桉樹速生林的生長最為明顯。追肥可選擇優(yōu)質復合肥、鈣鎂磷肥加適量微量元素肥和有機肥,或選用45%進口復合肥和25%桉樹專用肥[7]。追肥時開溝施肥,施肥后用表層土覆蓋、壓實。追肥要保證每株苗木都追上肥,不可遺漏。
三是保水抗旱。廣西桉樹種植區(qū)域多數處于偏離地表徑流和地下水位的坡地,加之林地權屬、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影響,難以大面積建設灌溉設施。因此,做好桉樹速生豐產林的灌溉,首先,加強營林管理,如及時清理林下競爭性雜草、定期松土擴帶等。其次,在栽植中科學施用保水劑。造林時,可使用唐山博亞林果專用保水劑,每株苗木使用30 g,混入基肥施入栽植穴內[8]。
桉樹的病蟲害種類較多,常見病害有青枯病、焦枯病、莖腐病等,常見蟲害有白蟻、桉樹枝癭姬小蜂、油桐尺蠖、尺蛾等。防治工作要對癥施治,綜合防治,在保護好林業(yè)生態(tài)的同時提升防治效果。
防治青枯病,可培育抗病能力強的品種,選擇健壯苗木,做好檢疫工作。防治焦枯病,可使用咪鮮胺、精甲丙森鋅、甲基硫菌靈、菌毒清、退菌靈等[9],同時及時清除病樹并對樹坑消毒。桉樹速生豐產林防治蟲害的藥品有林得安、敵百蟲、樂果、菊酯類、蘇云金桿菌、專用白蟻誘殺藥等[10]。在做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人工防治工作的基礎上,選擇針對性藥劑,降低防治成本,提升防效。
作為廣西林業(yè)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桉樹速生豐產林對緩解森林資源不足、促進林農增收、發(fā)展相關產業(yè)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作用。在桉樹速生豐產林的造林和撫育中,要抓好每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提高桉樹產量和質量,實現(xiàn)生態(tài)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