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紅
(山西省靈丘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034400)
近年來,大同市動物防疫工作以“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突出重點、推動發展”為原則,圍繞《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 《全國獸醫衛生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 《山西省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3~2020 年)》 等方案規劃精神,做好了動物強制免疫、檢疫、消毒滅源、畜產品安全等工作,及時有效地處置、撲殺了多起小反芻獸疫、禽流感、非洲豬瘟等疫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過市、縣、鄉、村各級畜牧獸醫工作者同心協力,有力保障了畜牧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動物產品質量安全和公共衛生安全,為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保障社會和諧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2012 年以來,按照國家、省提出的相關政策措施,我們制定出臺了《大同市突發動物疫情應急預案》 《大同市高致病性禽流感應急預案》 《大同市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應急預案》《大同市牲畜口蹄疫應急預案》 《大同市小反芻獸疫防控應急預案》 等規劃方案。市縣累計儲備應急物資約600 多萬元,儲備大型消毒器械115 臺、小型噴霧器350 個、發電機40 臺、撲殺器120 個、帳篷60 個等。全市現儲備防護服5200 套、口罩126000 個、手套13400 個、消毒液50 余t 等。
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制、領導包保制、監管網格制,實行行政領導和業務技術干部包鄉鎮、包養殖場戶的網格化管理,把防疫責任落到實處。明確政府主要領導為動物防疫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責任人,落實養殖生產經營者的動物防疫主體責任。特別是機構改革期間,明確有關單位動物防疫工作的職責,逐級壓實防控責任。
(1)落實動物防疫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把任務和責任落到人,按照免疫方案要求做到應免盡免,切實做好春防、秋防畜禽免疫工作,確保應免密度達100%,群體免疫合格率達70%以上。(2)完善監測機制,加大畜禽補欄出欄監測力度,按時完成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布置的監測和送檢任務,及時做好春秋防監測,確保畜禽整體免疫密度和抗體水平。(3)強化動物衛監督執法,加強規模養殖場動態監管,穩步推進畜禽標準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工作,強化產地檢疫、動物及動物產品檢疫、畜禽定點屠宰檢疫、病畜禽無害化處理等,確保產品合格率100%。
2014 年,大同市渾源縣、靈丘縣、云州區、經開區發生多起小反芻獸疫疫情。疫情發生后,市政府立即成立防控小反芻獸疫領導組,啟動應急預案,在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的監督指導下撲殺了染疫動物,并進行無害化處理,同時開展緊急免疫接種工作,疫情得到了控制。經過近7 年的小反芻獸疫免疫,沒有發生一起小反芻獸疫疫情,為下一步凈化消滅該病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2017 年,大同市云州區、云岡區發生了禽流感H7疫情,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市縣成立防控禽流感領導組,制定應急預案,及時處置了疫情。同時,嚴格養雞環節調運管理,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加強實驗室禽流感H7檢測能力建設,嚴防疫情發生和蔓延。
2018 年,大同市左云縣發生了非洲豬瘟疫情,按照國家和省相關要求,市縣成立了防控非洲豬瘟領導組,制定了應急預案,及時處置了疫情。同時,嚴格生豬調運管理,加強生物安全管理,加大非洲豬瘟實驗室檢測能力建設,嚴防疫情發生。
在布病防控方面,省、市、縣、鄉四級部門采取了多項防控措施,大同市人間布病感染逐年呈下降趨勢,這與畜間布病防控措施的實施密不可分。2016 年大同市開始牛羊布病全面免疫,經過7 年的免疫防控措施,畜間布病陽性率降到1%以下,人感染率持續走低。
大同市動物疫病防治機構隊伍2012 年行政機構10 個,編制人數92 人,實有人員76 人;動物衛生檢疫機構10 個,編制人數114 人,實有人員99 人;動物疫控機構10 個,編制人數108 人,實有人員183 人。
2021 年行政機構為10 個,編制人數108 人,實有人員81人;動物衛生檢疫機構10 個,編制人數109 人,實有人員90人;動物疫控機構10 個,編制人數107 人,實有人員103 人。2012 年聘用村級防疫員1982 人,平均年工資1262 元;2020 年聘用村級防疫員1991 人,平均年工資1692 元。
《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 是畜牧行業的進步,也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由短期計劃向有計劃的長期規劃發展,確保畜牧業健康發展。規劃實施取得很大的成績,也存在不足。這一時期,我國面臨國內外諸多變革,畜牧業生產方式發生很大轉變,人民消費能力和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動物防疫工作亦被賦予更多職責,一場突如其來的非洲豬瘟把生豬和豬肉價格拉高了3 倍,直接影響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凸顯了動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
規劃實施期間,獸醫體系得到了一定的建設和加強,特別是縣鄉村三級防疫體系的建設逐步完善,雖在機構改革中受到極大的影響,但在規劃期間做出了很大成績。規劃實施期間,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和亞I 型口蹄疫退出強制免疫,A 型口蹄疫列入強制免疫,小反芻獸疫、布病和非洲豬瘟得到有效控制。
大同市在2018 年、2020 年分別舉辦了兩屆大同市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競賽。第一屆由市農委、市人社局和市總工會共同舉辦,新榮區委、區政府協辦;第二屆由市農業農村局舉辦,平城區區政府和平城區農業農村局協辦。兩屆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競賽全市共有60 名優秀代表參加了比賽。通過理論知識考試和現場操作技能考核選拔出優秀選手代表大同市參加全省競賽,現場技能操作主要考核雞翅靜脈采血、雞心臟采血、雞體解剖與采樣、豬瘟疫苗免疫注射、豬前腔靜脈采血等內容,是全市農牧業工作者有史以來的兩次專業盛會。
兩屆比賽共選拔出6 位選手參加山西省和全國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競賽。經大同市選手的頑強拼搏,獲得了全國優秀獎2名、全省一等獎2 名、全省二等和三等獎各1 名。通過職業技能競賽掀起學習動物防疫理論知識和訓練動物防疫職業技能的高潮,加強了高技能人才和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組織領導是關鍵。市、縣、鄉、三級政府領導能認識到做此項工作的重要性,業務部門領導嚴格貫徹實施,充分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搞好動物防疫控工作是提高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廣大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更是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需要,各級各部門應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形成強大的行政業務推動力,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確保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要求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地抓下去才能見成效,這就需要建立一支穩定、專業的隊伍從事這項工作。同時,基層動物防疫工作技術性強,操作要求高,又決定了這支隊伍必須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術,需要不斷培訓,特別是在技能操作方面。多派市縣鄉各級技術人員赴外地參加培訓學習,多次舉辦培訓班對縣鄉專業技術人員和村級防疫員進行培訓,使他們系統掌握疫苗的保存使用、免疫、消毒滅源及其他畜牧方面技術,熟悉重大動物疫情報告程序,掌握重大動物疫病處置流程。打造一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防疫隊伍。
動物疫病防控政策制定要合理且可行,防控必需措施落實到位。首先爭取政府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動物疫病防控工作既關系社會穩定又關乎經濟發展,服務需求日趨多樣化,要逐步制定各種相關工作規章制度,制定科學可行的動物疫情處置預案。扎實壓實責任,抓好動物防疫、檢疫、消毒滅源、屠宰、畜產品加工等工作,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到位。重點落實生產者主體責任,嚴防外來病的傳入,做到動物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早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