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慧瓊 李文勛 隆繼海 王仲挺
(1,廣西百色市那坡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33900;2,廣西百色市那坡縣百合鄉畜牧獸醫技術推廣站 533904;3,廣西那坡縣屠宰管理工作站 533900)
仔豬黃白痢是一種急性傳染病,是溶血性大腸桿菌引起,有很強的致病性,若不及時給予治療會導致病豬死亡,給養豬場帶去極大的經濟損失[1]。仔豬黃白痢的發病區域比較寬,規模化養豬場、傳統家庭養殖都有出現仔豬黃白痢的風險,此疾病有較高的發病率與致死率,所以,各類養殖場都要積極采取有力手段防控此疾病。
仔豬黃痢的突出表征就是拉稀便,稀便中包含凝結小片,患病仔豬通常食欲下降,并出現精神萎靡,出現脫水消瘦后很快死亡。
仔豬白痢通常出現在10~30 日齡豬身上。仔豬糞便為白色或灰白色,腥臭味,有些糞便內還存在氣泡,些糞便中還帶血,部分糞便表現為水樣狀,嚴重可致出現脫肛或排便失禁,部分仔豬還會有呼吸變快的現象,最后因衰竭而亡。
仔豬黃白痢是傳染性疾病,不同日齡仔豬是主要發病群體,此疾病是多種原因共同引發所致。
隨著畜產品需求擴大,養豬業得到快速發展,規模化、產生化養殖模式慢慢取代傳統養殖模式,飼養密度大大提高,很大程度上嚴重污染了環境,致使病原微生物的種類與數量變多,隨之疫病感染風險也跟著升高。
豬腸道內比較多見的菌就是大腸桿菌,大部分是有益菌,還有少部分屬于致病菌,這些致病菌會連同排泄物一起排出體外,會污染母豬乳頭、體表、圈舍等,當仔豬吮吸母豬乳頭,舔舐圈舍與飼料時會被感染而發病[2]。此外,一些母豬生產后出現乳房炎、產褥熱等,致使病菌侵入乳汁或乳汁性質發生改變,導致仔豬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現象。
初生仔豬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發育,胃酸含量偏少,無法有效扼制或殺滅病菌,病菌在體內大量繁殖,引發消化系統機能發生紊亂,腸道內容物被發酵分解,加快腸道蠕動,進而誘發仔豬黃白痢。
母豬日糧缺少足夠的營養會導致母乳品質較差,泌乳量少,無法充分供給仔豬營養,再加上未及時給仔豬添加飼料,致使仔豬缺少營養,出現貧血、低血糖、VE缺乏癥,這樣會削弱仔豬抵抗力,引發疾病。
仔豬黃白痢的出現同母豬生產次數有一定關聯。初產母豬生產的仔豬有較高的發病率,隨著生產次數增多,發病率慢慢下降;分析原因是同母豬生產次數、自然感染產生的免疫應答有密切關聯[3]。仔豬可以由母乳取得母源抗體。但母豬年齡太大,抵御力也會隨之降低,致使所產仔豬機體偏弱,很容易發病。
3.1.1 采用藥物預防
對產后母豬實施藥物預防措施。應用魚腥草等藥物給予保健治療,充分預防其產生乳房炎或子宮炎。對仔豬實施藥物預防,仔豬產后2~3d 可給其喂服一定劑量的慶大霉素,或以肌肉注射方式注射土霉素,增強仔豬的抗病能力。
3.1.2 接種疫苗
給仔豬注射微生態制劑,包括調痢生、下痢菌制劑、菌痢康等,調節仔豬腸胃微生物菌平衡狀態,預防出現細菌性仔豬黃白痢。與此同時,還可以轉變腸胃功能,推動仔豬健康生長,提升飼料轉化率。需要留意,服用微生態制劑階段禁止服用抗菌藥物。
3.2.1 采用西藥治療
若發現仔豬發病就要隔離哺乳仔豬與斷奶仔豬,實施對應的措施。首先,給仔豬注射一定劑量的恩諾沙星注射液,或注射腹瀉免疫球蛋白注射液。然后,若仔豬出現嚴重脫水癥狀,就要給予補液,依照仔豬體重應用頭孢阿莫西林、黃芪多糖注射液與葡萄糖生理鹽水,以減輕仔豬黃白痢的癥狀。
3.2.2 采用中藥治療
使用抗生素治療極易引發病菌出現耐藥性,導致原有抗生素失去療效,同時還需要增加使用劑量,進而增加防控疾病的難度。而使用中草藥治療毒副作用小,不會出現耐藥性,沒有藥物殘留,并且可以有效調節機體機能,增強免疫力,可以有效治療仔豬黃白痢。如復方白頭翁散治療仔豬黃白痢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3.3.1 母豬
母豬懷孕后需要重視飼養管理,維持體況平衡,防止太瘦或太肥,科學提供營養,適度控制飼料,保證仔豬有合適的初生重量與良好健壯機體,增強仔豬出生后的抵抗力。母豬哺乳期嚴禁隨意變更飼料配方或突然替換飼料,不可飼喂高能量飼料或已發霉的飼料。通常在母豬料中高能量飼料占比在55%左右,如粗蛋白水平占比大于18%[4]。在母豬生產前7d 開始減少飼喂量,生產當日停止喂料,僅給予少量加鹽的麥麩皮水,生產后慢慢添加飼料。
3.3.2 仔豬
重視護理仔豬。仔豬出生后要盡快采用已消毒的布片擦干全身,斷臍后放到保溫室中,避免著涼引發疾病。盡早飼喂,適時增補飼料。隨著仔豬的長大,母豬泌乳量慢慢減少,再加上仔豬發育較快,大約3 周齡就不能只吮吸母乳來滿足生長所需營養,若沒有提前飼喂,并適度添加飼料,就會致使仔豬不能成功斷奶,常常會發生饑飽不均而誘發腸胃消化不良現象。所以,在仔豬通出生后第7 天開始添加飼料,可以采用不同方式進行:母豬教仔法、自由取食法、誘導法、饑餓法、強制誘食法等。
當發現母豬出現鬧欄現象時,要定期、定時清理其體表,使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溶液擦拭母豬乳頭、其他位置皮膚和保溫箱[5]。提前清理產床,同時采用百毒消或消毒靈實施完全消毒,調節產房溫濕度至最佳水平,同時保持穩定。
寒冷冬季需要給仔豬保暖,如在地上鋪草墊,注意防風,防止著涼而引發感冒,進而誘發黃白痢。在炎熱夏季需進行防暑,可以安裝通風設備來降低舍溫,防止出現熱應激。
通常來說,仔豬黃痢的發病較急,有極高的致死率,若不及時給予治療會導致病豬死亡,進而帶給養豬場巨大的經濟損失。為此,在養殖中,養殖人員需要有效運用先進技術,嚴格進行清潔、消毒,確保飼料質量,阻斷可引發仔豬黃白痢的路徑,從源頭上降低仔豬發生黃白痢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