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張習本 歐茂均 李未博 羅夢陽
(貴州省畢節市畜牧獸醫科學研究所 551700)
雞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又被稱為亞洲雞瘟或偽雞瘟。感染該病毒的雞臨床癥狀主要為呼吸困難、腹瀉、精神紊亂等。該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是危害家禽養殖的重要傳染病之一。該疾病任何季節均可出現,尤以冬、春季節為主。雞新城疫傳播速度快,主要感染10~20 日齡的雛雞。該病的死亡率較高,高于80%以上。
由于新城疫病毒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高達100%,因此,新城疫在雞傳染病中屬于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新城疫病毒中的Ⅶ型毒株是目前主要的流行毒株。該毒株最先發現于印度尼西亞。新城疫可在全球家禽養殖范圍內流行,由于該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率、死亡率高等特點,會對家禽生產造成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國農業農村部目前將雞新城疫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新城疫病毒是誘發該病的病毒。新城疫病毒是一種RNA病毒。該病毒可編碼6 種結構蛋白。6 種蛋白的致病性和毒力不同,其中的融合蛋白是感染細胞所必需的,也是決定病毒毒力的關鍵蛋白。
新城疫病毒主要是通過口、鼻及外部傷口進入機體內。環境條件較差、冷熱應激、飼養密度過高、通風不良等飼養管理問題會引起機體的抵抗力下降,從而提高病毒感染概率。營養物質供給不足或日糧營養不均衡也可導致免疫力下降。
不科學的免疫方式也可造成機體感染。母源抗體不足可導致雛雞發病概率提高。在雛雞體內的母源抗體完全消耗前進行疫苗注射,母源抗體可綜合疫苗抗原,造成免疫接種失敗。對于首次接種疫苗且抗體效價較低的雞群未進行第2 次免疫接種或第2 次免疫接種的間隔時間過長也可導致機體內抗體濃度過低,保護作用下降。另外,通過飲水法免疫時,疫苗容易失去活性,會造成免疫失敗。
雞群在感染新城疫病毒前,如果已經感染其他疾病,機體抵抗力下降,無法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患新城疫的風險將大大提高。
飼養人員對免疫接種不了解,在進行疫苗接種后,使用抗病毒藥物或免疫抑制劑,從而造成機體抵抗力下降,無法形成相應的抗體,造成發病。
雞新城疫具有高接觸性、高傳染性(80%以上)、高死亡率(90%以上)等特點。該病毒具有7d 左右的潛伏期,主要以感染家禽為主,雞、鴨、鵝等均可感染。另外,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其以冬、春季節最為嚴重。患病雞和攜帶病毒的雞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該病可以通過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進行傳播。健康雞在接觸被污染的器具、飲水、飼料及患病雞排泄物時都可感染。其次,任何品種、年齡的雞都可感染,成年雞和蛋雞的感染率最高[1]。
新城疫病毒發病前具有5~7d 的潛伏期,根據臨床癥狀及病程長短,可分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4 類。
(1)最急性型:該類型的病雞表現為突然發病且迅速死亡,多出現雛雞和疾病發生初期。
(2)急性型:急性型的病狀主要表現為初期體溫高達42℃以上,食欲下降甚至完全無食欲,口渴、精神不佳、運動量降低、頭翅膀下垂、眼睛全閉、雞冠變為暗紫色。蛋雞主要表現為停止產蛋。隨著病情的不斷發展,患病雞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張口呼吸、并伴有尖銳的叫聲、排黃綠色稀便且帶有血液、翅膀出現神經性麻痹。病程后期表現為體溫下降、昏迷、死亡。年齡越小的雞臨床癥狀越不明顯,且死亡率越高[2]。
(3)亞急性或慢性:發病初期的臨床癥狀與急性較為相似,后期可見不同程度的癥狀減輕。但仍可發現神經性癥狀,造成病雞身體麻痹、跛行、無法站立、動作失調,甚至癱瘓。病雞在15~20d 會出現死亡,該類型主要發生于成年雞。個別患病雞在恢復正常后一旦受到刺激可出現全身抽搐現象。
病理變化:感染該病的即可出現全身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出血,淋巴結腫脹、出血。嗉囊內充滿液體和氣體,腺胃黏膜水腫,乳頭有明顯的出血壞死癥狀,肌胃角質層也有明顯的出血點。腸黏膜上除了有出血點外,還有纖維素性壞死性病變。氣管壞死且周圍組織出現水腫現象。肺有明顯的淤血狀況。心臟出血、腦膜充血,蛋雞的輸卵管內充血現象明顯。
對雞新城疫進行診斷,首先可以根據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進行全面分析。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為非典型性新城疫病例。通過對發病原因進行了解,仔細觀察患病雞,并進行相應的解剖檢查,尋找相應的病理變化進行診斷。由于該病的病情較復雜,所以容易出現誤診現象。通過初步診斷后還需進行實驗室診斷作為確診依據。可通過紅細胞凝集抑制試驗來檢測雞群免疫狀態。通過對病料的采集、處理、分離、培養病毒、雞胚接種,最后再進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試驗,通過結果進行最終的確診[3]。
對于患病雞可通過注射大劑量疫苗進行治療。另外,搭配口服頭孢菌素和大肝粉或清瘟敗毒散,連續服用3~5d 后觀察治療效果。
(1)做好疫苗接種工作。高質量的疫苗接種可有效降低患病概率。通過結合當地疫情,實施嚴格的疫苗接種。在雛雞母源抗體降低到一定程度時進行,第1 次免疫接種可使用滴鼻、點眼或肌肉注射的方式進行疫苗接種。第1 次免疫接種后一段時間需進行抗體檢測,抗體濃度較低還需進行三免。(2)做好飼養管理工作,定期對雞舍用具等進行全面的殺菌消毒。堅持自繁自育,減少引入新雞群。另外,合理搭配日糧,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元素,保證營養供給充足[4]。(3)合理處理患病雞。對患病雞和同群的雞進行撲殺、焚燒或深埋處理,切斷傳染源,減少疾病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