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凡
編者按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是一次對黨媒能力的考驗。作為自治區級主要輿論陣地,廣西廣播電視臺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在內容創作、表達形式、呈現方式上銳意創新,推出多樣化的節目樣態,打造一批融媒體“爆款”項目,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營造學黨史強黨性的濃厚氛圍,發揮傳播主流價值觀的陣地作用。
敬請關注。
【摘 要】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開展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是主流新聞媒體貫穿全年的重要課題。廣西廣播電視臺通過要素整合,以小切口打造多樣態產品,注重跨領域提供“沉浸式”體驗,細分受眾下沉覆蓋,用“破圈”思維打造“出圈”產品,匯聚起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的“紅色能量”。
【關鍵詞】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破圈”思維;“出圈”產品;紅色能量
把握主線堅守陣地 在輿論引導中掌握主動
2021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要在全社會廣泛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宣傳教育,普及黨史知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作為自治區級主要輿論陣地,廣西廣播電視臺高度重視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創新整合各類資源要素,推出多樣化的節目樣態,打造一批融媒體“爆款”項目,發揮傳播主流價值觀的陣地作用。
一、新聞宣傳有速度、有力度
廣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時間在廣播電視重點新聞欄目《廣西新聞》《廣西新聞聯播》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迎建黨百年 譜八桂新篇·黨史學習教育》《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播出《廣西各地各部門高標準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全區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創新形式,讓黨史學習教育“活”起來,營造學黨史強黨性的濃厚氛圍》等報道;還推出為群眾辦實事專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播出《我區公布51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重點項目》《廣西各地各部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作為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的重要一環,深學實做,為民辦實事解難題》等稿件。這些報道深入宣傳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宣傳全區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為群眾辦實事的好做法、好經驗、好成果。
廣西衛視、新聞頻道、綜合廣播、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北部灣在線和“廣西視聽”移動客戶端對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七一勛章”頒授儀式、文藝演出《偉大征程》進行轉播,將黨和政府的聲音及時、準確、安全地傳到千家萬戶,大力營造同慶百年華誕、共鑄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
2021年上半年,廣西廣播電視臺共刊發相關報道約9000條(次),其中廣播電視報道4000多條(次),新媒體報道約5000條(次),新媒體點擊量過億。
二、節目樣態有角度、有高度
百年大黨,輝煌歷史。面對這一內容“富礦”,首先要明確的是“講什么”和“怎么講”的問題。廣西廣播電視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提出的“廣西紅色資源豐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做到學史增信”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進行內容策劃,在對原有節目進行“擴容”的基礎上,以微觀視角切入,讓歷史照進現實。
(一)現有節目調整內容“微創新”
立足現有的優秀節目,廣西廣播電視臺各頻率頻道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對節目內容進行“微創新”。廣西衛視大型電視專題片《廣西故事》自2021年5月22日起推出“豐碑”系列專題片,講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時期革命先輩的紅色故事;廣西衛視《百壽探秘》欄目七一前后推出3集百歲黨員系列特別節目《百歲初心·百年風華》;《凡事說理》《說事論理》《法治最前線》《八桂新風行》《檔案揭秘》《在圖書館聽講座》《遇見好書》《旅游廣西》《書記縣長當導游》《世界那么大》《親親我的寶貝》等廣播電視節目也分別推出黨史學習教育專題節目。
(二)新節目小切口呈現大故事
講好厚重的歷史話題,還需要尋找新的角度。綜合廣播推出特別策劃節目《100秒·100年》,用小切口呈現大歷史,用小故事講述大時代,記錄歷史偉業、展現百年風華,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產黨的故事。從中國共產黨在廣西的第一個支部到百色起義、湘江戰役,從萍塘兒女鬧革命到紅旗插上鎮南關、廣西全境解放,每期節目用100秒的時間講述共產黨成立100年來廣西的社會發展變遷。展現一幅豐富、生動、立體的人民生活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畫卷。
新聞頻道結合“廣西黨史學習教育‘感黨恩 跟黨走’主題系列活動-黨史故事大家講”推出融媒體節目《黨史故事大家講》。節目在2~6分鐘的時間里,以廣西各縣(區)的革命遺址、遺跡、文物為背景,以廣西黨建先鋒楷模人物、各行各業相關當事人、親歷者、見證者為對象,講述中國共產黨領導廣西各族兒女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
三、內容創作有溫度、有深度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更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百年黨史中的無數英雄故事,突破時空的屏障,構筑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進行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的內容創作時,廣西廣播電視臺聚焦榜樣力量,以人物賦予故事生命力,以文物激發起受眾的情感共鳴,讓歷史照進現實,讓紅色精神深入受眾心中。
(一)以人為主:宏大敘事下的微觀表達
人物是故事的靈魂,把握好靈魂人物,故事就更有生命力。回望中國共產黨百年發展歷程,廣西涌現了一大批傳播共產主義思想的先行者。《我們的父輩先烈》立足“一期節目講好一個共產黨員故事”的目標,深挖本地紅色資源,聚焦本土先烈,精心選擇黃日葵、譚壽林、陳勉恕、朱錫昂等廣西籍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并以此為主線,從“自述”“睹物”“傳承”三個視角,交錯展開尋訪和講述。
在節目組選擇的故事人物中,既有農民、工人、知識分子,也有商人等社會各階層的代表,除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在廣西傳播的先驅、各時期廣西黨組織建設的主要領導外,還包括一些事跡典型、故事豐滿的普通黨員和戰士。出身和職務雖然不盡相同,但是他們都有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仰。節目通過尋訪先烈的后人等,還原一個個有血有肉的先烈形象。
(二)以物講史:歷史與現實的情感媒介
在歷史與現實之間,紅色遺跡和紅色文物是最好的情感媒介。綜合廣播自2021年7月1日起推出的建黨百年融媒體報道《紅色守望》,從廣西有代表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一批革命文物名錄中,選取有代表性的革命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圍繞一件件革命文物,回溯關鍵性的歷史時刻,生動傳遞文物所承載的革命精神,以現代視角思考百年歷史,折射文物所承載的精神價值。2021年4月起,綜合廣播在全天候新聞欄目《新聞時刻》開設特別線性節目《壯鄉傳家寶》,將具有壯族特色的“寶貝”與建黨百年相結合,用有聲語言描述從博物館里展出的反映黨史、新中國史的珍貴文物背后的故事,已播出《韋拔群用過的木質印章》《紅八軍軍長俞作豫使用過的軍刀》《右江蘇維埃政府發放的一張結婚證書》等節目。
守正創新跨屏互動 在多渠道傳播中實現共贏
時代變化,媒體技術和話語表達也在不斷更新。融媒體語境下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需要更多“反套路”手段。廣西廣播電視臺在打破固有模式方面做了積極嘗試,推動內容創作與多屏傳播“雙輪驅動”,實現線上節目與線下活動并進互促,在“守內容”與“變形式”中激發活力,打造一批主旋律“爆款”產品,在“講”與“做”中實現共贏。
一、多屏投放 差異化覆蓋
在內容創新的基礎上,廣西廣播電視臺在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報道中注重新技術的使用和多平臺推送,努力實現觀眾在哪里,節目就在哪里,讓黨史學習教育的“紅色旋風”實現差異化全覆蓋。
融媒體節目《黨史故事大家講》除了每周在廣西衛視、廣西新聞頻道播出外,還在“廣西視聽”客戶端、“廣西云”客戶端、“學習強國”廣西學習平臺、廣西廣電網絡客戶端、廣西干部網絡學院、廣西網上黨校等平臺上線,在自治區內掀起了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潮。截至2021年7月10日,新媒體平臺總瀏覽量接近3000萬人次。該節目被列入自治區黨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四大規定動作之一,成為全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教材。中宣部新聞閱評專家認為,《黨史故事大家講》在“全媒體‘疊加刷屏’,營造了‘大家講’的氛圍,讓歷史資料活了起來”,展示了建黨百年信仰之路。
全媒體主題節目《我們的父輩先烈》4月24日起在廣西衛視、廣西綜合廣播開播,節目除了在“廣西視聽”移動客戶端首發,還在頭條新聞、頭條視頻、抖音、快手、廣西衛視官方微信、微博、視頻號等融媒體平臺進行二次創作、多元傳播。有關權威收視數據顯示,節目實時關注度最高排名達到全國33個省(區、市)級衛視的第9位。5月2日播出的第2集《我們的父輩先烈》全國收視率0.148%,收視份額0.67%,同時段收視率在45個地方衛視中排名第10位。與此同時,節目還入選國家廣電總局慶祝建黨百年31個重點節目,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專家專題點評,肯定《我們的父輩先烈》挖掘紅色資源,講好黨史故事,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的影像教材。
作為廣西廣播電視2020—2022年度重點選題,文藝專題節目《百年贊歌》2021年3月27日開播,節目分為《紅色家書顯初心》《媽媽教我一支歌》《我有傳家寶》等部分,以聲音記憶的獨特角度,展現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歷史,通過廣播節目、落地活動和音詩畫視頻等多種形式,使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充分融合實現矩陣傳播。
另外,廣西廣播電視臺各頻率頻道還結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全國兩會、“壯族三月三”、“清明祭英烈”、五一國際勞動節、五四青年節等重要節點,策劃推出《這是紅軍長征中,最慘烈的一場戰斗!》《代表委員談黨史學習教育》《對黨說句心里話》《聽00后說黨史》《紅領巾講黨史故事》等融媒體產品,弘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的精神血脈。
二、部門聯動 沉浸式體驗
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工作中,廣西廣播電視臺打破“單一作戰”模式,與自治區多部門進行聯動,實現“1+1>2”的效果。同時,整合線上線下資源,通過開發多種活動形式,以“沉浸式”體驗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助力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一)大型活動澎湃黨史學習教育熱情
6月28日晚,廣西衛視在廣西人民會堂錄制由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承辦的《“永遠跟黨走”——廣西各族群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歌會》,運用獨唱、小組唱、合唱、詩朗誦、情景表演等藝術形式,對紅色歌曲作品進行創新編排、舞臺情景藝術化演繹,用拉歌、對歌、全場合唱等方式激發現場觀眾的熱情,集中高唱廣西各族群眾感恩黨中央的澎湃激情。按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統一部署,廣西衛視還于6月22日錄制《“感黨恩 跟黨走”廣西紅色故事大賽》,以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光輝歷程為背景,結合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進程,講述各時期涌現出來的英雄人物、時代楷模、先進集體等動人故事,多層次、多角度體現英雄形象和精神內涵。
(二)情景黨課讓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
廣西廣播電視公共頻道承擔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忠誠印寸心”對黨忠誠教育情景黨課的錄制,并同步進行網絡直播,吸引全區超過200萬名黨員在線觀看,4月18日通過云直播的方式面向全區黨員展播;都市頻道《遇見好書》欄目于5月8日舉辦紅船精神音樂黨課“黨史學習教育”好書分享活動,現場包含紅色節目會演、紅船精神主題演講、優秀黨員分享、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文藝廣播于5月10日舉辦首期音樂黨史課,自治區黨委黨史學習教育第六巡回指導組到現場指導,廣西廣播電視臺100多名黨員干部參加活動,一段段聲情并茂的講述、一曲曲感人至深的音樂,一幕幕生動形象的場景,為現場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聽體驗,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更加有聲有色、深入人心。
細分領域分層傳播 在精準觸達中增強實效
在黨史學習教育宣傳中創新話語表達,制作優質內容,貫通各級資源進行要素整合,是優化黨媒核心,提升主流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重要舉措。除此之外,廣西廣播電視臺還通過細分受眾、精準策劃、多元傳播,有效放大了黨史學習教育的傳播效應。
一、可視化教材全年齡段聚焦
2021年3月底開始,廣西廣播電視臺全臺頻道、“廣西視聽”移動客戶端、廣西網絡廣播電視臺開展黨史題材可視化教材展播,集中展播動畫電影《湘江1934·向死而生》,紀錄片《鐵血湘江》《紅色傳奇》,電視劇《可愛的中國》《絕境鑄劍》《絕命后衛師》《共產黨人劉少奇》,專題片《我和我的祖國》《廣西故事》,廣播劇《冒著敵人的炮火——田漢抗戰在桂林》等。4月5日起,廣西衛視開展“感黨恩 跟黨走”百部黨史題材電影展播活動,每晚10:30播出一部紅色經典電影佳作,廣西衛視“美麗劇場”“傳奇劇場”等排播國家廣電總局“慶祝建黨100周年”推薦片單劇目《我們的法蘭西歲月》《毛澤東》《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絕密使命》《絕命后衛師》《共產黨人劉少奇》等。
公共頻道、科教頻道5月15日錄制了《“童心向黨 童聲嘹亮”壯鄉小歌手唱支山歌獻給黨歌會》,歌會包括“聽爺爺講過去的故事”“紅領巾迎風飄揚”“唱支山歌給黨聽”3個篇章,吸引了約3000名孩子參與,活動在IPTV開辟專區及專屬通道投票,一周時間內點擊次數達312萬次,投票總次數達297萬次。
二、互動式體驗全方位浸透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廣西衛視《2021全國兩會特別節目》,把智能機器人“請”進演播室,開通網友黨史知識互動平臺,還進行“人機大PK”。
“壯族三月三”期間,綜合廣播結合重要節點推出融媒體特別策劃《“三月三云打卡”——我和黨史有個約定》,與高校、紅色場館聯動,以少數民族高校青年學生與紅色場館黨史專家“云對話”的方式,在新媒體端“云打卡”紅色革命根據地學黨史,各族青年“云打卡”紅色圣地,尋訪紅色場館,黨史專家回應提問講述動人黨史。宣傳黨史,宣傳紅色革命根據地,引領“全民學黨史”新風尚。
“廣西視聽”移動客戶端和北部灣在線網站同步推出《廣西黨史學習教育“感黨恩 跟黨走”-黨史知識大家答》答題專欄,每天推出5道黨史知識選擇題,截至2021年7月8日,已發布答題問卷130期,累計閱讀量約215萬次。該專欄獲得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肯定。
三、高密度公益廣告潤物細無聲
2021年以來,廣西廣播電視臺精心制作、高密度播出建黨百年和黨史學習教育為主題的公益廣告。廣西衛視、綜藝旅游頻道、都市頻道、新聞頻道、影視頻道、公共頻道、科教頻道播出了《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學史明理 學史增信 學史崇德 學史力行》《百年初心 歷久彌堅》《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迎建黨百年 譜八桂新篇》等電視公益廣告,綜合廣播、文藝廣播制作播出《彰顯新擔當》《解放思想》《百年贊歌》等廣播公益廣告,引導人們愛黨愛國,學習黨史。
四、打通終端外宣立體化傳播
2021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聯合全國廣播電臺共同推出特別策劃《中國共產黨百年瞬間》,廣西廣播電視臺加強對接,在策劃中展現更多“廣西元素”,播出講述湘江戰役故事的節目《血戰湘江與絕命后衛師》等。
外宣廣播頻道北部灣之聲開設黨史學習教育專欄《銘記黨史國史 不忘初心使命》。北部灣之聲微信公眾號、微博推送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相關報道,推出《中國共產黨黨史知識大家答》119期。在緬甸、老撾、柬埔寨、越南Facebook賬號上推出《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醉美漓江》等短視頻,向海外網友展示廣西的美麗風光以及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和點贊。
主動擔當傳播黨史責任 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讓受眾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進動力,是主流媒體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工作的職責和目標所在。在各級媒體紛紛掀起聚焦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熱潮之時,能夠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打造精品,才能切實增強主題宣傳的傳播力,增進黨媒擔當的公信力,提升主流媒體的影響力,助力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一場深刻的思想洗禮;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是一次對黨媒能力的考驗。做好黨史學習教育宣傳,首先要堅持黨性原則,發揮黨媒擔當,提高政治站位,樹立正確黨史觀。在內容創作上引發思考,在表達形式上開拓思路,在呈現方式上創新思維,打造多層次、多角度展現的優質精品,營造不斷檔的黨史學習教育宣傳氛圍。
其次主流媒體要加速挺進媒體深度融合主戰場,圍繞用戶精準策劃,運用新方法,借助新媒體,發出新聲音,亮出新特色,做出“人人眼中有、人人筆下無”的全媒體傳播精品。廣電媒體還應立足自身優勢,豐富視聽感、增加互動感、增強代入感,用年輕化的表達創新黨史學習教育宣傳的話語體系,打通各平臺終端,提升話題活躍度,最終實現破圈傳播、全媒體覆蓋,讓信仰之光照亮各地,讓精神譜系綿延入心,匯聚起強大的奮進力量。
(責任編輯:黃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