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心
(作者單位:國家電網公司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時代從概念引進和探索試點,現在已經進入大規模應用和運營時期。隨著大數據時代發展和大數據規模應用,相關社會機構、行業組織、企業集團相應組建大數據運營企業,期望在社會競爭中獲得巨大優勢。電力行業作為國家重要能源行業,其組建的電力大數據企業具有不同特點。電力大數據企業從組建開始就面臨人才引進和培養問題,隨著大數據應用程度的深化,人才引進和培養成為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管理的重要工作和研究課題。本文通過對電力行業大數據的人才現實特點進行歸納分析,探討性提出了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人才培養問題的解決思路。
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首先立足為電力行業主業服務,要求員工不同程度了解掌握電力行業相關知識和生產流程。電力大數據企業在電源建設、電網規劃、電網建設、生產運維、電量營銷等主營業務運作中占據了收集數據的黃金位置,進一步歸集利用這些數據分析、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促進企業運營方式的轉變,提高競爭能力,優化決策手段也是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成立的目的與立足點。電力大數據企業員工要更好地完成主業的數據處理工作,就要根據主業涉及的范圍和深度,不同程度地掌握或熟悉電力行業的相關專業知識和生產運營流程,才能更好地完成電力數據業務。
電力大數據企業面對不同領域行業和不斷變化的電力用戶需求與供應信息進行大數據處理,需要工作人員的知識面多元化和根據服務需求持續更新。電力數據指標既反映宏觀經濟運行和區域行業經濟狀況,也同時能反映居民消費結構、生活行為模式等,電力大數據將成為電力企業核心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需要對電力主業服務的多領域、多行業、多專業、多客戶的電力需求和生產供應的服務信息數據進行大數據歸集處理,提供相應的分析咨詢服務,對工作人員的知識面、技能水平要求多元化,不同于單一的計算機數據處理企業,需要根據需求客戶和服務對象的專業需求進行變化和更新。也需要持續提升電力大數據的開發能力,適時制定和修訂大數據企業制度規范,確保電力大數據核心資產安全。
電力大數據企業是電力企業主辦的以電力業務數據開發服務為主的專業化企業,企業文化與管理規范與電力主業具有一致性,要求員工要積極融入電力企業文化氛圍,共同發展。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不同于單一的數據處理企業,其天然的主導業務就是開展對電力企業主辦單位的內外部各項信息數據按規范進行大數據歸集和處理分析等服務,其自身發展離不開電力企業的主營業務范圍,在企業文化、團隊協作、管理規范等方面與電力主業具有一致性,雖然具有大數據專業企業的特性,但要求工作人員要及時適應和積極融入電力企業文化氛圍,遵守電力企業管理規范,找準自身定位,才能與企業共同成長。
電力行業主業服務用戶多元化,必然使電力大數據企業的大數據來源多元化和服務用戶的多元化,要求員工掌握一定的社會調研和協調能力。電力企業作為生產經營銷售電力產品的企業,從用戶角度涉及各種社會機構組織的運轉和企事業單位的生產運營,關系千家萬戶的生活消費。進一步提升對各種電力用戶的服務水平是電力企業的義務與責任。如電網企業可以根據用電信息采集系統的實時數據和峰谷、分時等電價政策,對用戶用電需求等利用大數據技術,發現營銷策略與用戶特征的關系,增加電網營銷投入的針對性,為用戶提供相應的配套增值服務。這就需要大數據企業員工對客戶和相關運營方式進行調研了解,需要具有一定的社會調研協調能力。
從電力行業外招聘的員工數據專業知識和技能較強,電力專業知識掌握較少,電力企業文化適應較慢,培訓成本較高。這部分人才偏重IT 行業,大多是計算機、數據處理等信息技術專業,專業技能相對行業內部聘用員工較強,但對電力行業主營業務掌握甚少,對電力行業企業文化氛圍適應過程相對較長,對企業的忠誠度不如行業內部聘用員工,需要系統熟悉電力業務,培訓的成本投入較高,個人也易形成社會IT 行業履職習慣和職業生涯規劃,有較高的離職風險。
電力行業內部招聘員工熟悉電力系統相關專業,但現代信息化和數據技術相對偏弱。這部分人才熟悉和掌握電力行業相關業務,較為適應電力企業文化氛圍,但大多是電力相關專業,不是信息技術或相關專業,急需進行信息化知識技能的提升與培訓。
具有電力專業的高等院校,沒有專門的電力大數據科學專業,需要根據電力行業需求調整完善高等院校專業設置。有必要在原有電氣本科專業培養課程設置基礎上,通過對發電、輸變配電、用電等環節進行分析,增設智能電網和大數據科學方面的課程或開設電力大數據科學專業,使電力行業能夠通過應屆畢業生渠道招聘所需的電力行業大數據專業人才,緩解電力行業大數據人才的需求。
隨著電力大數據應用的深化和信息處理技術的提升,原有大數據人才面臨進一步技術提升和繼續培訓問題。進入大數據時代,電子和信息產品技術日新月異,在不斷的進步和提升,原有的知識與技能需要進一步與時俱進,隨著電力大數據應用的深化與電力用戶需求的增加,電力大數據企業也需要進一步擴大數據處理范圍和應用深度才能滿足電力行業的服務需求,這就要求電力大數據企業人才要進一步提升技能,掌握大數據專業新的應用技術和知識,才能滿足企業發展要求。
一是從入職新員工培訓開始,把企業文化和價值觀培訓作為培訓和輪訓的主要內容,加強員工統一行為規范。針對社會招聘員工增加電力行業知識、電力行業和大數據企業的文化、行為準則和管理規范等內容,結合電力數據來源,把課時培訓與電力企業實地參觀相結合,讓新員工對電力大數據的來源應用,電力企業的生產運營過程有一個系統概念,對電力行業的生產工作氛圍有初步了解和判斷;針對電力行業聘用員工要增加大數據企業文化、行業管理規范和信息技術等專業能力提升培訓。使新入職員工通過入職培訓盡快適應企業環境進入角色。二是根據大數據企業部門管理和技術提升的需求,分職位和技術等層次,提出培訓計劃,針對性開展在職人員在崗和脫產培訓。三是根據大數據行業信息技術等要求,適時組織員工開展各類取證認證等專門培訓,把企業獎勵性培訓與崗位需求培訓相結合。
一是在高等院校相關電力行業本科專業課程設置基礎上調整增加智能電網專業和大數據科學等專業課程,增加電力大數據信息應用等專業,以滿足電力行業對大數據專業人才的需求。二是校企聯合辦學,聘請電力行業智能電網和大數據應用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技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參與高校培養方案制訂,承擔部分教學任務,針對性選擇電力行業部分企業作為電力大數據專業教學試驗和實習培養基地,引入電力行業實際案例教學,使學生能對電力行業及大數據企業有一定認知或感性認識。三是校企進行技術和研究前瞻性問題進行報告和交流,互相拓展視野,進行合作研究,促進電力大數據專業進步。
電力大數據企業人才的知識更新要比電力行業其他專業更快,這是大數據專業的社會性質所帶來的。大數據專業人才的培訓需求既有自身職業發展的自我需求,也有企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強迫需求,要從企業發展角度進行合理引導才能提高培訓的效果。在設計認證類培訓項目時,應注意和企業職業通道相結合,將企業所需求的培訓和必須的認證類培訓作為員工晉升的前置條件,有效促進培訓項目實施和個人參加培訓的動力。要結合企業培訓成本的投入與個人對企業服務的效果,對企業投入培訓成本較多的取證認證類或交流交換類培訓項目,可以與培訓對象簽訂培訓服務協議,增強其服務意識。也要將培訓與獎勵和福利掛鉤,對于工作成績突出和服務意識優秀的員工可以用大家參加意愿高的培訓機會進行獎勵,強化培訓的目的和效果。
電力行業大數據企業作為專業化公司與電力主業具有企業文化和管理規范的一致性。電力行業的大數據企業必須遵守電力主業的管理規范流程和標準,但電力大數據企業由于其大數據專業公司的性質也具有自己的特點和文化氛圍,如人才大多數是高新技術專業出身,對技術進步和社會信息技術變化敏感,對大數據行業的關注度高,對高新技術人才的薪酬福利交流普遍等,就需要在電力主業的企業文化建設條件下,根據大數據企業的特點建立完善相關企業文化和制度規范,從文化、人才、情感、民主、自主等管理角度形成完善的適應大多數人才成長的文化氛圍和管理模式,并通過培訓等多種方式進行宣貫和深入人心。
電力行業的大數據是電力企業的核心資產之一,電力行業的數據也涉及所有用戶、電力企業和國家的主要經濟結構數據,電力大數據企業從電力行業和企業自身發展就需要按國家和電力主業相關保密法規制定完善大數據企業保密紀律和數據資產管理制度,并進行專業培訓和自覺執行,這也是重要的人才培訓內容。
大數據就是信息、技術、思維和管理的變革,必將給電力行業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從電力行業的常規發電與新能源的發電運行、各電壓等級的并網傳輸、各種用戶的配電用電、各級調度和電量交易、各種設備的檢測產生了海量的數據,電力大數據企業發展前景廣闊,抓好人才的管理與培訓工作必將有效促進大數據企業的管理與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