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注青年成長成才,重視青年信仰教育和共青團工作,強調青年是國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必須有正確的人生追求與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部分青年意識形態方面發生著一些改變,青年信仰教育面臨更大挑戰,共青團作為黨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被賦予更多使命,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提升和綜合能力發展起著重要推動作用。大學生作為青年群體中最具發展潛力的組成部分,是否擁有正確的人生追求與信仰不僅關系個人的發展,更關乎民族和國家的未來。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大學生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而共青團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陣地,這就要求我們全力推進基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團組織的政治優勢,讓基層團組織為青年信仰教育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共青團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群眾組織,發揮著黨聯系青年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高校是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基地,承擔培養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高校基層團組織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基礎單位,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之一,在引領學生思想,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青年信仰狀態不僅影響個人的安身立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進程,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信仰是青年精神之鈣,青年理想信念不堅定就好比人缺失鈣,只有青年一代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補足精神之鈣,才能肩負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當代大學生思維開放度強,對新鮮事物接受度高,但由于知識和閱歷的不足又極易受到錯誤思想影響,在拜金主義、消費主義、個人主義、宗教主義等大量西方社會思潮的滲透下,青年大學生的價值觀、行為方式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世俗信仰中迷失自我。
青年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復雜多變的社會生活以及其他現實因素,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反差中,部分大學生價值觀受到金錢、權力等多重因素干擾,失去自我規范能力,他們的理想信念也逐漸現實化和功利化。
社會共同信仰弱化正影響當代青年學生的精神面貌,相當部分大學生由于失去正確信仰的導向,出現缺乏理想追求,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與追求的情況。他們對社會、自身缺乏認同感,對身邊事物缺乏興趣,他們缺少奮斗拼搏意識,對未來沒有規劃和期待,精神頹廢,長時間下來導致信仰缺失。
伴隨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強,各國文化交流不斷深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試圖借此機會通過宣傳“普世價值”對其他國家進行文化輸出,達到主導世界意識形態的目的。此外,各種外部勢力和敵對分子將互聯網作為負能量傳播主要渠道,趁機通過網絡等媒體平臺惡意散播謠言、歪曲事實攻擊我國。各類詆毀黨和國家的虛假負能量信息對我國青年的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青年信仰發生波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大學生群體的思想觀念也隨著時代發展發生著諸多變化,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在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面對市場經濟環境下對商品、貨幣的過度追求,加之我國仍然存在貧富差距過大、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青年大學生無法正確權衡利弊,更加注重實際和追求自身價值體現的他們陷入金錢至上和個人主義等世俗信仰中。
大學生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鮮事物,但由于思維方式不成熟,缺乏人生經驗,無法識別錯誤思想,大學生信仰容易受到周圍環境影響,具有不穩定性。在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大學生對未來充滿迷茫和恐懼,因自身需要得不到滿足產生心理不平衡感,同時受到來自西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宣傳的誘導,部分大學生往往開始從功利或從眾角度出發信奉世俗信仰,導致青年大學生上當受騙、信仰迷失。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種類繁多,但教育方式較為單一,課程多為理論介紹,課程設計脫離大學生現實生活實際,不符合大學生發展需要,很難引導青年大學生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在評價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水平方面依舊依靠傳統考試方式,很難全面掌握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真實狀況和接受情況。
加強高校基層團組織建設,提升團的組織力,強化團的政治功能,擴大團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并將影響力滲透到各項學生工作中。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這是信仰形成和確立的重要條件。要充分發揮高校基層團組織的管理和教育功能,建立學習型團組織,提高青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學習的重視程度。另一方面要注重信仰教育,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面對不同輿論觀點要理性看待,堅定馬克思主義科學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基層團組織要幫助大學生重塑身心健康,一要加強學生心理輔導工作,通過多種形式的心理輔導幫助大學生消除心理障礙,重新堅定自己的價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二要強化隊伍建設,促進信仰的傳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團的干部要自身堅定信念,來帶動廣大青年堅定信念。選拔自身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優秀團員干部,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團干部隊伍,深入學生群體,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以理論教育為主,眾多青年學生停留在表面,這種形式上的信仰并不穩定,極易受到影響而發生改變。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基層團組織應積極組織社會實踐,如將信仰教育與校園生活有機結合,通過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提高青年綜合素質,增強抵制不良思想的能力。通過社會實踐來提高青年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社會實踐中進一步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穩定青年信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化校園網絡建設,主動占領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陣地,是強化信仰教育的重要途徑。要加強大學生信仰教育,高校基層團組織要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建立一支網絡思想政治宣傳隊伍,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仰宣傳,及時傳遞信息,正確引導青年學生輿論走向。高校基層團組織還應建立健全多方面服務系統,始終貫穿服務青年理念,并跟隨大學生發展需要不斷創新方式方法,更好地貼近大學生群體,服務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需要。
總之,大學階段是青年學生理想信念和道德修養發展的關鍵時期,高校共青團基層組織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充分發揮基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幫助青年大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國家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