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大唐雅安電力開發有限公司,四川 雅安 625000)
為了更好地對我國新農村水電新農村電氣化進行規劃,我國的水利部門專門制定了水電新農村電氣化標準和《水電新農村電氣化規劃編制規程》,在該標準下,對新農村水能資源的開發管理以及規劃等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根據現階段新農村的電氣化建設任務可知,當前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核心任務時引導和帶領農村水能資源進行科學開發,進而有效解決我國貧困地區電能資源匱乏等問題,進而有效促進我國農村電氣化水平,進而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經濟統籌發展[1]。
在針對新農村水電電氣化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主導,通過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念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目標,將服務三農作為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的基本方向,并將解決地方絕對貧困和改善民生放到重要的位置,通過構建相應的體系來讓農民群眾受益,進而改善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的長效機制。將規范農村水能資源管理,實現水資源科學利用和人與水資源核心發展作為農村水電建設的核心理念,以此來實現農村水能資源的有效開發。除此之外,還要將安全監管工作作為農村電氣化項目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強化安全管理來更好地促進我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資源建設,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村電氣化水平,為我國社會主義農村新農村建設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作出相應的貢獻。
需要秉承服務三農的核心原則,只有堅持做好三農服務工作,才能有效改善我國少數地區農村的絕對貧困問題,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致富,提升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進而更好地服務于美麗鄉村建設。
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要注重全面,突出重點。在針對農村水能資源分布情況進行規劃的過程中,考慮到每個地區的不同情況,應該因地制宜,統籌兼顧,進行分類實施。在水能資源分布的過程中,要加固我國中西部地區,云貴地區以及邊遠地區和電力資源匱乏的區域作為水能資源規劃的重點區域。只有秉承該原則,才能更好地解決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和扶貧區域的用電問題,進而有效提升農村的電氣化水平。
堅持有序開發和加強管理的原則。強化對農村水能資源的規劃和管理工作,做好農村水能資源開發,可以實現農村水資源綜合效益的有效利用。同時,對農村水能資源的科學利用,可以更好地促進農村水電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要秉承國家扶持和政策引導的相關原則。在針對農村水能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國家扶持資金作為主體的原則,同時還要引導農村多方位籌措資金,要鼓勵和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出資參與電站建設[2]。
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國農村水能資源的開發潛能,需要嚴格按照我國水電新農村電氣化標準和《水電新農村電氣化規劃編制規程》進行編制并對相關的規劃就哪些上報。在本文中,規劃區域為26 個省區市,同時,在規劃范圍內選取了水能資源相對豐富且建設基礎條件較好的330 個縣。將其中的190 個縣作為農村水電初級電氣化縣,將170個縣作為十三五農村電氣化縣域,將215個縣作為十四五水電農村電氣化縣。
結合規劃原則和相關的規劃目標分析,需要將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間進行水電農村電氣化建設的縣和縣之間進行銜接,并根據不同縣域自身的水文條件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將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區域分別劃分為西北區域、西南區域以及東北區域、東北區域、中部地區、東南沿海區域,并結合不同區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規劃措施。
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間,臺,其中新增規劃區331 個縣中,新建、技改電站1940座、4765 座,裝機容量515.6 萬kW,年發電量為191.6 億kW。新設1407 座、3302 座,新增裝機容量489.2 萬kW,年發電量181.8 億 kW;技改工程1463 臺,新增裝機容量26.4 萬kW(技改裝機容量99.2 萬kW),新增裝機容量4.8 萬kW。其中具有日調節能力的新農村水電站共計906 座,裝機容量為314.6kW,水庫電站的飲用庫容為82.7 億立方米。如下表所示,為各個規劃區域內電源工程規劃情況表。

表1 規劃電源工程總規模分區匯總表
在規劃期間,共計增加供電量約為35 萬千伏以及變電容量490.4 萬kVA。10kV配電容量419.61 萬kVA。新增改造35kV 線路24000 km,10 kV 線路8.4 萬 km,0.4kV線路13.6 萬km(不含110 kV 及以上電網工程投資)。由于國家開始新一輪農網改造,所以這個規劃方案中沒有考慮電網建設,只考慮到沒有納入國家新一輪農網改造工程中的水電站送出工程和配套供電設施。
在針對新農村水電電氣化工程的節能減排效益進行分析的過程中,不能僅僅看節能減排減少了多少消耗,而是要從節能減排產生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等方面進行系統化的分析[3]。
就節能減排帶來的經濟效益來說,可以將其具體細分為財務經濟效益以及國家經濟效益。結合成本資金計算的相關參數可知,可以將規劃范圍內的建設電站看作一個整體,
經過國家電監會的批示,我國于2008 年以后,上調了上網電價,一般情況下我國發電企業平均上網電價為0.36 元每千瓦時。上網電價為0.255 元每千瓦時。上網電價年平均增幅為2.638%。經過綜合計算和分析后,如果截至2020 年電價水平依然按照該增幅上述,可以獲取到經濟收益約為453 億元。
就節能減排產生的國民經濟效益來說,在進行財務經濟效益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財務成本法和我國各大電網平均基礎電價來對規劃電源建設項目資源的科學性以及投資經濟效率進行了分析計算。在根據西部中部以及東部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后,對其均值系數進行了優化后分析得出,在新農村水電站進行投產建設的25 年生產期,可以獲得1097 億元的凈效益,效益費用比為1.04,即RBC 為1.04。
經濟內部收益率 EIRR=12.64%(其中西部12.52%,中部10.72%,東部11.39%),投資回收年限9.67 年(其中西部9.73 年,中部10.78 年,東部10.36 年),滿足農村水電經濟內部收益率的要求。
經過規劃后,可以有效實現農村居民收入增加,結合我國統計局給出的農村貧困監測報告進行推算,在沒有進行脫貧攻堅扶貧之前,到2008 年,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數量為2000 萬,到2020 年,我國絕對貧困地區農戶已經擺脫貧困,貧困發生率大幅下降。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也屬于脫貧攻堅的核心任務之一,在電站建設的過程中,可以間接解決農村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農民入股電站建設還可以有效增加農村居民的現金收入,經過統計得出,電站建設工作至少可以有效解決就業人口50 萬,增收效果顯著。
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提升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在規劃期間建設好的酒店,不僅可以充分解決無電人口和缺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同時在建設電站的過程中還要做好農村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工作,同時產生的收益也會應用到扶貧和建設美麗鄉村之中。
此外還可以提高當地財政收入。根據以上計算結果,規劃中的電站建成投產后,累計實現利稅399.6 億元,累計實現社會貢獻總額553.2 億元,拓展了地方財政增收渠道。據2008 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以每度電創造國內生產總值7.38 元計算,每年可帶動相關產業1414 億元。
最后,可以有效提升農村的用電水平,根據不同省區市的規劃結果可知,在建設期間,計劃建設新的1407 個電站,增容改造電站533 個,新增裝機容量515.6kW,每年可增加發電191.6 億kW·h。規劃區域的電力需求將在2015 年達到450 億kW·h,比2010 年增長127kW·h,人均年用電量723 kW·h,比2010 年增加203kW·h,而且比2010 年增長203 kW·W。
就生態效益來說,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第一,可以減少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氣體的排放。到2015 年以后,我國的水電發電量增加到191.6 億千瓦時,根據計算后得出相當于每年減少燃燒688 萬噸標準煤,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1675 萬噸。根據測算得出,每減少一噸二氧化碳排放,其邊際成本為20 美元,計算后得出每年的二氧化碳減排效益為22.96 億元,根據水電站的生產周期計算,綜合效益為573 億元,其生態效益非常顯著。第二,可以有效改善生態環境。規劃期間的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可以更好地促進地方流域綜合質量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可以實現水能資源的科學利用,對凈化水資源和改善水生態環境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十一五到十四五期間的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過程中,規劃實施對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的用電水平和生活質量,加強農村水能資源的開發管理,改善生態環境和增加地方財政收入具有明顯的作用。第三,可以進一步強化對小河流域的綜合開發和治理工作。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至少可以增加水庫容量82.7 億立方米,可以增加農村灌溉面積超過410 萬畝,同時還能夠兼顧近千條中小河流的開發和治理工作,對提升少數區域的防洪和防災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實現“以林涵水,以水發電,以電養水,以電興工,以電護林”的良性循環發展格局[4]。
就節能減排帶來的實質意義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兩種:第一,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構建。目前,我國開展水電新農村電氣化規劃的核心區域多集中在偏遠以及相對貧困的區域,上述區域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后,也是我國開展鄉村振興的關鍵地區。在上述區域開展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國家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更好地改善區域經濟發展環境,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擴大農村消費市場,減少城鄉差距。通過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農戶以電代柴,可以有效促進農村能源結構調整,引導農民樹立環保理念。第二,可以保障電網安全,為了避免再發生2008 年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對電網產生的影響,需要充分發揮農村水電分散式供電的作用,這對有效抵抗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也提升了我國面對極端氣候條件下的應急供電能力。
綜上所述,在十一五到十四五之間,水電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可以大幅提升我國農村水電裝機容量和開發率,我國農村水能資源開發效果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鞏固。除此之外,在開發的過程中,可以針對農村水能資源管理模式進行重新探索,還可以有效提升資源市場配置和程度,可以基本解決農村水電供電區域無電或者缺電的問題。最后,有效提升農村水電技術以及山區的農村電氣化水平,迎合構建美麗鄉村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