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金亮
(灤州市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河北 灤州 063700)
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論。目前,普遍實施的分層教學,就是這一古老教育理念的實踐和發展。職業中專學生的數學基礎普遍薄弱,完全按照課標的要求實施教學,很難保證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因此,實施分層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和提高,才是符合職業中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方式。那么,如何實施分層教學呢?
分層教學的目的是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礎上進步發展,切實落實素質教育。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前向學生申明:分層的標準是學生的數學基礎和學習能力,與學生其他方面的素質和品德無關,其目的也是為了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并非將學生分為三六九等。教師對待各層學生態度要一致,不能厚此薄彼,褒優貶差。讓學生對分層教學持正確、客觀的態度,并切實感受到分層教學對自己的積極影響,消除學生的心理顧慮,最大限度挖掘每個學生的潛力,讓學生都能進步提高。
分層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做好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作業、分層評價幾個環節的工作。分層備課是分層教學的基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情將知識能力目標分為三個層次,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分層授課是分層教學的主體環節,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的同時,鼓勵學生在完成本層次學習內容的基礎上,思考上一個層次的簡單問題,防止層次固化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分層作業僅僅是作業布置的基本原則,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地做力所能及的題目。分層評價是分層教學的助推力。教師要在分層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步情況進行點評,更要注重對能夠主動向上一層次努力的學生提出鼓勵和表揚,為學生樹立一個分層卻不限制于這個層次的學習理念,以促使學生能夠積極進取。
分層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班學生的數學水平,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但是,在做好分層教學照顧全體學生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培優工作,讓第一個層次的學生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較好的發展,向著知識能力目標中的高難度知識和題目進軍,敢于挑戰自我,實現自我突破和發展,為班級的數學科目起到引領的作用。
對于第二、三層次的學生,要鼓勵、引導他們盡快超越自己所處的層次,并通過教師輔導、生生互助等多種形式,促進其進步,逐步縮小層次間和學生之間的差距。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學情變化,及時調整學生所處的層次。調整的原則是只向前調,不向后調。對于個別學習退步的學生,采取個別輔導的手段,促使其不掉隊,不降層次。力爭在進入高三階段,讓第三個層次的大部分學生能基本能夠進入到第二個層次,讓班級整體數學水平等到提升。
分層教學是結合職中學生數學成績差的特點的一種教學嘗試和實踐,目的是為了解決學生數學水平參差不齊引起的學與教的矛盾,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和諧而充滿活力的現代化課堂,進而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