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宇飛 羅堯成



摘要:職學計劃是提升香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舉措。文章立足職學計劃的核心內容,分析了香港職業教育針對不同行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舉措,發現依據行業類型差異進行分類培養、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實踐、廣泛推行技能評核再認證、注重打通專業發展通道等是香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獲得成功的關鍵,對構建現代化職教體系有如下啟示:建立分層分類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框架;發揮企業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強化針對職業技能人才的考核評價工作;構建職業技能人才終身化職業教育體系。
關鍵詞:香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職學計劃;內容;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0?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1)11-0042-05
清晰可循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是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的根本前提。辦學單位提供的職業培訓是職業教育內在的學科屬性,也決定著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與辦學質量[1]。明確的行業所屬劃分、有效的行業企業參與、嚴格的技能標準評核、清晰的職業晉升通道是香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實踐的外在表征。在大力推進1+X證書制度、不斷深化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改革的現實背景下,對內地如何制定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有著重要的啟示。
職業訓練局(Vocational Training Council,以下簡稱VTC)是香港規模最大、權威性最高的專業教育培訓發展機構,每年培訓人數達250 000人。為離校生(指修完高中課程進入社會工作崗位的群體)及在職人士提供具有價值的選擇進修,協助他們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并掌握知識技能,增強就業能力,促進行業人力發展是VTC長久以來秉持的使命[2]。職業訓練局下轄13個組成機構,為不同背景和專業程度的學生提供深受歡迎、多元化的培訓課程[3],助力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一、職學計劃的基本沿革、目標定位及邏輯框架
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即職學計劃(Earn & Learn),是由香港職業訓練局與政府攜手推出的全方位的職業人才培訓方案。結合香港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來看,職學計劃已成為香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
(一)職學計劃的基本沿革
為了發揮職學計劃應有的作用,香港職業訓練局與各行業開展了深度合作,結合行業自身特點構建以適應不同行業需要為導向的職學計劃體系,涉及不同行業的職學計劃,因行業運作需要量身打造,除課堂學習外,學員還可以在受雇后接受在職培訓,真正實現校企雙向人才培養。此外,畢業學員還可以接受高級學歷課程,在進修及事業上拾階而上,向更高層次的專業發展邁進。截止到2015年5月,VTC已與多個行業聯合發布行業職學計劃(詳見表1)。
(二)職學計劃的目標定位
職學計劃以“助力年輕人投身職業,為業界培育英才”為目標,將系統的課堂學習和在職訓練有機結合,并為學員提供明確的晉升階梯,助力年輕人投入人力需求殷切的行業。同時,積極促進各類職業技能人才深入開展專業學習,打通技能人才的職業生涯發展通道,提升專業發展水平。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指出,為了吸引和挽留人才,香港特區政府會以先導形式推行職業教育和就業支援計劃,對于參與該計劃的學員,在培訓期內會收到政府及企業提供的職學金、助學金及崗位津貼,職學計劃由職業訓練局負責執行[4]。VTC于2018—2019學年將職學計劃推廣至學士學位課程,進一步拓展了學員晉升空間,有效地提升了職學計劃的吸引力。截止到2019年4月,已經有超過300家公司參與該計劃,先后培養學徒4 600人次;現有的34個課程,包括職專證書、職專文憑、文憑、高級文憑課程,可以滿足不同行業對職業技能人才的發展需求。
(三)職學計劃的邏輯框架
職學計劃嚴格按照行業對學員的學歷要求,將其劃分為中三或以上專業程度、中六或以上專業程度兩大模塊。為了保障學員培訓質量,VTC在政府的支持下,又推出了職場學習及評核先導計劃(簡稱評核計劃),強化對學員培訓質量的考核,提升職業人才對行業的適應能力。以中三和中六專業程度作為職業技能人才分類依據,評核計劃成為兩類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為此,評核計劃與中三、中六專業程度的職業技能人才類型劃分,三者共同構成了整個職學計劃的基本邏輯框架。
二、職學計劃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核心內容
職學計劃內容嚴格遵循行業劃分標準,不同的行業有其對應的職學計劃。總的來看,中三和中六專業程度共包含了10大行業類別。各個行業在職業技能人才的學歷起點、薪酬津貼、雇主培訓、專業發展通道等層面存在顯著差異。為了更為清晰的反映香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內在邏輯與實踐特征,僅以貫穿中三和中六專業程度的機電業(建造業)作為職學計劃的主要分析對象。
(一)職學計劃中機電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踐舉措
1.行業發展背景及優勢
香港的建筑業持續蓬勃發展,在各類型基建、樓宇建造、維修保養及重建項目帶動下,對機電/建造人才需求量較大,為技能人才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遇。該行業主要涵蓋7個專業領域,即屋宇裝備工程、電機工程、氣體燃料工程、通訊及智能監控工程、升降機及自動扶梯工程、機械工程、焊接科技及檢定[5]。
香港的機電業具有鮮明的職學優勢。首先,該行業涉及的崗位類型較為豐富,學員選擇的空間較廣。其次,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較大,對參與學員給予學費全免及優厚的薪資補貼。再次,企業會對學員進行在職培訓及專業進修,完成專項培訓及進修后可獲得具備行業認可的學歷文憑。最后,為參與學員搭建了清晰的進修階梯和專業發展通道,真正滿足了學員的專業發展需求。因此,該行業不斷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職業技能人才加入。
2.學員的津貼及薪金
行業的津貼及薪金是影響學員進行行業選擇的重要因素。機電業根據學員的學歷起點不同制定了差異化的津貼及薪金計劃(詳見表2)。由表2可以看出,機電業不同起點的職業技能人才在津貼及薪金待遇層面存在顯著差異,中三及以上專業程度學員的津貼及薪金,無論是在總量,還是平均量上,都明顯少于中六及以上專業程度學員。不難看出,各行業學員的津貼及薪金設置也融入了分層分類理念,能夠有效地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技能人才的實際需要。
3.具體的學習時間安排
VTC為不同層次的學員設置了針對性的專業學習及進修計劃,并將行業雇主納入職業技能人才體系,打造校企共育的人才培養格局。
由表3可見,在學員培養過程中,VTC與行業之間實現了深度、雙向、互動式的人才培養。企業參與人才全過程,實現了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銜接、技能訓練與崗位需要相對接,有效地提升了學員未來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行業滿意度。
4.學員的職業晉升階梯
對于中三、中六及或以上專業程度的學員,VTC分別為其制定了兩條并行的職業晉升階梯。首先,對于中三及以上專業程度學員,中三畢業后通過1年全日制的職專文憑課程進修后獲取職專文憑;第2~4年轉為兼讀制和在職培訓并行的進修形式完成剩余的職專文憑課程學習。其次,學員以全日制或者兼讀制形式,完成高級文憑課程進修。最后,通過全日制或者兼讀制形式完成學士學位所要求的課程目標,并獲取學士學位。
中六及以上專業程度的學員的進修階梯有著自身特色。對于職專文憑而言:首先,要滿足中六畢業要求,通過全日制DVE課程學習獲取職專文憑。其次,由雇主保送以兼讀(3年)或在職培訓的形成完成HD課程進修才能獲取高級文憑。最后,以全日制或者兼讀制形式完成學士學位的進修。與職專文憑相比,高級文憑學院晉升階梯更加簡化清晰,考慮到申請學員的專業基礎等原因,免去了DVE課程學習這一環節。VTC針對員工的晉升階梯的設計中融入了終身教育理念,鼓勵和支持學員不斷尋求更高的專業發展空間,拓展了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以此賦予職學計劃長久的發展動力,有效提升了職學計劃內在吸引力。
(二)職場學習評核先導計劃
為了進一步提高職學計劃成效,VTC在政府的支持下推出了職場學習及評核先導計劃(簡稱職場學評計劃),其目的在于鼓勵參加職學計劃的企業雇主為學員提供系統全面的職場學習及評核,從而更有效地提升學員的專業技能,幫助學員迎接來自未來行業的各類挑戰。在評核標準層面,要求企業雇主要參考該行業及國際標準,為學員提供較高的專業評核標準體系。針對學員的評核過程,可以幫助企業雇主深入了解企業學員在職場學習過程中的專業技術水平,根據學員掌握的實際情況,為不同層次學員提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進而幫助其提升自身表現,實現企業雇主與學員之間的互利共贏。為了提高雇主參與職場學評的積極性,香港特區政府對參與職場學評計劃的企業雇主按照學員數量為依據,提供每月不少于1 000港幣(每學員)的財政支持,但也做了明確的上限要求,即每月不能超過36 000港幣[6]。
職場學習評核先導計劃以能力為本位,為學員所學技能配合職場需要提供了有效保障。首先,評核標準對接行業與國際,使得學員能力評核具有較高的行業認可度。其次,將評核結果作為學員訓練內容調整的依據,有效地提升了學員專業技術能力。最后,該評核模式為企業雇主建立系統長效的人力培訓機制提供了現實經驗。職場學習評核先導計劃是職學計劃的延續和重要構成部分,保障了職業計劃的實施質量,解決了職學計劃中人才培養質量弱化問題。
三、職學計劃對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啟示
從職學計劃內容上可以看出,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了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分層分類的職業技能人才體系,為不同層次的學員提供了多樣化的培養“端口”;強化技能人才培養質量考核,保障了企業對技能人才的滿意度;構建終身職教體系,促進了職業技能人才專業發展。就內地職業教育改革而言,啟示我們要從建立分層分類人才培養框架、發揮企業培養的主體作用、強化人才培養考評、構建終身職教體系等方面著手。
(一)建立分層分類的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框架
建立分層分類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是深化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首要前提。職業教育發展的目標是培養滿足各類行業發展需要的高質量技能人才,這不僅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初衷,也是其本質回歸。建設分層分類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實現這一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效抓手。一是深入推進1+X證書制度。這一舉措類似于香港職學計劃,其目的是實現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變革,改變傳統技能人才的培養方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借助現有的政策推力,要繼續擴大1+X證書制度專業覆蓋面和試點數量;發揮專項財政的有效支持,引導職業院校深度參與這一全新的人才模式,不斷提升內在吸引力。二是以行業適用性為導向劃分專業類別。職學計劃中的每一行業類別都包含著相同或相近的產業種類,借鑒這一經驗,按照未來專業崗位適用性為導向,對院校專業進行分類,劃分為若干個專業群,準確定位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層次,對技能人才進行針對性培養,不斷優化師資結構,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為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支撐。三是盡快制定國家資歷框架。將技能人才培養納入國家資歷框架體系,明確職業教育技能人才培養的規格、方式及標準,為技能人才的培養提供有效指導,推動技能人才培養工作順利開展。
(二)發揮企業在技能人才培養中的主體作用
促進企業成為職業教育辦學主體,是提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必然要求。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要以適應并勝任崗位要求為基本目標,企業參與職業技能人才培養過程契合職業院校技能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一是積極引進高質量的企業技能人才擔任高職院校兼職教師。提升來自企業的兼職教師數量和質量是高職院校教師類型結構優化的關鍵[7],要注重高質量的企業兼職教師隊伍建設,支持企業兼職教師積極承擔實踐課程,促使其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技能人才培養有機融合,不斷地提升職業院校技能人才培養質量。二是實施技能人才“訂單”培養計劃。企業要參與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的編制,圍繞企業需要設置教學課程與實訓科目,保障技能人才的能力結構貼近企業的實際需要。圍繞企業發展及生產急需, 實行“訂單”式培養[8] ,為企業提供能夠有效滿足其發展需要的技能人才。三是組建企業技能人才實訓中心。企業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借助先進的技術設備、實訓場地、企業技術人才組建針對技能人才培養的實訓中心,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技能人才培養計劃,發揮“車間”教室的獨特優勢,將理論學習與實踐訓練彼此銜接,使人才培養實踐對接崗位需要。
(三)強化針對職業技能人才的考核評價工作
強化針對技能人才的考核評價工作,是保障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手段。職場學評作為職學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不僅是構成整個香港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關節,在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一是組建專業化的考核隊伍。鑒于技能人才考評工作專業性特點,開展考評工作的前提是要組建一支專業化的考評隊伍,從企業、高職院校及行業協會抽調考評專家共同組建技能人才考評工作小組,開展高質量的技能人才考評工作。二是明確技能人才考評內容。行業企業是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主體,多元共治是香港職業教育精神內核[9],由企業、高職院校等多元主體共同組成的專業化技能人才考核團隊,要根據技能熟練程度、崗位勝任力等內容開展針對技能人才的考評,不斷完善人才考評內容體系,準確把握技能人才培養方向。三是積極反饋考評結果,及時修正人才培養方案。職業技能人才考評的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要將人才考評結果及時向高職院校、企業及技能人才培養相關方進行反饋,以考評結果為導向,查找人才培養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做出調整,保證人才培養方案的彈性,為職業技能人才培養提供有力支持。
(四)構建職業技能人才終身化職業教育體系
構建終身化職業技能人才教育體系,是深化職業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舉措。香港教育部門不僅在職業教育與學術教育的文憑審核上實行統一標準,使得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通過進修可以獲得與學術教育銜接的學位[10]。從職學計劃的具體內容中不難看出,每一行業學員的晉升階梯都非常明確,形成了相對獨立又彼此銜接的終身職教體系,暢通了職業技能人才的發展通道,提升了職業教育體系的內在吸引力。一是構建中高職本科彼此融通銜接的教育體系。要出臺專門的政策文件繼續明晰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地位及角色扮演,明確職業教育在中高職本一體化中的定位,充分發揮各類教育類型承擔的教育分流功能,探索并推行職教高考制度,拓展人才上升通道,實現上下貫通。二是將社會人員納入職教體系。要改變僅將中學畢業生作為職業教育主要招生對象的現狀,將廣大社會人員作為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的受眾群體之一,擴大職業技能培訓覆蓋面,提升廣大社會人員的職業技能,提升這一群體再就業能力。三是制定清晰可循的學員晉升規劃。根據職業教育所屬類別及職業技能人才未來就業崗位相同或相近性,制定明確的學員晉升路徑與專業發展規劃,合力搭建覆蓋全員的終身化職教體系。
參考文獻:
[1]方緒軍,王屹.香港職業訓練局職業培訓體系的治理結構、特色及啟示[J].教育與職業,2019(8):26-31.
[2]香港職業訓練局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支援青年培訓就業[EB/OL].(2014-01-28)[2020-04-21].https://www.vtc.edu.hk/earnlearn/files/about/pr140128c.pdf.
[3]詹姆斯·沃克,大衛·道威,彼得·蘭姆,伍鈺堃,吳亞婕(譯).教師專業發展:內地中外合辦大學與香港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機構的實踐比較[J].開放學習研究,2019(3):37-47.
[4]香港特別行政區2014年政府施政報告[EB/OL].(2014-01-27)[2020-04-21].https://www.policyaddress.gov.hk/2014/sim/p106.html.
[5]香港機電業職學創前路先導計劃(建筑)[EB/OL].(2014-01-28)[2020-04-21].https://www.vtc.edu.hk/earnlearn/html/sc/industry/s3/electricalmachanical.html.
[6]職業訓練局“職場學習及評核先導計劃”[EB/OL].(2014-07-28)[2020-04-21].https://www.vtc.edu.hk/earnlearn/html/sc/pise/Pilot_Incentive_Scheme_to_Employers.html.
[7]許宇飛,羅堯成.高職院校教師隊伍類型結構分析及優化建議——基于X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狀態數據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20(8):68-71.
[8]付婉瑩,羅堯成.香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理念及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4):65-69.
[9]全守杰,唐金良.香港地區職業教育的多元共治及實踐樣態——以職學計劃為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9(2):100-105,108.
[10]徐蘭.基于供需契合視角的香港職業教育體系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4(10):169-173.
(責任編輯:劉東菊)
The Framework, Cont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Hong Kong Earn & learn Plan
XU Yu-fei1, LUO Yao-cheng2
(1.Shanghai Jian Qiao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15, China; 2.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The "Earn & Learn Pla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ultivating the skilled talents in Hong Kong. Based on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Earn & Learn Pla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actical measures of Hong K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 the cultivation of skilled talent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and finds that it is the key to the success of Hong Kong's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that the talents are classified and cultiva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in industry types, companies participate deeply in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s, the skill assessment and reassessment extensively are implemented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hannels is opened up. It holds the following enlightenment for the Mainlan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establishing a hierarchical and categorized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framework; playing the main role of enterprises in the training of skilled talents; strengthening?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of vocational skilled talents; building? a lifelong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for vocational skilled talents.
Key words: Hong Kong's vocational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earn & learn plan; content; enlightenment
作者簡介:許宇飛(1992—),男,碩士,上海建橋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教師教育;羅堯成(1974—),男,博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教授,研究方向為高等職業教育。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課題“多元主體參與的高職院校現代教育治理體系研究”(項目編號:14YJA88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