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強 尤帥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政府越來越重視“招商引資”的作用,招商中更加強調“招大引強”帶來的產業聚集和示范效應。政府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如何提升招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本文從影響招商引資的眾多因素中,從資金供給角度出發,思考政府如何與政策性銀行合作,推動招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一、引言
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越來越重視“招商引資”的作用,招商中更加強調“招大引強”,在影響政府招商能力的因素中,土地、財稅政策、營商環境、城市的區位優勢、科技創新實力、人才和基礎設施配套能力起著很重要的作用,而資金這類因素其實也是非常關鍵的。說的直白一點,招商引資最終落地需要的是真金白銀的大量資金投入,如果沒有穩定充足的資金保障,招商引資引來的項目在后續推進環節也可能面臨擱淺、阻滯的境況,而現實中也確實存在很多此類情況的發生。
以往政府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往往聚焦在自己能夠提供的土地、財稅政策、營商環境等領域,如何保證資金供給的穩定充足,保證項目有效快速落地,資金這一因素在當前的招商引資環節中相對考慮的較少,資金主要還是交由企業后續項目執行時考慮。如果能夠在與企業招商談判過程中將資金的問題與企業提前溝通好,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吸引力,也能提升政府招商引資的成功率。
金融一定程度上能對政府招商引資提供有力保證,“政府+金融+企業”的組合,不失為對傳統“政府+企業”招商引資的模式的補充和完善。政策性銀行作為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支持國家重大戰略、重點產業發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和“十四五”背景下,如何發揮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助力政府招商引資的“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二、發揮政策性銀行的產業引導優勢聚焦重點產業
政策性銀行具有國家主權信用,定位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政策,資金投向以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重點產業園區、重大項目等國家重點支持和鼓勵發展的領域和產業為主。政府招商引資的主要產業和政策性銀行的業務范圍具有非常高的重合度,發揮政策性銀行的國家品牌優勢,能夠很好地提升政府招商引資的吸引力。
三、利用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優勢聚焦“招大引強”
政策性銀行的資金一般具有“規模大、期限長、成本低”的優勢,且堅持“保本微利的”經營原則。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企業在市場化經營原則下將“成本-收益”測算后的投資回報率作為投資決策參考因素。資金的規模、期限、成本都是企業項目推進過程中需要考慮的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政策性銀行的資金優勢正好可以契合企業的需求。如果能夠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有政策性金融提供持續穩定的資金保證,一方面能夠解決企業面臨的投資項目的資金壓力;另一方面,對于政府來說也能夠保證招商項目順利落地和推進。
四、協調政策性銀行的資源優勢參與招商全流程
作為國有金融機構,政策性銀行擁有大量的大企業的客戶資源,同時具有很好的風險把控和產業研究能力,能夠為政府招商引資提供一定的智庫外腦作用。政策性銀行和政府可以制定招商引資合作的具體方案,全程參與政府與企業的前期談判、考察、融資方案制定、項目執行和融資支持過程,為政府招商引資提供建議和服務。
招商引資是一個非常復雜和系統的事物,需要各級組織的密切配合,各種資源的大量投入。政府招商引資的“高質量發展”課題更是一個宏大的命題,本文只是從資金保證來源——“政府+政策性銀行+企業”的合作模式這一角度做了一點簡單思考。
(作者單位: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省分行 ? 西安航空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