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王婷 吳敏娜
摘要: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公司采用我國瀕臨滅絕并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點翠”工藝,創新研發出變色點翠珠寶飾品,使飾品在不同光線下變色,滿足年輕人對時尚美觀、獨具匠心的定制珠寶飾品的需求。此大學生創業項目對非遺點翠技術有較大突破,進行了營銷模式的創新,優勢明顯,但點翠人才十分稀缺。
關鍵詞:點翠工藝;SWOT分析
點翠工藝是一項起源于漢代皇宮的中國傳統的首飾制作工藝,是用翠鳥羽毛對首飾進行點翠,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現代均采用孔雀羽毛或鵝毛進行點翠。國內學習非遺傳統點翠工藝的人非常少,因技術難度大,學習者大部分已放棄;2020年5月,云南普洱點翠技藝非遺傳承人楊詠琴老師病故,此項技藝瀕臨消亡。昆明文理學院王婷和吳敏娜副教授指導的“鳳凌軒大學生創業團隊”的點翠工藝師楊進偉同學作為楊詠琴老師的關門弟子,與項目負責人劉薇因點翠結緣,共同指導創業團隊運用分層點翠技術,創新研發出變色點翠珠寶飾品,使飾品在不同光線下變色,滿足年輕人對時尚美觀、獨具匠心的定制珠寶飾品的需求。目前已申請外觀設計專利保護。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公司線上采用淘寶店、微信公眾號等營銷模式,私人定制+故事定制,來料加工或來圖制作變色點翠飾品;線下已同昆明市五華區金珞池珠寶店達成合作,為公司提供點翠金銀飾的胎底材料,通過擺賣、專柜等形式在該公司進行實體店銷售。
(一)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的競爭優勢
1.國家級非遺“點翠”工藝的稀有及獨特性
點翠工藝是一項起源于漢代的中國傳統的金銀首飾制作工藝,是用翠鳥羽毛對首飾進行點翠,目前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復雜精細,瀕臨失傳。“點翠”市場的人才缺失及技術的稀缺性,使得我們這個掌握著點翠技術的創業團隊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2.產品創新,兼有“非遺”和“氣質”,符合消費者個性化需求
將原創的飾品進行點翠,私人定制符合消費者品味的飾品,利用瀕臨失傳的點翠技術使飾品錦上添花,符合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針對高、中、低端消費群推出不同檔次和價位的原創私人定制的點翠珠寶首飾,可以進行來料加工或來圖制作,在消費者心中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信譽度。
3.政府高度重視,大力支持
國家重視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將2020年6月13日定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展“非遺購物節”。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非遺保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在多次調研活動中考察非遺項目、購買非遺產品,與傳承人親切交流,鼓勵他們把非遺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
4.采購成本低
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區位接近寶石原料產地與集散中心,也比較容易買到孔雀羽毛以及珠寶首飾的配飾,可極大減少采購與運輸的成本,縮短了采購環節,節省了成本資金的流出,最終為企業贏得一部分可支配資金。
5.私人定制+故事定制
秉承顧客至上的理念,融入了消費者即設計師的先進思想,在珠寶首飾設計的創業團隊推出了私人定制珠寶首飾的服務項目、也可以根據消費者需求定制高端鳳冠。顧客對不同珠寶首飾的喜好、要求、組成與結構按照個人的意愿,在我們專業設計師的幫助下,修改并完成令其滿意的草圖,再根據草圖與原料要求,最終實現原創珠寶首飾的私人訂制。
此外,面對顧客的不同需求,秉承工匠精神,珠寶設計師為消費者進行原創點翠飾品設計制作、來料加工或來圖制作等,顧客也可以親自參與設計制作,講述自己的故事,體驗設計者的樂趣;設計師根據顧客的故事經歷給出顧客設計圖,與顧客討論后共同完成令其滿意的設計圖,然后再加工制作成成品郵寄給顧客。
6.營銷模式創新
(1)楊進偉點翠工藝師進行點翠技術的線上直播教學,顧客注冊成為會員后,可以學習非遺點翠技術,交流學習經驗,傳播非遺文化,同時也積極宣傳推廣我們的原創點翠飾品;
(2)采用網紅主播+短視頻營銷方式,在我們自己的創業團隊以及淘寶、抖音等知名網站進行直播帶貨,宣傳推廣“鳳凌軒”原創點翠飾品,塑造品牌,擴大品牌影響力;
(3)將與上下游各企業合作,例如目前與昆明五華區金珞池珠寶店合作,為顧客提供定制產品;同時還可以與孔子學院合作開發點翠古風飾品設計班,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4)與售賣漢服的網店合作,共同推出漢服與飾品的聯名款、套裝和飾品。
(5)我們的團隊在楊林大學城招募愛好非遺點翠的大學生,注冊成為我們創業團隊的會員后,進入昆明文理學院創業夢工場現場學習點翠技術,在高校傳承和發揚非遺文化。
(二)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的競爭劣勢
1.由于受到客觀方面的因素制約,公司創立前期,資金不足;而原創飾品行業需要大批流動資金,且資金回籠效率較低。
2.由于人力資源方面的因素制約,公司創立至今,手工鑲嵌及原創制作均由項目負責人單獨制作,容易造成積單的情況,效率較低。
3.受點翠技術制約,點翠技術需要長時間學習以及相關技術人員稀缺,點翠一個飾品工期較長。
(三)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的機會分析
1.飾品銷售增長明顯
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珠寶首飾不僅僅單純地滿足喜歡,更多的是去滿足人們藝術和精神層面的需求,追求時尚、了解歷史文化,新的消費需求將為未來我國飾品消費市場提供新的增長點。從近幾年的飾品銷售情況來看,飾品的銷售增長速度遠超全國GDP總額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速度。
2.文化傳承的特點顯著
隨著中國普通民眾公民意識和傳統文化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問題開始逐漸成為社會和公眾關注的焦點。我國政府和中央領導人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高度重視,政府的各項保護和鼓勵措施,為點翠工藝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空間。
3.彌補云南“點翠”飾品的空白點
目前云南市場并無“點翠”飾品的售賣,目前國內北京有幾家公司在制作出售,但是價格高昂。我們立志用最好的孔雀羽毛制作出性價比較高的點翠飾品,彌補云南“點翠”飾品的空白點。
4.古風飾品銷售增長明顯
根據艾媒網2020年上半年中國漢服飾品花費金額調查數據來看,漢服消費者對古風日常飾品的接受度高,消費意愿強烈且消費能力強,推動著漢服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漢服熱有效帶動了古風日常飾品的消費,中高端、兼具穿戴的飾品最受歡迎。尤其融合了點翠此類非遺傳統工藝的珠寶首飾,更容易受到追捧,線上點擊量、購買量也不斷增長。
(四)鳳凌軒——變色點翠珠寶的威脅分析
1.點翠技藝瀕臨失傳
點翠工藝作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復雜精細,云南普洱的點翠傳承人楊栐琴老人已過世,目前瀕臨失傳。
2.“點翠”市場的人才缺失及技術的稀缺性
由于“點翠”工藝的獨特性及稀缺性,能夠加工翠羽的工匠已是鳳毛麟角,會造成企業的人才不足。
參考文獻:
[1]彭聰,趙昆.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活態的傳播創新——以安新蘆葦畫短視頻呈現為例[J].出版廣角,2019(1):49-51.
[2]《2018中國互聯網用戶非遺認知與需求調研報告》,2018
2020年云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計劃《“鳳凌軒——非遺點翠”漢服發飾原創開發平臺》的結題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20GJ5306。
作者簡介:1劉薇(2000-),女,漢族,湖南邵陽人,昆明文理學院2019級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2通訊作者:王婷(1982-),女,漢族,云南蒙自市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創新管理和創業教育。3吳敏娜(1987-)女,漢族,安徽安慶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創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