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要: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任務是為社會輸送更多、質量更高的應用型人才,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團隊,這就需要人才的培養者---教師,在專業化程度上要足夠高深,在內心發展動力上要有積極的心態。
關鍵詞:“雙師型”教師? 科學管理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高職院校的“雙師型”教師是職業教育實踐的主體,也是行業專業技術性人才,在肩負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理應帶頭追求教師個人職業道德、專業技能、身心健康、人際交往、自我提升等的全面發展。
一、從個體因素出發挖出“雙師型”教師存在的問題
一是“雙師型”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不高
目前,學院“雙師型”教師專業實踐能力不足制約著學院整體師資隊伍的建設。雖然大多數“雙師型”教師的理論水平有所提高,基本上達到了碩士研究生以上的水平,但由于缺少企業工作經歷和頂崗實踐,教師解決專業實踐問題、開展應用型科研的能力還有所欠缺。盡管有些專業的實訓教學是按照真實的企業崗位工作內容進行模擬,但與企業實際工作場景仍存在很大差距,而導致實訓教學在提高教師實踐能力方面沒有起到明顯的作用。
二是“雙師型”教師缺乏轉型發展動力
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在師資引進時更傾向于高學歷,對于應聘者的企業工作經歷放寬了要求,導致具有實踐經歷的新教師較少。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專任教師與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師在講授內容、授課方法等方面有很大的相似處。時代在發展,我們對高職教育有了全新的定位,在培養目標上高職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產生了本質的區別。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從而培養適應崗位要求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原有的師資類型已不能勝任這項培養任務,無疑是要求老師必須完美“轉型”。“轉型”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學院沒能給老師提供有力的激勵措施,導致有些老師們缺乏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動力,最終沒能更新教學方法和內容,沒有了解本專業的前沿知識,從而影響了教學,出現了重理論輕實踐的一系列教學問題。
三是“雙師型”教師自身專業發展意識淡薄
教師的自我發展需要與自我發展意識是“雙師型”教師實現自我提升的推進器。有些“雙師型”教師自我發展意識淡薄,既沒能給自己制訂合理的發展規劃,也不能看清自己在專業發展上的優劣勢,進而對自己的發展目標很迷茫,找不準定位。基于以上原因,就無法培養出自主專業發展的能力,無法自我反思、自我提升。還有許多“雙師型”教師的專業發展是為了完成學院考核、職稱評定等任務,主體發展意愿不強。
二、從個體因素出發探究如何引導教師專業自主發展
一是秉承以人為本,實現科學管理
在促進“雙師型”教師專業發展的進程中,往往過多強調教師專業發展的責任與義務,在教師能力提高上,強調的是外在發展環境和職業屬性,忽視了“雙師型”教師個體發展的主管意愿和主觀能動性。因此,學院應加強民主化管理,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既注重政策激勵,更注重人文關懷,尊重教師的獨立人格和個性發展意識,充分發揮他們在學校建設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創新創造活力,增強其歸屬感和凝聚力。尊重教師主體地位,在職稱晉升、績效分配、崗位聘任上給予教師更多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不斷完善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學術委員會制度、重大決策和重大政策征求意見制度,拓寬教師參與學院民主治理的渠道和途徑,保障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民主權利。積極推進二級學院院務公開,規范公開的內容、形式和程序,為教師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外部專業發展環境,從而引導更多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自我專業化發展。
二是建設教師綜合發展中心,關注教師個體需求
學院可學習借鑒國內高職院校的成熟做法,成立教師綜合發展中心,以“服務教學工作、促進教師發展”為目標,關注每位“雙師型”教師的全面發展與個性需求,提供適合教師個人特質、專業發展的多樣化教學咨詢指導服務,引導和幫助廣大“雙師型”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合理規劃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提升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和師德師風水平,從而促進教師個人的自我實現與發展,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高。 學院可探索實行“大部制”,專門建立校級“教師綜合服務中心”,壓減二級學院的行政性事務,為教職工提供日常事務辦理、物品發放、證明辦理和財務報銷等“一站式”服務,提高教師們的歸屬感,激發工作動力。
三是準確把握自身角色,培養自主專業發展意識與能力
傳統的教師專業發展觀認為,促進教師實現專業成長要通過外部手段驅動。而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僅是積累經驗、提升自我的過程,更是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雙師型”教師發展的實質是基于教師對職業愿景規劃和期望的內在主動性,是將其理念認知、專業發展、自主實踐活動作為推動教師專業發展的根本力量。在“雙師型”教師自我專業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應看到職業屬性及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主動實踐并在實踐中自我進行經驗的反思和知識結構的豐富,不斷成長以滿足教師職業專業化的外在需要;另一方面應看到出于自我價值實現而不斷追求專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將自身的專業發展過程作為反思的對象,自我設計、自我提升、自我調整,把握自己專業發展的方向與實現路徑,不斷建構和豐富自己的內在素質。“雙師型”教師應不是僅僅停留在答疑解惑的外在價值上,而是能通過自身職業,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同步提升自我,不斷感受教師這份職業帶來的成就感,不斷領悟自我取得的專業發展對于教育活動、社會發展產生的重要價值,進而提升教師職業和教育教學帶來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強桂鳳,蔣文吉.校企合作視角下高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以常州劉國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為例[J].職教通訊,2017(17):70-74.
[2]李露.高職院校兼職教師管理現狀與對策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4.
[3]劉佳寧.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問題研究--以遼寧省SH高職學院為例[D].遼寧:渤海大學,2016.
[4]羅技科.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寧波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