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
摘 ?要:知識是靜止的,能力是鮮活的,方法是活用知識提高能力的具體表現。蘇聯教育家贊科夫提出了“自覺性”這一概念,認為自覺性不應該只是對知識即學習結果的理解或外部的理解,而應該是對學習過程的理解、內部的理解或學習方法上的理解。法國教育家盧梭也說過:“傳授兒童各種各樣的科學,并不是你的職責;你的職責應該是使他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及當他對這些科學產生的趣味較為成熟時,給他以從事學習科學的方法,這確是那完善教育的最基本的原理。”世界上最寶貴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無論是學習記憶,或是考試技巧都要講究一定的科學方法。方法得當事半功倍,方法不當事培功半。
關鍵詞:高考復習;數學;教學方法
進入高三,通過診斷考試,發現數學成績落后的學生還是大有人在,數學成績的高低最終會影響到學生的高考成績,在這關鍵時期,如何利用好這寶貴的復習時間,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有效的利用這幾個月的時間,讓這些數學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在高考中數學成績再有所提高。
一、通過問卷調查,結合診斷成績,掌握學生真實水平和薄弱環節
學生進入高三,開始第一輪復習,一部分學生往往感覺無從下手,心燥氣浮。這部分學生的數學基礎的薄弱由來已久,且各人的情況不同,甚至差異較大。所以要想在短時間內有明顯的提高,困難很大。所以教師應在把握學生的實際的前提下,把復習目標定位為在原有的水平基礎上有所提高,保證他們的已有水平能得到正常發揮,同時盡量保障在能力允許的情況下,能有新的突破。對此我們應做到如下幾點:
1.進入復習階段,對學生介紹老師的整體復習計劃、提出合理的目標要求,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克服恐懼、盲目心理;同時提出較嚴格的要求,包括對他們的知識能力要求、能力層次要求、學習要求、目標要求等,對學習的各個環節應做到那些要明確告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強化他們的學習習慣,以鞏固階段復習效果。
2.重新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教師應把樹立學生信心貫穿教學始終,多鼓勵,以欣賞的眼光看他們的進步變化,想方設法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樹立好只要努力就能學好數學的信心,變害怕數學為喜歡數學,變被動學數學為主動學數學。另外有必要幫助他們克服心理弱點,鼓勵她們“敢問”“勤問”,增強信心。
3.重視對學生的方法指導,恢復了學生的信心、還得真學會學才行,他們還普遍存在基礎差、不會學的情況,所以指導學生如何學習也很關鍵,指導要具體明確,包括制定計劃、專心上課、獨立作業、解決疑難、系統小結等。
4.對學生可根據其知識掌握、能力水平的實際情況分為快慢兩組,以便方便分類,分層次教學。
二、教師要提升認識,正確把握新課程標準,深入研究知識、教法
要使對這部分的教學有效,達到教學目標,從教師方面應抓好:
1.研究高考考試說明,針對相應班學生的具體情況。教師應選擇高考考查頻現率高和切合學生實際且在短期內能真正掌握的內容進行組織教學,而不能像其他學生一樣還要保證知識和方法有一定的覆蓋面,不必追求數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2.合理降低難度,切實實行分層次教學:好多同學基礎太差,高考時,關鍵是讓學生拿到基礎題目的分數,授課要定位好起點,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學生成績。
3.抓住重點知識板塊,舍得花時間多重復強化訓練:要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全面掌握數學是不可能的,基礎差,時間少是現實,要讓學生在數學高考中重點在選擇,填空和前兩個解答題中得分。所以就得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重點的地方,而對于他們來說講一遍效果很差,所以就多研究高考,在重點部分多重復多下功夫,直到大部分同學掌握,一點一點突破。特別像三角函數,導數,這些高考題型比較固定的題目,要不斷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通過做最近幾年的高考題讓學生練習,同時也增強學生的信心。
4.及時有效查漏補缺:即使進行了強化訓練的地方仍會有許多同學遺忘,也有部分同學前面基礎太差,在后面的復習過程中隨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一定要保證講過的知識點要會,高考的重點知識要掌握,高考中較簡單的題目要拿到分數。使學生在考前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
5.講求講練結合,對于這部分學生在講課時宜采取邊講邊練的方式,先講一部分,接著進行訓練鞏固,再講一部分再進行訓練鞏固,交叉進行,這樣就避免了好多學生上課走神或聽的挺明白就是不會做題的問題。這樣做既讓學生學會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6.授課時要精細認真,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因為學生基礎相對要差,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必須從基礎入手,從課本開始,不能隨意增加難度,那樣只會讓消化不良。
7.課后作業要選擇恰當:課后,教師要適當布置相應的練習以利學生復習鞏固,教師也要把握練習難度,作業要有針對性,一個是知識要有針對性,針對當堂知識,另外一個要有方向針對性,知識點不要難了,也要注意量的多少,對于個別同學,要注重個別輔導。
總之,對這部分學生的數學教學需要教師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教師做認真細致的研究,需要教師全身心的投入,需要我們共同尋求破解之道,我相信只要我們的教師有一顆強烈的責任心,就一定能把他們的數學教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唐曉杰.課堂教學與學習成效評價.廣西教育出版社,2000.06.第一版.
[2]龔孝華徐勇.新課程評價.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07.第一版.
[3]張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通覽通識部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4.第一版.
[4]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
[5]朱小蔓魏賢超.思想品德(九年級全一冊).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6.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