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冬梅
摘 ?要:在高中語文學習中,閱讀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有效的語文閱讀,不僅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語文成績的關鍵。結合當前高考語文試卷研究的結果顯示,閱讀所占據的比例非常大,并且閱讀的內容比較廣泛,涵蓋了古詩詞閱讀、現代文閱讀等多方面。因此,教師必須重視語文閱讀教學,不斷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效果。在多種閱讀教學模式下,群文閱讀是最新穎、有效的閱讀模式,是提升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主要手段。
關鍵詞: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應用策略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掌握更高水平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更是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好的核心素養,促進綜合素質的形成。即學生通過學習形成自己的思維,促進知識的循環創新和發展。核心素養涵蓋廣泛的內容,不僅包括學生的價值觀、人生態度,還包括知識儲備、技能水平等多個方面。核心素養在每個學生的未來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廣大教師必須進行教學突破,以促進社會和個人的更好發展。高中語文教學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符合新課程標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一、當前群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量不夠
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得學校開始關注語文教學,但是從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雖然很多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也在班級范圍內展開過主題讀書會,但是展開效果并不是很好。究其原因,學校在開展此類活動時并沒有尋求家長的支持,要知道家長的支持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如果家庭中沒有建立合適的閱讀環境,僅僅靠課堂教學學生很難形成對閱讀的興趣。
(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中語文教師會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來展開教學,這樣學生的閱讀課時間就會被大大縮減,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大大縮減。甚至有的教師并沒有深入地理解教材內容,在教學時不能給學生擴展較多的知識,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得不到提升。
二、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
(一)教師轉變教學的理念
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當中已經根深蒂固,使得教師在課堂中難以摒棄這種傳統的教育理念,教師通常在教學過程中秉持著以師為本”的原則,導致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沒有體現出來。因此,進行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需要意識到這種教學觀念給教學帶來的弊端,并且運用合適的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從而實現將要學生學”的理念轉變為“學生要學”。此外,新課程標準相對于傳統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學生自身的主觀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合理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閱讀內容的興趣,使他們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過程中,達到理想的探究目標,為后續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群文閱讀教學要體現語言的建構與應用
群文閱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所謂的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指的是學生在語言學習活動過程中,不斷地積累從而形成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閱讀是語文學習中最基本的語言學習活動,學生只有在閱讀過程中掌握語言的各種形式,才能不斷提升語言的運用能力。在高中語文學習中,文言文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由于古今的生活場景差異,字詞的意義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教師需要將古代的字詞含義與現代的文化環境相融合,從而讓學生掌握文言文的語言規則。以部編版教材必修下冊第一單元的文言文為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個單元的文言文看作一個群體,并將學生分為小組來總結文章實詞、虛詞等具體的用法。然后引導學生對于文章的重點內容進行討論,并分析重點詞匯的語境以及使用的意義,最后教師再布置相應的讀寫任務,加深學生的記憶。在教學過程中以一個單元為主題的群文閱讀教學,幫助學生建構文言詞匯,從具體的文章應用中來分析和應用,不斷地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素養。
(三)合理設計群文閱讀問題
目前許多高中生已經具備了自主閱讀的能力,因此在指導小組討論文本時,最好采用提問的方法測試學生的閱讀效果。舉例來說,本單元所選擇的隨筆都是有關景色的,而景色具有鮮明的特點,可以組成學生對話,重溫閱讀指導的目的。為使學生能夠參與小組的閱讀指導活動,對文本中具體段落、句子進行分析比較,適時提出了“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描繪了哪些景色?作家創作的態度是什么?視角與寫景有何不同?等問題,問到這些問題,學生可以開始在小組中閱讀和交流,學生可以很自然地找到閱讀的方向,通過交流和討論,傳達彼此的思想和觀點。積極的對話與溝通,不僅能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而且能幫助學生有效地分析文章的群體,因為寫作的差異,使學生對課堂上所學的知識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四)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群文閱讀活動
群文閱讀的效果與教師的組織指導息息相關。教師必須科學合理地選擇議題,使群文特點更加突出。教師還要做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數量,并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正確的指導,使學生能夠深入理解群文內容和蘊含的思想情感等。
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閱讀應該有一個安靜的環境,這樣才能保證閱讀效果,讓學生真正沉下心來感受文章內涵,汲取文章中的精神食糧。教師可以針對文章提出問題,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分析文章的結構,歸納其中所包含的知識點。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激發想象力,學習文章寫作技巧,培養閱讀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基于新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理念,閱讀教學成為高中語文推動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而群文閱讀作為一種新興的閱讀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高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合理選擇議題、依據閱讀議題、創新閱讀活動、提升教師素養以及制定評價標準的舉措,進一步明確閱讀教學目標,構建多元文本組合,有效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加強閱讀實踐指導工作,全面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長樂.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中小學班主任,2021(10):27-28.
[2]陳亞娥.核心素養視野下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1(35):19-20.
[3]謝德英.基于核心素養探討高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模式[J].天津教育,2021(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