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安,羅文娟
(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 淮安 223001)
草編是利用麥秸稈、玉米皮、蘆葦及柳枝等各種柔韌草本或木本植物為原材料進行加工編制的產品,如草席、草帽、提籃、收納筐、坐墊、草制飾品掛件等。草編產品在我國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其原材料生長廣泛、取材方便。據記載,陜西鳳翔草編工藝始于北宋,繁盛于清朝,約有1 000 年的歷史,是當地一門傳統手工藝,其產品做工精巧、經濟實用。
隨著經濟發展,以生產、生活用品為主要內容的風翔草編制品受到了工業產品和科技產品的沖擊,市場份額嚴重萎縮。同時,由于營銷手段落后,手工草編產品利潤空間小,相當數量的從業者不愿繼續從事這項傳統技藝,導致從業人員數量逐年下降。如今,鳳翔草編發展面臨各種困難,舉步維艱,瀕臨傳承斷層。幫助鳳翔草編產品改進營銷策略,提升產品影響力,拓寬市場,更好地傳承這門傳統技藝,為陜西乃至其他地區草編產品發展給予啟發,具有重要價值。
陜西省寶雞市鳳翔區地處關中平原,盛產小麥和玉米等農作物。當地草編產品就地取材,主要以小麥秸稈和玉米皮等為原材料,制成各種生產、生活用品等。草編制品是鳳翔當地農村世代相傳的一種家庭副業。調查走訪了解到,鳳翔草編主要分布在范家寨鎮和城關鎮,目前從業人員近2 000 人,以農村留守婦女和老年人為主,青年草編手藝人急劇減少。作為傳統手工藝產品,鳳翔草編產品生產規模小、編制效率低、種類較單一,多以草席、草帽、手提籃等生活實用品為主,在外形上缺乏創新,不符合現代審美的要求,導致產品銷路不暢,市場份額逐漸縮減,草編產品發展陷入了困境,技藝傳承面臨斷層的風險。
草編從業人員是推動草編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從業人員流失會影響行業健康、持續發展。草編產品編制過程單調且耗費時間較長。近年來草編產品市場銷售不穩定,產品價格低廉,從業人員收入低。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下,人們有更多的就業選擇,年輕人不愿意從事這項傳統技藝,選擇外出打工賺取更高的收入。同時,一些工藝相對復雜、技術難度大的吉祥物、福字掛飾等藝術品類草編產品的編制技巧掌握在鳳翔當地極少數民間藝人手里,這些精湛的技藝傳承面臨斷層的風險。
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價格。豐富的產品種類,新穎的產品造型和外觀,可以吸引銷售者,增強消費者購買欲望[1]。目前,鳳翔草編產品沒有獨立品牌,缺少品牌效應帶動,市場價格較低,銷量也受到影響。產品種類方面,以生產用的草簾子和生活實用類的草席、草帽以及手提籃等為主。高價值、創新款式的十二生肖等節日禮品類產品,需要精湛、嫻熟的技藝,只有少數老藝人能夠編制生產,難以實現大量生產。總體來說,鳳翔草編產品以實用類的普通生活用品居多,缺乏具有創新性的、高價值的藝術品類產品,且產品缺少品牌效應,市場銷量不佳。
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可以降低成本,進而通過讓利給消費者,吸引更多消費者,擴大銷量,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目前,鳳翔草編產品基本是家庭散戶作坊式的純手工制作,生產效率低。只有草帽等極少數編制工藝相對簡單的產品可以進行機械化生產,其他編制工藝復雜的產品沒有實現機械化,難以大規模生產。生產制作場所方面,目前鳳翔當地僅有少量民間藝人的草編工作室,規模較小,一般只作為參觀或展覽用。由于缺乏大型專業生產制作中心,沒有實現產品機械化生產,影響了鳳翔草編產品生產效率的提升及大規模生產。
良好的廣告宣傳可以讓更多消費者了解產品,增加購買的概率。多樣化的營銷手段可以拓展產品銷路,擴大產品市場份額。目前,鳳翔草編產品從業人員以鄉村婦女和中老年人居多,他們將草編技藝作為一門副業,農閑時編制一些收納筐、手提籃、防雨和防曬的生活用品。由于當地缺乏集中收購和專門交易的草編產品市場,村民通常只能將編制的產品拿到集市或廟會上售賣,以補貼家用[2]。
由于營銷手段單一、傳統,加上村民對于微信及微博等互聯網新媒體營銷手段不熟悉,沒有對產品進行宣傳,導致草編產品的名度難以擴大。鳳翔草編產品只在本地及周邊地區有銷量,省外訂單少之又少。
首先,政府可以給予補貼,鼓勵當地傳統草編工藝帶頭人或編制技藝精湛的老藝人大量招收學徒,通過師徒制模式傳承草編技藝。在此基礎上,舉辦草編工藝學習班,邀請、鼓勵工藝帶頭人和老藝人對草編從業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可以定期進行現場教授,也可以鼓勵他們利用互聯網通過網絡直播傳授技藝,擴大受眾面,吸納更多從業人員尤其是年輕人加入,為行業傳承和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其次,政府可以打造草編產品扶貧項目,通過發放補貼、免費傳授編制技藝等各種優惠措施,鼓勵和吸引留守婦女、殘疾人及家庭困難群體加入草編從業隊伍,一方面增加了從業人員的數量,另一方面實現幫助困難群體脫貧致富的目的。通過口碑效應及現身說法,有效吸引這些困難群體的親戚、朋友等加入草編行業,從而擴大草編行業從業人員數量,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首先,要擴充、創新草編產品種類。鳳翔草編產品以草簾子、草席、手提籃、收納筐等生產及生活實用品類居多,這些產品工藝相對簡單,產品價值低。應該拓展產品種類并進行創新,例如可以增加十二生肖、福字、吉祥物等經濟價值高的藝術裝飾品、節日禮品類產品,以及背包、太陽帽、沙發墊等服飾類產品。
其次,要創新、改進草編產品工藝,進行“量身定制式”生產。產品創意要具有新穎性,造型方面要具有靈動性,材質和工藝方面要考慮綠色、環保、健康、時尚,所有原料都要選用純天然的麥稈、玉米皮、柳枝等植物,上色要選用無污染的植物染料。要按顧客需求和喜好進行“量身定制式”生產,滿足顧客的個性化、多元化需求,充分迎合健康、時尚的現代新型生活理念,拓展產品市場,吸引更多消費者購買[3]。
再次,鳳翔草編產品要結合當地“鳳文化”地域特色,創建自身品牌。可以注冊“鳳之舞草編”商標,打造造型靈動、寓意吉祥的鳳之舞品牌商標,讓顧客熟悉并記住這一品牌。利用品牌效應,增加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
首先,政府在當地建立專門的草編生產中心,對生產中心內部布局進行合格規劃,劃分機器生產區域、手工生產區域以及辦公區,給生產中心配置生產所需要的各種機械設備,利用機械設備批量生產遮擋貨物用的草簾子以及草席、草帽等工藝相對簡單的產品,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吉祥物、福字等節日禮品和裝飾類產品的編制工藝難度較大,可以在手工生產區域進行手工編制。創立手工生產區域,還可以方便從業人員交流、磋商、改進技藝,從而提高生產效率。
其次,政府統籌,在當地建立“鳳之舞草編”農民專業合作社,由合作社負責收購村民提供的麥秸稈、玉米皮等草編生產原材料并提供、輸送給草編生產中心進行生產,并以合作社名義對草編產成品進行市場銷售。合作社進行原材料采購及市場銷售,生產中心主要負責生產,兩個機構各司其職,緊密配合,從整體上提高當地草編產品生產效率。
首先,定期舉辦相關文化賽事,進行產品宣傳。政府出面協調,由當地草編民間藝人帶頭,建立草編技藝協會。草編技藝協會聯合鳳翔泥塑、剪紙等協會,與寶雞市文化館、鳳翔區文化館等進行合作,定期聯手打造鳳翔手工藝品文化賽事,賽事獲獎作品可以收入市、區文化館進行收藏。同時,利用當地報紙、電臺等媒體進行廣泛宣傳和報道,擴大賽事影響力,借此提高手工藝品尤其是草編產品的知名度。
其次,借助互聯網手段,進行多渠道產品營銷。在發放傳單和名片等傳統營銷手段基礎上,“鳳之舞草編”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鳳翔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合作,借助產業園的網絡技術資源,在慧聰網、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批量銷售草編產品,宣傳中國傳統手工技藝,擴大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讓更多受眾了解、喜愛并購買草編產品,爭取將產品銷到國外市場。同時,可以借助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體平臺,開展網絡直播帶貨,拓展產品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