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寧
(河北科技大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18)
鄉鎮經濟管理具備直接性及從屬性混合、復雜全面而多樣、非完整性等特征,這使得鄉鎮經濟管理很容易出現問題[1-3]。結合實際調研發現,鄉鎮政府經濟職能弱化、經濟管理職責權限不清晰、經濟結構不合理及矛盾突出等問題廣泛存在。為盡可能解決這類問題,加快推進鄉鎮經濟建設和發展,鄉鎮政府需要給予足夠重視,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為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指導。
當前鄉鎮經濟管理中,存在各分支機構分散管理的情況。行政管理職能集中在鄉鎮人民政府,而各職能部門對經濟管理的職責和權限不清晰、不明確,給鄉鎮經濟管理和建設造成困擾。例如,鄉鎮地區的電力、工商及稅務等機構,盡管面向鄉鎮地區開展工作,但是在行政區劃范疇內屬于雙重領導性質。如果無法賦予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權限,會導致鄉鎮政府經濟管理決策難以有效開展,使經濟建設和發展受到影響。
目前,很多鄉鎮政府在經濟建設和管理中,往往在資金方面存在嚴重缺口,主要原因在于農業稅費改革直接影響鄉鎮政府財政收入,導致鄉鎮政府無法為地區經濟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4-5]。
鄉鎮經濟建設和發展中應更多注重特色產業發展,但是實際工作中,鄉鎮經濟建設需要顧全市、縣兩級經濟發展大局,可能導致自身建設中存在經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讓鄉鎮地區產業喪失競爭力優勢,導致經濟建設和發展嚴重受阻。新興產業的形成和優化升級,推動了城市化發展,但鄉鎮經濟建設無法有效融入到這一發展體系中。當前,急需對鄉鎮經濟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其符合新興產業發展的要求。此外,當前很多鄉鎮存在產業結構配置不均衡的情況,第三產業增長速度過慢,給區域經濟建設和管理造成影響。
為了有效加快鄉鎮地區經濟發展,解決當前經濟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除了要通過轉變政府職能構建良好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基礎外,還需要優化現有的發展環境,對地區資源進行合理分配,真正意義上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第一,對市場環境進行優化。改變市場傳統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建立標準完善的管理機制,有效消除鄉鎮間的貿易壁壘,構建開放型的鄉鎮市場環境,為鄉鎮經濟發展創造便利條件[6-7]。
第二,加強地區對外招商引資。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手段,吸引外部企業或資本入駐,帶動地區經濟進一步發展,實現產業優勢,為本地企業發展奠定基礎。
第三,對市場競爭環境進行優化。減少鄉鎮政府干預,讓市場真正起到資源分配的主導作用。同時,政府要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加強財政投入和人才引進,為鄉鎮地區企業發展提供硬件條件。
為了促進鄉鎮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應開展實際調研,確定鄉鎮經濟建設基礎情況和現狀,結合具體情況,制定短期或長期發展規劃。鄉鎮政府部門在對現有結構形式進行調整的同時,應實現對地區資源的合理分配。
第一,制定規劃應因地制宜,結合地區產業結構和優勢,帶動鄉鎮經濟建設和發展。
第二,妥善處理好地區產業之間的關系,利用當地資源優勢,開展產業結構的調整。例如,一些鄉鎮具備良好的地形、環境等優勢,可以開發旅游產業,將其與當地農業建設相結合,可提升區域經濟水平,也有利于對外宣傳自身產業優勢。
第三,引導地區企業轉型優化和升級,強化科技引領。政府出臺相應政策,合理配置資源,為企業發展提供幫助,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鄉鎮經濟建設和發展中,要注重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管理,通過提升農業發展水平,達到推動鄉鎮地區經濟建設的目的。
2.3.1 加大對農產品生產和加工的扶持力度
工業和農業在發展過程中具備緊密的聯系,工業發展離不開農業,農業發展也需要工業的支持。因此,在當前鄉鎮地區農業建設中,要通過工業化的方式和手段,改善傳統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模式,讓其以工業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讓農產品加工生產更加方便快捷、產品種類更加趨于多樣化。
第一,鄉鎮政府給予資金、技術和政策支持,加快實現農產品生產規模化和工業化。
第二,優化現有的產品加工模式。農產品在生產加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優劣之分。為了提升生產加工質量,需要對傳統的加工生產模式、流程和工藝等進行優化升級,配備高素質的農產品生產和管理人才,為提高產品質量提供必要支持。
第三,鄉鎮地區發展農產品加工制造產業,可以有效推動區域經濟建設和發展,但是,受鄉鎮地區條件限制,加工制造產業難免會受到資金的影響而進度緩慢。鄉鎮政府需要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包括貸款資金、稅收優惠政策等,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解決產業發展中的資金問題,最終推動鄉鎮經濟取得進一步發展[8-10]。
2.3.2 發揮市場在產品交易中的作用
在鄉鎮地區發展農產品制造產業,需要充分發揮市場在產品交易中的指導效果。
第一,市場功能的完善需要具備健全的設施體系,因此鄉鎮政府需要在市場設施建設中給予一定扶持,包括經濟、技術和政策等,盡快完善市場功能。
第二,完善產品交易體系是市場建設的關鍵。對此,政府需要盡可能拓寬產品交易渠道,讓產品交易形式更加豐富多樣,構建蛛網式市場交易體系,讓鄉鎮地區農產品銷售更加快捷。
第三,經營者作為市場的主體,在農產品交易中起到關鍵性作用。鄉鎮政府要給予足夠重視,從多個渠道吸引經營者和投資者,讓鄉鎮農產品交易市場充滿活力。
2.3.3 用科技促進發展
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給農業和工業生產創造了巨大的便利。針對于鄉鎮地區農產品加工產業而言,需要盡可能發揮科技促進發展的作用,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在確保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實現農產品增產和增值。加強對先進設備和工藝的引進,加強內部研究,真正提升農業生產水平,為促進地區經濟建設奠定基礎。
鄉鎮政府在推動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中,要對外借鑒經驗和教訓,學習改革創新成功地區的經驗,汲取改革失敗地區的教訓,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將經驗和教訓融入到自身建設和發展中,實現經濟管理模式的創新和優化。
第一,借鑒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樣本,不能盲目借鑒經驗。應結合地區發展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評估分析,整合區域優勢,真正探索出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模式。
第二,對于發展比較成功的鄉鎮地區,在借鑒時要從正反兩個角度開展評價,明確地區經濟建設的優勢和弊端,融入自身發展模式當中,確保改革和優化的可靠性。
第三,借鑒并非直接照搬,否則起不到實質性效果。要結合自身情況,明確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困境,對發展模式進行調整,為地區經濟建設提供指導。
鄉鎮經濟建設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點,在提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能有效改善地區人們的生活品質。鄉鎮政府在地區經濟建設和管理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當前,鄉鎮政府經濟管理中存在一些有待改善的地方,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解決存在的問題,對產業結構、自身職能及發展環境進行優化,借鑒優秀的發展和改革經驗,探索出適合地區經濟建設和發展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