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婕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公平就業及住房發展部(DFEH)對動視暴雪提起訴訟,指控其存在基于性別的歧視以及性騷擾行為。動視暴雪一度否認,表示DFEH的指控是歪曲和虛假的,并稱DFEH所描述的畫面“不是今日暴雪的工作場所”。可很快就有許多動視暴雪的員工披露自身經歷,證實公司內部“兄弟會文化”的存在,使事情愈演愈烈。

部分員工在暴雪總部前舉行抗議,而不少贊助商悄悄撤下自家廣告,《守望先鋒》聯賽的贊助商State Farm與可口可樂則說將會重新評估與OWL合作的可能性。對暴雪領導層的處理方式感到失望,知名魔獸世界內容創作者Preach Gaming與MadSeasonShow也宣布停止創作《魔獸世界》相關內容,轉向其他游戲。
在提起訴訟的一周后,暴雪股價與今年高點相比暴跌了20%。
從總裁J.Allen Brack,到暗黑4制作人Luis Barriga、首席游戲設計師Jesse McCree與魔獸世界游戲設計師Jonathan LeCraft,幾位關鍵人物均因涉及其中而被迫離職。
暴雪高級系統設計師Jeff Hamilton表示魔獸的開發工作陷入停滯,整個團隊都處于迷茫狀態。

事實上,早在去年6月,暴雪就因“對待其他員工的不當行為”而解雇《魔獸世界》高級創意總監Alex Afrasiabi。
值得注意的是,指控Alex Afrasiabi的事件是發生在2013年暴雪嘉年華。在Alex Afrasiabi離開暴雪后,關于“Alex Afrasiabi”的內容與彩蛋還是留在游戲內,直到這次事情明確曝出Alex Afrasiabi對多名女性員工進行性騷擾并且有專門的房間,魔獸團隊才表示將會刪除相關內容。
把整件事情看下來,給人的感覺是,暴雪的反應相當消極且遲鈍,不管是時隔7年才解雇有“不當行為”的Alex Afrasiabi,又過1年才準備刪掉游戲內有關Alex Afrasiabi的內容,還是像完全沒有意識到2017年起全球范圍內的反性侵浪潮。

同樣的消極和遲鈍也能在暴雪的主營業務上面感覺到,例如它沒有重視DOTA而最后推出了《風暴英雄》,而在2018年暴雪嘉年華上,它突然宣布風暴英雄全球冠軍賽HGC等賽事的終止,使許多選手與工作人員瞬間失業。

在不短的一段時間里,暴雪是被“封神”的公司,被那句“暴雪出品,必是精品”捧上神壇。
那時,在大家的印象里,它研讀古代宗教文獻、借鑒各地民間傳說、融合自己的世界觀與游戲觀來著就史詩,因此大家說“不跳票的暴雪不是好暴雪”,其他公司選擇時間,暴雪則是選擇質量,把產品未能如期發布與精益求精的精神聯系在一起。
然而,“造神”的結果通常只會是兩傷,就像崔健對于自己被神化的看法,“他們造神,對當時的自己不公平,對未來的我也不公平。”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公司,次次滿足高期待是不可能的,而在某些情況下,又可能產生自己即絕對權威的錯覺。
那些被捧上神壇而后跌落的公司,例如蘋果,又例如阿里巴巴,還會包括現在的暴雪。現在想來,“跳票”與精益求精的精神根本沒有直接聯系,它指向的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否利用有限時間與資源完成設定的任務,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等多方面。
過去暴雪通過《星際爭霸》與《魔獸爭霸》樹立自己的權威,甚至可以說它幾乎就是整個行業規則的制定者,從而產生的對自己權威的迷信并不奇怪,會表現在將女性員工視為自己的所有物,也會表現在自以為能夠實現各種形式的掌控。

隨著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大家有了更多的選擇,暴雪的管理能力卻沒有得到提升。
在2018年的暴雪嘉年華上,玩家沒有等來翹首以盼的《暗黑4》,擺在眼前的只有《暗黑破壞神:不朽》手游,還要被制作人的那句“你們難道沒有手機嗎”所刺痛。最近一次跳票是原本預計今年下半年發售的《暗黑破壞神:不朽》將延期至2022年上半年發售。
2017年至今,暴雪的每月平均活躍用戶基數減半。不僅是玩家的容忍度在降低以及玩家的流失,還有韓國議員提出“風暴英雄法案”,意在禁止電競賽事主辦方與贊助者短時間內無故終止聯盟賽事,要求提早數月至半年通知選手戰隊與相關單位,讓他們有更多時間找其他出路,否則不只是侵犯這些人的就業權利,也侵犯了觀眾的觀賞權。
雖然暴雪確實讓我們看到了很多美好的東西,但一家公司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形象并以此形象成神,我們在變,它也要變。只能說哪怕不是這次性別歧視與性騷擾的訴訟,或者說它渡過這次危機,如果項目管理搭建得并不牢固且不去加固,本身就很容易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