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雄 嚴修培





【摘 要】裝配式輕質隔墻疊合安裝線管入墻施工技術是通過200 mm厚的裝配式輕質隔墻,由兩塊90 mm厚輕質隔墻板中間填塞20 mm的粘結砂漿疊合安裝形成,在疊合部位開槽安裝線管,解決了輕質隔墻表面因開槽引起的墻面開裂隱患。
【關鍵詞】裝配式; 輕質隔墻; 疊合安裝; 線管入墻; 施工技術
【中圖分類號】TU806【文獻標志碼】B
在我國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高,綠色建筑,綠色施工,是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1]。建筑內墻采用裝配式輕質隔墻得到廣泛運用,是現代綠色建筑的特點之一。
目前,砌塊墻體已基本能夠做到包管入墻,但裝配式輕質隔墻現階段普遍采用墻體表面開槽預埋管線的方式,該方式產生的墻體開裂較多,開裂原因多種多樣,除施工質量問題外,最為常見的為隔墻管線開槽部位開裂,為不同材料之間在溫度的變化下收縮膨脹不一致所導致,一般需采用纖維類的補強材料進行補強,但仍會發現開裂。
1 工程概況
嘉祥瑞庭熙岸項目一期一標段工程項目位于成都市郫都區團結鎮永定村,項目東臨府河;北側道路直通沙西線。本項目由1棟一類高層住宅(1#樓),2棟二類高層(2#、3#樓),1棟多層商業樓(15#樓),以及二層地下室(局部設置兩層地下室,主要為機動車庫、非機動車庫和設備用房)組成(圖1)。一期一標段建筑面積77 800.55 m2,包含地下室與基他標段結合部位面積5 795.32 m2。
本工程為主體框架剪力墻結構,±0.00以上填充墻體采用頁巖實心磚用于:廚房和衛生間的戶內隔墻、廚房和衛生間的外墻,特殊位置的外墻、戶內隔墻;頁巖多孔磚用于:除廚房和衛生間外的外墻、分戶墻、客廳電視墻、公共區域走道、管井、樓梯間、電梯井道隔墻;1#、2#、3#、15#樓部份內隔墻為輕質隔墻板,墻厚為200 mm/100 mm,門洞口及墻長超過6 m處設置混凝土邊框、混凝土構造柱,保證墻體的穩定性。如何預防輕質隔墻管開槽位置開裂是該施工技術研究的方向。
2 輕質隔墻線管入墻的特點和原理
2.1 技術特點
施工工藝簡單,輕質隔墻疊合安裝前進行線管安裝,減少傳統表面開槽安裝線對施工質量的影響,同時能為后繼工序創造條件,也不會產生開槽修復的材料費,可以較大幅度降低施工成本。
2.2 適用范圍
適用于建筑工程中輕質隔墻板疊合安裝時線管包管入墻施工,特別適用于200 mm厚的輕質隔墻由兩塊90 mm厚輕質隔墻板疊合安裝時線管包管入墻施工[2]。
2.3 工藝原理
采用200 mm厚的裝配式輕質隔墻,由兩塊90 mm厚輕質隔墻板中間填塞20 mm的粘結砂漿疊合安裝形成,在疊合部位開槽安裝線管的技術,利用輕質隔墻板疊合部位本來就預留的空間,在輕質隔墻板的疊合面稍作開槽即可安裝線管[3](圖2),做到不破壞墻面,又及時為后序施工提供了作業面。采用此項工藝,一方面解決了隔墻表面開槽引起的墻面開裂隱患,另一方面可以為后序工作及時提供作業面,有利于現場布置、縮短工期,減少質量隱患。
3 輕質隔墻線管入墻實施方案
3.1 工藝流程
施工準備—測量放線—線管位置確認—墻板模數預排—確認墻板開槽位置及高度—第一層隔板背面開槽安裝—線管安裝—第二層墻板疊合安裝—線盒安裝—墻體驗收
3.2 操作要點
(1)測量放線:墻體定位線,根據原結構施工時的控制線,對墻體進行放線,放線后,對該房間的凈空尺寸進行復核,保證定位線的準確無誤(圖3)。
線管接管確認:根據墻體定位線,將結構預留管線進行定位接管,重點注意標高,采用紅外(綠光)激光儀器,對管線的豎向及水平高度進行精準定位,避免位置不準確進行二次接管(圖4)。
(3)墻板模數預排:根據輕質隔墻預排圖進行備料,材料運到指定位置后,根據具體尺寸進行預排,對非標準尺寸進行切割加工,根據預排對隔墻塊進行編號。
(4)確認墻板開槽位置及高度:根據預排,在需要開槽的隔墻板疊合面確定要點位,在按線管走向及線盒位置的相應部位彈線。
(5)第一層隔板背面開槽安裝:根據彈線部位在疊合墻板的第一層隔墻板背面開好槽,在線盒中心位置開孔,開孔直徑為管線直徑+6 mm,以便管線水平段能穿出隔墻面,并將墻板按墻體定位線安裝牢固(圖5)。
(6)線管安裝:在第一層板的開好槽的位置按圖紙安裝好線管,并預留好與線盒接頭(圖6)。
(7)第二層墻板疊合安裝:上述工序完成后,在雙層板疊合處抹粘結砂漿,將第二層板進行疊合安裝穩固。
以此類推,根據預排編號進行墻體安裝完畢。安裝過程中控制好墻體的厚度、垂直度、平整度,需達到驗收標準。
(8)線盒安裝:在墻體安裝后,墻體疊合安裝粘結料強度達到要求后,在墻面精準測量放線確定線盒位置,并采用開孔器進行開孔,修整好孔型后用砂漿固定安裝線盒(圖7)。
4 質量控制
4.1 輕質隔板進場的質量控制
(1)輕質隔板按進度進行配套進貨,按規格、同批次分類進場卸貨,盡量避免二次轉運,降低輕質隔板損壞風險。
(2)查驗到場輕質隔板的合格證、檢驗報告等相關質檢資料。
(3)堆放時防止措施到位造成板斷裂。
4.2 施工設備和材料的質量控制
(1)嚴把進貨關,鐵件、機電產品、施工專用吊帶等都要有產品合格證。
(2)現場輕質隔板的模數計算、開槽加工、拼裝,都必須嚴格按照深化設計圖紙要求進行。
(3)輕質隔板安裝后的鐵件固定必須牢固,不得有松動、滑移,砂漿填塞必須飽滿。
(4)使用的電動工具必須有合格證和相關檢驗報告。
(5)確保開槽機械具備激光定位、固定開槽深度的功能,因此放線定位至關重要,開槽寬度控制為管線直徑+6 mm,開槽深度控制為線管直徑,且不大于隔板厚度的1/3。
4.3 輕質隔板安裝過程的質量控制
(1)嚴格按照施工前對隔墻板和管線進行的深化排版,根據排版圖進行放線定位。
(2)輕質隔板安裝過程中,確保在安裝過程中墻板無損壞,無變形。
(3)嚴格實行自檢、復檢和專檢相結合的質量檢驗制度。
5 安全及環保措施
(1)切割設備降塵用水應與電源箱保持一定距離,切割方向不能對向電源箱。
(2)開槽、打孔的工人,進場前進行安全技術交底、用電安全培訓、機械操作培訓。
(3)隔墻安裝過程中,不得與隔墻安裝工人在同一位置,待隔墻初步固定好以后,再對管線進行調校。
(4)正確佩戴安全帽,開槽機和打孔器均為旋轉設備,操作時嚴禁佩戴線織手套。
(5)在開槽、打孔設備的使用及隔墻安裝過程中輕力推進,做了防止隔墻倒塌措施。
(6)每天均應做到工完場清,施工完成的碎塊及時清理到指定位置。
(7)選用無塵切割設備,有效避免揚塵污染。
6 應用效益分析
本施工技術與傳統的墻板表面開槽埋管相比較省時、省料、省工,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
6.1 經濟效益
(1)輕質隔墻疊合前進行線管安裝施工,工序安排合理,避免表面開槽較多隱患,保證輕質隔墻整體施工質量,同時對隔墻表面的裝飾工程可不間段進行,加快了工程施工進度。
(2)減少了表面開槽的二次修補的材料、人工,節約成本。
(3)減少了表面開槽的墻面開裂隱患修補的費用,節約成本。
6.2 社會效益
(1)裝配式輕質隔墻疊合安裝,減少后期線管埋設開槽、修補等工序。可及時進行墻面裝飾施工,有效保證施工質量。
(2)施工期間噪音小、灰塵小、有利于環境保護。
(3)工序安排合理,有利于主體施工的總平面布置及提早完成,有利于整體工程進度與現場文明施工。
(4)使線管在輕質隔墻疊合前安裝,與后面工序不交叉作業,有利于室內工程其他工作的展開和場地的文明施工的管理。
(5)施工簡單、質量容易得到控制,質量可靠。
7 結束語
該裝配式輕質隔墻疊合安裝線管入墻施工技術,在輕質墻板安裝時采用在墻板的背后開槽安裝線管,與墻板安裝完成后在板面開槽相比,減少后期交叉作業影響,工期可加快 20 %以上,也不存在管線開槽部位開裂現象,提高了工程質量。不進行墻體表面開槽部位的修復,也不會產生修復的人工費和材料費,節約了能源,減少了工地濕作業,有利于環境保護,綜合效益顯著。
參考文獻
[1]郭旭.現代建筑施工中綠色節能技術應用研究[J].山東工業技術,2018(5):111.
[2]謝貴生,李朝勃,陳浩,等.基于蒸壓混凝土內隔墻板改造施工的質量控制技術[J].四川建材,2019,45(3):92-94+100.
[3]劉世星.裝配式建筑結構隔墻板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8,44(17):101-102.
[4]GB50210-2018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標準[S].
[5]GB50300-2013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S].
[6]GB/T51129-2017 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S].
[定稿日期]2021-03-02
[作者簡介]李加雄(1971~),男,本科,高級工程師,注冊一級建造師,研究方向為施工技術與施工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