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雙
鄉愁是什么?鄉愁是仰頭時紛紛落下的黃葉,低頭時匆匆流淌的清溪,是從平泉方向飛來的一行大雁。
偶爾有人問我“陳老師,你為啥來蘑菇這么偏僻的鄉鎮工作,又是什么讓你一輩子不離不棄呢?我這樣回答:一個人做事得有始有而且支教又是良心活。也許是前世欠蘑菇峪學子的,我得引領他們走混沌;也許是命運的安排為了那未了的情緣。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蘑菇峪的學生是我的親人,家長是我的恩人。沒有家長哪來學生,沒有學生我陳老師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那會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呢?為了親人和恩人的幸福生活,我從來沒有打算離開蘑菇峪。常言道: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而我為師一世不求英名遠揚但求平安走過,不留一絲遺憾……只要我的學生能夠在家孝順父母,在外善待他人,行走萬里不忘故園足矣!一生與孩子為伴,夫婦何求?其實,這些都是冠冕堂皇面子上的話。歸根結底只有七個字解釋的清,那就是為了曾經的愛,許下的錚錚誓言——蘑菇峪永遠是我的家。
可以這樣說:我從平泉走向興隆蘑菇峪是跟隨老公安家立業。
現在家安了,業立啦。為啥還是不離不棄、難舍難離?那是一種不了的情緣。我來蘑菇峪中學教學是服從安排,沒有離開是受老公的請求。因為,蘑菇峪是我老公的家鄉。扎根家鄉、建設家鄉是他的理想。他愛家鄉的山水草木,愛家鄉一碧如洗的天空,他更愛家鄉的父老鄉親……那湛藍湛藍的天幕不斷有翅膀劃過的痕跡,我在蘑菇峪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也不過是時光刻下的微痕。作為他的妻子,我大有一種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心緒,報著嫁給老公一直跟著走沒有錯的理念。如果有來生,我相信選擇的還是他。
可是,事過境遷以后,卻讓我對自己的家鄉有了思念之情,而且鄉愁的情結成無限擴展的趨勢……
不是嗎??我出生長大在平泉,家鄉父老把我撫養大,學業有成沒有給家鄉父老出一份工,獻一份力。來到興隆蘑菇峪教書育人一輩子,如今退休了,說啥也得回老家平泉看看、呆上一陣子。因為,哪里是生我養我地方,有我兒時的玩伴兒,有我童年的回憶……
最近,常想起那首《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不僅慨嘆時光流逝的急促,跟愛人說了我的心事,他催我早早啟程。此時,鄉愁洶涌成松濤陣陣,將我席卷裹挾,我仿佛生出了一對翅膀,向平泉方向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