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遠尊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的“七一”講話中高屋建瓴地、鄭重地宣告了偉大建黨精神。《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紙、雜志就此相繼發表了大量文章,引發了廣泛、熱烈的討論。本文以“偉大建黨精神”為關鍵詞在CNKI中國知網系列全文數據庫(2021年7月至9月)檢索到相關文獻1200多篇,精選其中的30多篇代表性文獻,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因素、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及踐行路徑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歸納。對目前偉大建黨精神的主要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和歸納,有利于學界更加系統深入地研究偉大建黨精神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有利于全社會更好地傳承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精神。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
中圖分類號:D26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1)41-0077-04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的“七一”講話中高屋建瓴地、鄭重地宣告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1]。為了更加系統深入地研究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本文以“偉大建黨精神”為關鍵詞在CNKI中國知網系列全文數據庫(2021年7月至9月)檢索到相關文獻1200多篇,精選了其中的30多篇代表性文獻,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因素、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重大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以及弘揚和踐行的路徑等方面進行了梳理和歸納,以期為學界提供借鑒。
一、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因素
(一)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歷史因素
中國共產黨從創建之初的一艘小小紅船到現在的巍巍巨輪,其精神充盈于天地之間,體現了建黨、興黨到強黨的發展過程[2]。革命先驅者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締造者,李大釗豪邁地展望未來必將是赤旗的世界;陳獨秀主張用革命的手段建設勞動者自己的國家;陳望道在柴房里翻譯《共產黨宣言》的壯舉;毛澤東和蔡和森組織建立“平民的勞動家的政黨”的活動;劉少奇、周恩來逐步接受馬克思主義;朱德追尋、加入中國共產黨[3]……偉大建黨精神源于陳獨秀、鄧中夏、李漢俊、俞秀松等創黨先驅的偉大斗爭實踐[4]。
(二)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理論因素
1. 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素。求真精神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熱愛真理、胸懷理想的精神內核;踐行精神強調重實踐、勿空談;斗爭精神吸收了傳統文化中的奮發進取、舍生取義的精神內核;奉獻精神賦予忠誠為民、以民為本傳統文化新內涵[5]。《禮記》中“茍利國家”的無私奉獻精神、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舍生取義精神、曹植“捐軀赴國難”的大義凜然精神等奠定了偉大建黨精神的文化沃土[2]。大同社會理想、“民為貴”重民和愛民的思想、“愚公移山”勇于抗爭的思想等展現了古代文化的燦爛光輝,照耀后世[6]。
2. 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因素。馬克思主義把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黨的內驅力,同時,中國共產黨人又結合中國的具體實際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使偉大建黨精神增添時代性[7]。李大釗和陳獨秀選擇了用馬克思主義的政黨理論作為建黨思想的指引,創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政黨組織[5]。
(三)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實踐因素
偉大建黨精神源于偉大革命先驅艱苦卓絕的建黨探索,后繼者腳踏革命先驅的足跡繼續前行。偉大建黨精神就好比種子,既刻錄了誕生的基因,也鐫刻著未來的路標,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建功立業的整個過程[2]。
(四)偉大建黨精神形成的組織因素
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有組織因素的先導作用,包括李大釗組織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陳獨秀組織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等。當然,建黨時研究會的情況非常復雜,有些研究會成員并非都信仰馬克思主義,但這只是為數不多的成員,絕大多數成員都是信仰馬克思主義、以共產主義為奮斗目標的[8]。
二、偉大建黨精神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
(一)偉大建黨精神的主要內容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驅者和中國人民在革命之初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的精神成果,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黨和人民百年奮斗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的本質是指中國共產黨的黨魂,是貫穿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全過程,治黨治國治軍全系統中,運用和弘揚的政黨精神與政治精神[9]。
1. “關鍵詞”說
偉大建黨精神之“偉大”,一是針對它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重要地位而言,它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精神譜系的宏觀概括;二是針對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系而言,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4]。
2. “獨立闡釋”說
2021年7月,《思想教育研究》第7期組織4位學者分別對偉大建黨精神的四個方面進行解讀[10]。偉大建黨精神的四個方面分別展現了動力之源、歷史自覺、政治品格和鮮亮本色[11]。
3. “四位一體”說
從整體和部分相互關聯的視角進行解讀,闡明各個層面之間的關系,偉大建黨精神的內容分為認知、目標、特質和主體四個層面,四者既相對獨立、各有側重,又緊密聯系、相互融合,具有內在的邏輯自洽性[2]。偉大建黨精神是內涵深刻、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12],是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的關系[13]。
4. “哲學闡釋”說
偉大建黨精神的四個方面分別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真理觀、實踐觀、斗爭觀和人民觀[14];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實踐性、斗爭性和人民性[15]。“不怕犧牲、英勇斗爭”體現了“矛盾觀”[16]。
5. “政治闡釋”說
偉大建黨精神的四個方面分別體現了共產黨人必有的政治靈魂、政治追求、政治特質和政治品質[17];體現了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理論品格、實踐要求、精神力量和政治品格[18];體現了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政治立場和政治使命、政治品德和政治本色、政治自信和政治堅定[19]。
6. “相互關系”說
偉大建黨精神四個方面對應的求真精神、擔當精神、斗爭精神、奉獻精神與“四個偉大”的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具有內在的契合關系[20]。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創造性理論成果,要以這種創造精神推動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相反,哲學社會科學的發展將進一步推動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21]。偉大建黨精神和紅船精神之間是差異性和一致性的統一,二者的共存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22]。偉大建黨精神與入黨誓詞的內容、功能等高度契合[23]。
(二)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特征
1.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人以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為旗幟,逐步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24]。
2.理想性與現實性的統一。中國共產黨人的建黨初心是為人民謀幸福,使人民過上美好的生活;建黨使命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使中華民族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初心、使命的實現必須腳踏實地、久久為功。理想的實現必須以現實為基礎,決不能好高騖遠[24]。偉大建黨精神是黨的思想理論與實踐創造共同熔鑄的核心價值[6]。
3.黨性與人民性的統一。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始終以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黨與人民是患難與共、生死相依的魚水關系[24]。偉大建黨精神貫徹了人民至上、為人民服務的黨德[9]。黨性是先進性、純潔性,而人民性是其突出表現[6]。
4.黨的自我革命與社會革命的統一。黨的自我革命就是黨克服自身的缺點,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社會革命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舊政權、建立新政權的革命。黨只有把自身建設好,才能更好地領導社會革命,直至取得勝利[9]。黨要以永遠在路上的決心,深化全面從嚴治黨[6]。
5. 歷史性與時代性的統一。偉大建黨精神是黨領導人民對歷史性成就的科學總結、經驗升華,又指引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彰顯了歷久彌新的時代價值,是與時俱進的思想結晶[6]。
三、偉大建黨精神的重大意義
(一)理論意義
1. 偉大建黨精神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及其黨建理論。以偉大建黨精神為靈魂、根基和指引,有利于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走向新境界[5]。
2. 偉大建黨精神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思想武器,體現出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恒久影響力[20]。
3.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之源。偉大建黨精神為立黨興黨強黨提供精神滋養[25],百年大黨精神譜系是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根”,并以此建構起來的以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為整體架構的精神族譜[5]。
(二)實踐意義
1. 偉大建黨精神指引發展道路。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26],有利于從各個方面全力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步伐[12],有利于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27],有利于有效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28]。
2.偉大建黨精神彰顯精神文明建設。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堅定文化自信,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對于黨領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勝的信心[12]。
3.偉大建黨精神蘊含自身建設。偉大建黨精神是一種價值指引[29],有利于保持黨的先進性[12],有利于錘煉黨員和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26],能夠為青年學生成長、黨員干部行動進行精神引領[5]。
四、弘揚、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路徑
(一)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
踐行偉大建黨精神,應活學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0],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31]。
(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高度發達的物質基礎[2],需要高度發展的精神文明[30],需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自覺[2]。
(三)加強和完善黨的建設
把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制度化身份,形成中國共產黨人的一種集體性共識,自覺履行黨員義務[2],強化黨的自我革命[30]。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應學深悟透建黨精神的精髓[32],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增強黨性意識,加強黨性鍛煉[33]。
五、對偉大建黨精神研究的評析與展望
從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學界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已經形成了初步的共識,奠定了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學術基礎。目前,相關研究呈現出蒸蒸日上的態勢,研究熱度持續升溫。
(一)對已有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總結
從對偉大建黨精神的研究情況來看,可以簡略地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1.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因素。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先驅者和中國人民在革命之初的偉大實踐中創造的精神成果,是黨和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是黨和人民百年奮斗的精神之源,體現了歷史因素、理論因素、現實因素和組織因素的有機統一。
2.偉大建黨精神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征。學界基本上是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的四個方面對偉大建黨精神的主要內容進行闡釋,凝聚其本質,從哲學的角度分析其基本特征。
3.偉大建黨精神的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學界從豐富馬克思主義建黨理論和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以及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等方面展開論述,并達成共識。
4. 弘揚、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路徑。學界從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等方面展開研究,但主要偏重于理論層面。
(二)對未來相關學術研究的展望
1. 深化系統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的思想資源。未來,相關研究應思考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建黨精神與新時代建黨精神有何異同,新時代建黨精神在哪些方面體現出了繼承、發展和創新?西方馬克思主義是否有建黨精神的思想?如果有的話,又表現在哪些方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熱愛真理、奮發進取、舍生取義、以民為本等思想有待進一步挖掘,對西方傳統文化中關于理想、誠信等思想也要基于揚棄的批判態度汲取營養。
2.深入細化、整體系統研究偉大建黨精神的豐富內涵。偉大建黨精神是革命先驅用血肉之身淬煉而成,每一位革命先驅的英勇故事都是偉大建黨精神生動、鮮活的體現。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改革的每一個歷史階段都義無反顧地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去奮斗,每一位共產黨人的精神都值得去深入挖掘、精心提煉。同時,學界應從系統論的角度繼續加強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整體性研究,形成強大的革命精神場域,增強影響力。
3. 深入研究新時代條件下進一步弘揚、踐行偉大建黨精神的途徑。加強研究弘揚偉大建黨精神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也要研究不同區域、不同行業、不同部門甚至黨員個體等如何踐行這一精神的具體步驟、方式方法等,學深悟透,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
4. 深入開展偉大建黨精神多種研究方法和多學科交叉研究的綜合性研究。(1)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相結合。既要注重理論研究的深化和提升,更要注重具體踐行路徑的可操作性,注重實效。(2)比較研究方法。加強中國共產黨精神和國內各民主黨派精神的比較,以及和國外工人階級政黨精神和非工人階級政黨精神的比較,獲取建黨、興黨、強黨精神的比較優勢,增強精神自信。(3)調查研究方法。開展訪談、田野調查等方式獲取建黨精神的鮮活案例,進行實證研究,提升精神的渲染度和影響力。(4)多學科交叉的綜合研究。加強馬克思主義、黨史黨建、政治學、歷史學、文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另外,把建黨精神融入思政課程和其他課程之中,也是建黨精神在各領域開花結果、落到實處的現實需要。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 人民日報,2021-07-02(02).
[2] 代玉啟. 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三重邏輯[J]. 求索,2021(05):33-41.
[3] 曾毅. 活水源頭:先驅者與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N]. 學習時報,2021-09-13(07).
[4] 忻平,姜楠. 偉大建黨精神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J]. 上海黨史與黨建,2021(04):13-20.
[5] 李敏,馬召偉. 論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及其時代價值[J]. 大連干部學刊,2021,37(08):5-10.
[6] 蔡志強,袁美秀. 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形成機理與實踐要求[J]. 思想理論教育,2021(08):4-11.
[7] 徐鳳莉. 論偉大建黨精神的整體之維和生成邏輯[J]. 大連干部學刊,2021,37(08):11-17.
[8] 陳安杰,黃宇. 偉大建黨精神的形成背景、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J]. 觀察與思考,2021(07):82-90.
[9] 宇文利. 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意涵與特質[J]. 治理現代化研究,2021,37(05):12-18.
[10] 歐陽奇. 堅持真理、堅守理想是偉大建黨精神之魂[J]. 思想教育研究,2021(07):3-8.
[11] 張叢.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賡續百年紅色血脈[N]. 學習時報,2021-08-27(03).
[12] 黃日. 偉大建黨精神的深刻內涵與時代意蘊[J]. 北京教育(德育),2021(Z1):100-105.
[13] 李元洪. 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內涵、時代價值及弘揚路徑(一)[N]. 黃岡日報,2021-08-18(06).
[14] 郗芙蓉,張喬芬. 偉大建黨精神的哲學意蘊[N]. 西安日報,2021-08-30(07).
[15] 代山慶. 偉大建黨精神的馬克思主義意蘊[N]. 兵團日報(漢),2021-08-23(07).
[16] 岑朝陽,武文豪. 偉大建黨精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蘊[J]. 理論建設,2021,37(04):27-32.
[17] 賈立臣,邵紅俠.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踐行民族復興偉業[J]. 大慶社會科學,2021(04):17-21.
[18] 李海青. 馬克思主義使命型政黨的偉大建黨精神——基于中國共產黨特質的分析視角[J].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21,7(07):24-31.
[19] 李慎明.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的體會[J].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21,6(08):4-11+97.
[20] 王前. 試析偉大建黨精神與“四個偉大”的內在契合[J]. 理論建設,2021,37(04):22-26.
[21] 曹勁松. 以偉大建黨精神構筑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氣派[J]. 南京社會科學,2021(08):1-7+13.
[22] 劉建軍. 偉大建黨精神的理論解讀[J]. 思想理論教育,2021(08):12-17.
[23] 沈傳亮.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J]. 中國紀檢監察,2021(15):58-60.
[24] 康曉強. 偉大建黨精神的基本品格[J]. 科學社會主義,2021(04):11-13.
[25] 吳德剛. 永遠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揚光大[N]. 人民日報,2021-09-15(09).
[26] “偉大建黨精神研究”課題組,吳德剛. 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偉大建黨精神的重要論述[J]. 中共黨史研究,2021(04):19-27.
[27] 王厚明. 偉大建黨精神的本質特征與時代價值[N]. 山東黨校報,2021-08-01(04).
[28] 韓慶祥. 以大歷史觀理解和把握偉大建黨精神與精神譜系[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21-07-29(02).
[29] 石晶.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賡續紅色血脈[J].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2021(04):6-8.
[30] 徐建剛,張春美.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 書寫新的恢宏史詩[N]. 人民日報,2021-09-01(09).
[31] 于慎,崔桂忠. 偉大建黨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N]. 大連日報,2021-08-23(07).
[32] 銀軍. 自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N]. 人民日報,2021-08-25(07).
[33] 王影迪. 用偉大建黨精神滋養黨性修養[N]. 人民日報,2021-08-23(10).
(薦稿人:葛寧,山東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