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赫陽
舞臺節奏實際上就是將舞臺演出和人類日常生活所需要展現的節奏內容結合在一起,在表演過程中,舞臺節奏是舞臺處理的一個方式,也是戲劇在表演過程中激發觀眾與演員的共鳴、實現情感互通的展現形式。其最基本的內容體現在綜合的角度和方向上,是演員在演出中情感的具體展現形式。舞臺節奏的運用可以從多個角度塑造角色,保證演員在演出時心理和情感的準確傳達,升華劇作主題。在本文中,舞臺表演節奏不僅來自演員的行動和情感,也來源于舞臺美術等多個方面。本文將從舞臺表演的節奏入手探索舞臺表演方法,著重分析話劇舞臺的表演節奏,尋求節奏在舞臺表演中的重要性,為話劇舞臺表演貢獻力量。
一、舞臺表演語言的節奏
(一)語速節奏
臺詞的速度也可以稱為舞臺表演中語言的節奏,語言是話劇表演最為重要的展現形式,是體現人物內心情感的直接方式。我國著名話劇《家》中高覺慧的人物形象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覺慧是深受五四精神影響的一批人,他是高氏家族最小的兒子,因此不必承擔家族興衰的重擔,也不用被家族長輩所束縛,他所接受的是最新的教育,因此他具有強烈的反抗精神,站在封建的對立面。高覺慧作為思想進步的學生,時常參加學生運動,但是高覺慧也時常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出生在一個封建思想厚重的家族,高覺慧的性格具有許多弱點。例如,即使是在婢女鳴鳳去世時,高覺慧依舊幻想著鳴鳳不是自家的傭人,而是一個和自己門當戶對人家的小姐,這樣即使是自由戀愛也不會遭到反對。高覺慧雖然思想進步,骨子里卻依舊有著封建思想,雖然最后他選擇了追求自由,拋棄傳統觀念,但他仍舊是一個矛盾的人物。在展現高覺慧的人物形象時,應當注重其語言的特性,因此語言既要強烈,又要稍加懦弱。
(二)語調節奏
語調即臺詞表演的輕重緩急、高低錯落,演員處理好語調節奏,才能找到正確的表演狀態。在激動、興奮時,說話的頻率會提高,力度加大,因此形成較高、較快的語調;在悲傷、難過時,說話速度減緩,力度減小,語調也會低、緩;在抱有敬畏之心時的講話會既有高亢也有低沉的語調,演員在駕馭臺詞時切忌語調一致。
(三)語氣節奏
語氣是指演員在一定思想情感下的聲音形式,拆分來看是指語言和氣息。演員在表現臺詞時要注意語氣的輕重緩急,找準正確的起伏點和停頓點,避免給觀眾造成“上氣不接下氣”或者“拖沓”的感覺。
(四)臺詞與語言節奏
掌握和理解戲劇表演中的臺詞和語言,需要演員反復多次地閱讀整個劇本,經過多次消化。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和理解中,演員對于劇本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會不斷有新的理解,也更加能夠從整體上進行把握。這樣的節奏把握是貫穿整個戲劇表演過程的,在整個戲劇表演中都會有所體現,這就是這個人當時的情感節奏,即主導節奏。主導節奏是很重要的,但僅僅從主導節奏來理解劇本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遠遠不夠,還需要根據每個人物的具體情感和相關的場景刻畫人物的性格和形象,讓整個人物形象更加立體化和飽滿,顯得更加有活力和真實,這樣的節奏就稱之為輔助節奏。在整個戲劇表演中,要想讓人物顯得更加真實和飽滿,更加富有感染力,就需要這些輔助節奏的幫助。這樣的配合可以讓演員從劇本人物和故事情節的角度感受生活,感受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和背景,如此演員才能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周圍環境的刺激和感染下,演員能夠充分理解劇本中的故事情節和人物情感,深刻理解故事人物的豐富情感,甚至將自己的感情代入劇本人物之中。這樣演員的表演就會顯得更加真實,表達出來的感情會更加有感染力,人物形象更加飽滿豐富,讓觀眾感受到真實的情節,藝術表演效果更加強烈。
二、話劇表演肢體動作的節奏
(一)肢體動作的心理節奏
表演是行動的藝術,肢體節奏是戲劇表演的關鍵,是角色心理情境的外部展現,即演員的內心感受力。通常而言,內心的感受力越強,演員對于外部肢體動作的控制便越準確。例如話劇《雷雨》中魯媽的形象,魯媽見到日思夜想的兒子時,隱忍的哭泣充分可以展現魯媽激動又難以言表的心情。魯媽的身份和所在的場合不允許她放聲大哭,顫抖的身體和隱忍的哭泣正是最好的展現。在規定情境中,只有把握好肢體動作的分寸感,掌握好內心節奏的匹配度,才能準確展現角色特征。
(二)肢體動作的外部節奏
外部節奏即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的演員的肢體動作,演員在話劇舞臺演出時應當注重肢體動作的幅度,不應太過夸張,但也不能沒有張力,肢體動作應當注重美感,注重藝術性。例如話劇《遠山野情》中的黃香香,當她對生活完全絕望而哭泣時,即便演員不顧形象地放聲大哭,恐怕也不能使觀眾產生強烈共鳴。因此,演員想要與觀眾實現最佳情感交流,應當控制肢體動作的外部節奏程度,注重張力的使用。
三、話劇表演舞臺美術的節奏
(一)音響和燈光的舞臺美術節奏
在話劇表演過程中,燈光可以突顯服裝的色彩、質感,也可以體現編導的理念,還可以使舞臺呈現出不同的場景,以達到演出的高潮。有針對性地研究舞臺燈光的使用方法能夠更好地把握演出的主題和舞臺氛圍。一場高質量的演出基本分為三個階段:開場、高潮和尾聲。若要讓觀眾在一開場就融入話劇演出的氛圍,燈光在這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給人神秘、優美、黑暗、強烈等感受,甚至是無限的幻想,音樂和燈光的完美結合可以使話劇達到高潮的。如今,舞臺燈光的重要性已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就拿人們最熟悉的春節聯歡晚會來說,每年的舞美燈光都會有很大改變并給觀眾帶來巨大的視覺沖擊力。同樣,舞臺燈光給予了話劇表演很大的提升空間,使演出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具有戲劇性。
(二)服裝和化妝的舞臺美術節奏
服裝不僅是在展現人物形象,更是在塑造整體的舞臺效果,而化妝是對演員的細致雕琢。一些演員的外表不太符合劇中人物的形象,這時就需要通過化妝的手段修飾。同樣,服裝與化妝也存在舞臺節奏。例如在話劇《家》中,瑞鈺登場時的服裝是大家閨秀、雍容華貴的服飾,在經過一系列封建禮教的迫害后,服裝轉變為破損、灰暗;妝容也跟著轉變,起初登場時的妝容精致細膩,而在因為難產被扔到郊區時,妝容轉變為灰暗、慘淡。服裝和化妝使得人物形象發生改變,側面表現舞臺的節奏進行情況。
(三)布景和道具的舞臺美術節奏
在話劇舞臺中,布景和道具也有著自身的舞臺美術節奏。例如在話劇《暗戀桃花源》第一幕的場景,天幕和現場應當營造出雨后風景的氛圍,舞臺中間可以擺放一個秋千、盛放道具所用的袋子,節奏輕松,進行緩慢。在第二幕中,舞臺應有一張桌子和一個竹筒、道具酒壺、菜刀、圓餅等,呈現桃花源中的景象。在第三幕中,布景應當按照病房樣式布置,病床、輪椅、吊瓶等,節奏加快,氛圍轉變為悲傷。布景和道具的運用如服裝和化妝一般,可以側面推動劇情的發展,營造劇中意圖呈現的氛圍和效果,幫助演員塑造人物形象,展現人物內心視像和性格。
四、結語
節奏如同一條軸線,貫穿了整個話劇舞臺表演。在話劇舞臺表演中,節奏體現在動作、語言、舞美等方方面面,想要提升話劇舞臺表演的質量,從導演、劇作、演員到幕后都應注重節奏的訓練,不停摸索探討,查閱資料,實際演練,提升節奏把握的準確性。只有各方面配合,才能達到傳遞人物情感色彩的效果,呈現最佳的話劇演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