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婧雯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對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有著借鑒性意義。音樂是我國素質教育重視發展的一門學科,學習音樂可以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學會欣賞以及發現音樂中的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落實核心素養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師應該把音樂課堂發展好,把核心素養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培養多方面能力全面發展的學生。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研究
我國勵志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美育作為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需要真正發展好落實好。把核心素養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可以有效發揮音樂對學生的培養作用,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融入音樂,從而在音樂中感受快樂,在美中成長。
一、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教師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融入核心素養,向學生講授音樂核心素養的含義與意義,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把音樂核心素養意識貫徹到學生心中,讓學生在擁有核心素養的意識下積極融入音樂課堂中,以良好的學習態度進行音樂知識學習,課堂效率也會由此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能得到提高,進而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課堂教學也會進行得有序得當,從而有效發揮核心素養的最大價值
二、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引導力不足
教師作為教學的引導者,應首先從自身加強音樂核心素質培養,充分認識到核心素養融入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投入音樂課堂中。但是在實際生活中,許多教師引導力不足,自身音樂核心能力還有待提高,未充分認識核心素養教育對音樂教學發展不可低估的價值,小學音樂課堂中核心素養未能很好融入。
(二)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意識缺乏
只有具備良好的核心素養意識,才能對音樂鑒賞學習有積極的學習態度,進而才能更好地投入到音樂課堂中來。許多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認為學生應該把重心放到學習主科上,更好為考試做準備,音樂學習對于他們來說“可有可無”,學生缺乏學習音樂的意識,因而在課堂中不認真聽講,擾亂課堂氛圍,教師教授音樂知識的過程也受到阻礙。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一)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首先應提高自身音樂素養,認識到音樂素養滲透到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重要作用,進而根據小學音樂學科特點改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教師在核心素養視域下要加強自身引導能力,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進行高效學習,積極參加音樂實踐活動。學生也能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培養音樂素養能力。
例如,在人音版三年級音樂第一單元《春》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以短視頻的直觀形式展示《春》這首歌曲,通過欣賞歌曲帶領學生體會歌曲的真摯感情,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并且教師要運用自身音樂審美素養來對此作品進行鑒賞審視,以華麗而又不失文雅的語言描述給學生,讓學生對音樂作品有初步了解。從而再次聽歌曲,讓學生在歌曲沐浴下自主想象春天的景物,最后再次帶領學生走進此歌曲,由此在音樂教學中不僅有效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而且為核心素養環境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二)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意識
身為一名合格的學生,自身任務不只是學習考試的科目,還要重視其他科目的學習,應摒棄對音樂學習“無所謂”的態度,樹立音樂學習意識,逐漸培養音樂學習的興趣。小學生處于學習發展的啟蒙與引導階段,他們學習的因素易受多種因素影響,教師更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帶領好學生,鼓勵并引導學生積極投入音樂課堂,拓展音樂思維,培養綜合發展能力。
例如,在學習《玩具兵進行曲》時,教師在進行本節課歌曲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循環播放這首歌,接著讓學生站起來與自己的同桌或前后桌面對面,教師再次播放《玩具兵進行曲》這首歌,讓學生進行歌曲跟唱并根據歌詞與歌曲節奏進行踏步、握手、敬禮等動作,引導學生試著跟隨音樂節奏做動作,感受音樂節奏的魅力,讓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參與感有效增強,從而更好地提高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學生通過參與音樂實踐也能更好地融入課堂中。
(三)在師生溝通中促進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溝通是管理的濃縮?!彼_姆沃爾頓表明了溝通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應合理溝通交流,音樂本身作為一門拓展思維學科,不免會引起學生反感與不理解,學生應與教師及時交流,積極向教師表達自身對音樂知識不理解之處,積極表達自己訴求,教師也應積極鼓勵帶動學生,利用信息技術來有效解決課堂問題,讓課堂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提高課堂參與感,讓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得到全面發展,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彭榮榮.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音樂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中),2020(06):50.
[2]鄭琳.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J].福建教育,2020(35):54-55.
[3]張道平.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20(19):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