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艷 張璐 田雁飛 黨銘銘 沈德順
摘 要:該文基于專業群建設發展需要,從建立群內專業精準定位和專業管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滿足經濟及產業結構調整需要等方面對專業結構優化調整進行了探討;從建立政府主導、企業+院校多方合作、健全制度、明確責任等方面對產教融合進行了探討;從構建特色專業群建設機制、構建專業群內人才培養方案核準機制、構建專業群內專業設置與調整的動態機制、構建專業群內診斷與改進機制等方面對專業群發展機制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專業群建設機制 ?專業群發展 ?專業結構優化 ?產教融合
中圖分類號:G642.4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0(b)-0000-0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Specialty Group
GUO Yongyan ? ZHANG Lu ? TIAN Yanfei ?DANG ?Mingming ? SHEN Deshun
(Hunan Nonferrous Metal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Zhuzhou,Hunan ?Province, 412006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needs of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Establishing the precise professional positioning and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in the group, conn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t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government leadership, multi-party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lleges, perfecting the system and clarifying the responsibility; I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pecialty group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ng the construction mechanism of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group, the approval mechanism of talent training scheme in specialty group,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specialty setting and adjustment in specialty group, and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mechanism in specialty group.
Key Words: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mechanism; Specialty group development; Specialty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隨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發展轉型,各企業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快速增加[1]。職業教育學校應基于學校特色構建專業群,通過專業群的建設和發展促進學校提升各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各專業社會服務能力。專業群建設機制是為專業群建設和發展提供航標,為有效促進學校特色專業群的建設和發展,對特色專業群建設[2]機制進行分析研究很有必要。
1 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研究
1.1建立群內專業精準定位和專業管理
專業群每年應組織相應老師到各相關企業對群內各專業的發展環境、人才需求、人才培養規格等進行精準化調研,通過調研深入了解和掌握群內各專業未來發展趨勢,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提供依據。在專業調研過程中要著重關注各企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提前研判和調整群內各專業人才培養定位和人才培養方向,使群內各專業培養的人才能夠有效滿足各企業對崗位調整的技能需要,與企業產業形成有效聯動。專業群還需要制定群內專業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發展目標,根據企業和市場發展建立專業動態優化調整機制,實時對群內專業結構進行優化調整。
1.2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色
職業教育主要是為地方社會經濟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也將促進職業教育各專業的發展和調整。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湖南省有色金屬產業形成了集地、采、選、冶和深加工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根據有色金屬產業發展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礦業工程特色專業群應該囊括地、采、選、環保等專業。在三高四新戰略指引下,隨著湖南對傳統產業的重視,礦業工程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量和專業種類將會有比較大的調整,專業群應根據地方對礦業工程人才的需要將 群內各專業招生規模、新增或暫停招生專業進行實時調整,使人才培養滿足地方對礦業工程類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
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湖南有色金屬產業也將走出國門。為了配合及推動湖南有色金屬產業走出國門,礦業工程專業群應對專業進行優化調整,培養滿足“走出去”企業對礦業工程類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1.3滿足經濟及產業結構調整需要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國內有色金屬企業的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同時各企業的崗位結構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推廣應用,大部分有色金屬礦業類企業的金屬礦開采技術崗位逐漸向人工智能方向發展。根據企業相應崗位的調整發展,學院將群內金屬礦與非金屬礦開采技術專業調整為礦山智能開采技術,使群內專業培養的人才更加貼近企業發展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要。
隨著國家對環保事業的重視,各有色金屬企業加大了環境保護力度。經過調研發現,有色金屬礦業企業缺少愿意服務基層的環境保護方面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礦業工程特色專業群實時調整專業,新申報增設環境工程技術專業,為各有色金屬礦業企業及相關聯企業培養環保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幫助企業解決人才困境。
2 產教融合研究
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數量和質量越來越明確。高職院校辦學目標就是為國內各企業培養出合格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為了使自己培養的人才能夠適應企業發展需求,滿足企業各工作崗位的技能要求,高職院校與企業需要聯動,雙方共同努力為企業發展培養出企業滿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2.1建立政府主導,企業+院校多方合作關系
高職院校與相關企業進行產教融合是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的一項基本國策。各級政府應貫徹落實關于校企產教融合發展的方針政策,制定相應對策,明確校企各自的責任和義務。高職院校需要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結構調整,不斷促進校企間的產教融合發展,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各級政府應該利用自身優勢資源,建立“政府+學校+企業”的聯動關系,在校企融合發展過程中政府需要發揮宏觀調控管理和微觀指導作用。地方政府還應該制定多維度的激勵機制,鼓勵區域內相關企業主動參與到各職業學校的校企融合發展中,并宏觀協調學校與企業間的關系。學校也需要轉變觀念,摒棄將校企融合發展停留在讓學生去企業實習或者解決學生就業的過去式,而是要讓專業群主動參與到服務企業發展,同時吸引企業積極參與學校專業群的建設發展和人才培養過程中。
2.2健全制度、明確責任
在產教融合發展中,校企要有效融合,利益雙方必須明確各自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校企產教融合過程中,高職院校專業群應依托已有的設備和場地,廣泛吸納相關企業參與。各相關企業需要根據自己企業的生產時間周期,合理安排實踐技能過硬的技術人員到高職院校專業群擔任實踐教學教師,幫助專業群開發制定實踐教學項目、案例。在校企融合發展中,利益各方需要共同制定對應規章制度,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這樣才能夠有效推動校企融合發展。
3專業群建設機制研究
3.1 構建特色專業群建設機制
基于產業集群基礎上構建專業群,專業群需要匯集產業集群內一定數量的相關企業,高職院校專業群需要與各合作企業共同研究和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開發專業實踐教學[3]項目和數字化教學資源、共同開發活頁式專業教材、共同實施人才培養。專業群還需要制定專業群負責人制度,明確其對專業群的管理職責和義務。高職院校還需要與各企業制定專業群建設和管理制度,打破原有的按專業構建的教研室格局,按教學項目構建教學團隊,并制定專業群內教學項目相協同運行的機制[4],在專業群負責人的統一協調下,發揮各項目教學團隊的優勢,促進專業群的建設發展。
3.2構建專業群內人才培養方案核準機制
以學院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準,制訂群內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明確定位專業人才培養標準。組建一支由企業技能專家+學校教師+行業協會專家組成的人才培養方案審定專家組,由他們共同對專業群內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審定和可行性論證,通過專家組論證確定哪些專業適合申報、哪些專業需要淘汰。專家組也會給專業群內各專業的專業建設和發展、課程體系建設、教學改革、實習實訓條件建設、校企融合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指導幫助專業群內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和修改,促進各專業協同發展。
3.3構建專業群內專業設置與動態調整機制
構建專業評估發展指標體系,通過評估發展指標體系進行自我評估[5],促進專業群內各專業向適合企業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社會服務能力和教學科研能力、師資力量雄厚、辦學基礎好的專業方向發展。構建和完善專業申報調整的動態機制,制定專業設置和調整管理辦法。專業群內各專業每年都得跟蹤調研畢業生對崗位的適應情況、企業工作崗位對技術技能的需求情況和行業企業發展對人才質量和數量的需求情況,通過對調研結果進行統計學數據分析,形成專業發展分析報告,根據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對不符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技術跟不上產業發展需求、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產業對人才需求量少的專業進行停辦;對人才培養質量不能滿足企業崗位需求的專業降低招生規模或者暫停招生,對培養數量不能滿足企業需求的專業要果斷適度擴大招生規模。通過這種專業設置和調整動態機制,能夠有利于促進專業群各專業良性發展,促進各專業不斷進行專業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3.4構建專業群內診斷與改進機制
3.4.1專業群內部診斷
專業群內部診斷需要根據教育部、教育廳等關于專業及專業群診斷的有關文件制定對應診斷標準,成立診斷專家組,建立專業群診斷的常態化機制。專業群內部診斷主要是對:專業群建設和發展目標、專業群建設發展過程、建設效果、專業群建設[6]和發展保障等進行常態化診斷。通過專業群內部診斷,推動高職院校專業群的內涵建設,促進高職院校專業群的高質量發展目標。
3.4.2專業群內部診斷體系構建
首先從科學性+協同性、定性+定量、全面+相對獨立和有效+可量化等幾個維度制定建立內部診斷標準體系的基本原則。其次,結合學校行業背景、專業發展實際,根據專業群建設發展目標等,設計出專業群內部診斷標準。建立以學生+教師+質量評價辦公室+企業等為評價主體,構建專業群內多元教學評價機制。
4結語
專業群的建設和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為了確保其建設質量,需要構建一個多方聯動,內外相互協調發展的建設機制。通過該機制能夠促進專業群的有效建設,推動其不斷完善和發展。通過該機制能夠有效促進群內各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不斷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學校的人才品牌、提升學院的社會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通過構建有效機制,能夠為湖南實現“三高四新”戰略目標提供人才支持,為湖南有色礦業企業的有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萌仕.雙一流”視閾下高職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研究[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2020.
[2] 楊淑新.高職院校國家高水平專業群教師組織認同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1.
[3] 郭永艷,何艷,肖素麗.礦業工程專業群建設研究與實踐[J].中國金屬通報,2021(7):169-170.
[4] 謝群斌.高職專業建設與發展機制研究[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6):152-153.
[5] 李文瑛,趙鴻, 職亮.產業鏈視角下物流專業群構建研究——以蚌埠學院為例[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19,21(5):39-43,47.
[6] 朱厚望,龔添妙.我國高職院校一流專業群建設的發展軌跡與推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8(21):47-51.
基金項目:2019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基于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機制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XJK19CGD084)。
作者簡介:郭永艷(1982—), 男,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