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亮 李柏霖 張 霞 王照軍 李新偉 張玉華 王召偉
(山東丫森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山東 沂水 276400)
黃花又名金針菜、萱草,是一種同時具有食用、藥用和園林綠化等多種功能的珍稀植物。黃花的根、葉可入藥,也可作動物飼料和工業原材料。黃花菜適應范圍強,是一種多年生植物,有“一年栽植十年受益”之說。黃花在沂蒙山區栽植已久,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據調查,每米地堰可產干黃花1-2kg,收入40-80元;每畝大田栽植產干花200-300kg,收入0.8-1.2萬元,保護地栽植效益更高。黃花為宿根植物,根系發達,栽培技術簡單,山地、平原均可栽植。近年來,山東沂水縣采用種子育苗試驗取得成功,現已完成種子育苗3500多萬株,當年苗高可達30-50cm,畝產苗量達20萬株,克服了從外地調苗適應性差、成活率低的弊端,可現起現栽,大大提高了栽植成活率。
1.1.1 圃地選擇。育苗圃地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中性沙壤土為好。
1.1.2 種子處理。一般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進行種子處理,具體方法為先將種子進行風選去除雜質,再用清水侵泡48h,以種子充分吸水為宜,中間每12h換水一次。之后,將吸足水分的種子混入濕沙進行催芽,經3-4d有多半種子發芽時即可進行播種。
1.1.3 整地播種。首先整平耙松育苗地,一般來說土壤濕度達到用手捏之成團,放松即散為宜。育苗土地耕翻耙平后進行作畦,畦面寬一般1.2m,畦高0.3m,長度視育苗地塊而定。每畝用種量一般15kg左右。在作畦時要預留一部分細土,用于覆蓋播種后的表面,覆蓋細土要薄而均勻,厚度以剛好看不到種子為宜。細土蓋好后,可覆蓋一層地膜,既可保持土壤溫濕度,又能預防播種后遇雨造成的土壤板結和種子流失。
1.1.4 苗期管理。播種后要保持土壤濕潤,加快種子萌發。正常氣溫下約15d開始發芽,待芽苗出土率1/2左右時可將覆蓋的地膜揭開,待苗出齊后要及時拔除苗田中的雜草,防止草與苗爭肥,土壤干旱時要及時進行噴淋灌水。生長季節可分三次施肥,畝施氮肥25kg。具體要看苗生長情況靈活掌握,施肥后要及時澆水,避免產生肥害。第一次施肥要在苗出齊后30d左右進行,畝施量5 kg,第二和第三次施肥間隔20d,畝施量10 kg。
1.2.1 選地與整地。應選擇交通方便、水肥條件好的緩坡地或平地栽培。栽植前先深翻整地耙平,清理地面雜草。
1.2.2 栽植。黃花以春秋兩季栽植效果好。株行距為50cm×70 cm,一般采取挖穴栽植,每穴栽植3-5株,覆土5 cm左右。
1.2.3 施肥。栽植前畝施農家肥3000kg以上,可在整地時施入。進入盛花期,要適量追施速效氮、磷肥,并及時澆水。夏季進入生長旺盛時期,可再追施1-2次氮肥。冬季來臨時應對黃花進行培土,有利于安全越冬。
1.2.4 中耕除草。春季黃花發芽前進行一次松土,出苗后再及時淺鋤2-3次,以達到除草和防旱雙重目的。
1.2.5 更新復壯。黃花菜一次栽植可采摘10年以上,培育管理好的可連續采摘20-30年。管理不善時易出現花苔變矮、分枝少、花蕾減少、產量降低等現象,通過更新復壯,可保持連年高產。一是將老植株全部挖掉,重新深翻土地,選苗栽植;二是在老植株的一側挖掉1/3的分蘗。
1.2.6 留種。選擇生長健壯的植株留種,留種的植株開花后不采摘,一般30d左右種子成熟,每畝產種可達50kg以上,種子成熟后采收曬干脫粒,以備當年和翌年使用。
1.3.1 追施冬肥。一是施肥在黃花莖葉經霜凍凋萎后進行;二是施肥種類以有機肥為主,有機肥料養分分解緩慢、持效期長,為來年生長開花高產貯足養分;三是施肥量應根據土壤地力和肥料種類確定,一般每畝施腐熟圈肥2000kg以上,配合施用適量氮肥、磷肥;四是講究施肥方法,應于黃花叢株間或行間開穴深施,施肥后及時覆土壓實,防止養分損失。
1.3.2 客土培蔸。黃花的花蕾由短莖節發出,具有發根部位逐年上移的生長特性。如果不及時進行客土培蔸,就會出現根系顯露在土面的現象,從而減弱根部吸收功能、降低植株抗旱能力,導致產量下降。培蔸一般在冬季停止生長后進行,到小寒前結束。具體方法為:先將枯萎部分齊土割除,然后進行冬季施肥,再進行客土培蔸。春季萌芽之前,耙散植株頂部客土。客土培蔸只適合盛產期后的黃花,幼齡植株不宜進行培蔸,以免影響植株分蘗力。
黃花經濟價值高,既是藥食兩用植物,又有固土、美化等生態價值。黃花除可加工成干品制作佳肴外,還可采用鮮品直接食用。近年來,黃花在國際市場享有極高的聲譽,把黃花菜視為“保健食品”,掀起一股食用黃花菜的熱潮。黃花菜具有安神、消炎、解熱、利尿作用,是治療抑郁癥及肝炎、水腫等多種疾病的良藥。黃花菜具有健腦、抗衰老功能,能顯著降低動物血清膽固醇,可作為老年人的保健佳蔬。黃花菜含有冬堿等成分,具有止血、消炎、利尿、安神等功能。黃花菜可以用來燉雞、燉肉,對治療貧血亦有效果。黃花根系發達,具很強的水土保持作用,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觀賞花卉。
黃花菜的營養價值很高。據分析,干黃花中含有人體極易吸收的糖類60%、蛋白質14%、脂肪2%。每100g干品中含鈣463mg,磷173mg,并且還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對胎兒發育非常有益,是孕婦、產婦非常適宜的食用蔬菜。大力栽植黃花菜,開發價值高、經濟效益好、綜合利用前景廣闊。
2.2.1 黃花菜的選購標準。宜選擇色澤黃亮、肥嫩、清潔無霉、韌性好、水分少、味清香者。優質的干制品久煮后軟而不爛、互不粘結。
2.2.2 黃花菜的食用方法。鮮黃花可炒食、素炒或肉炒。干黃花菜可蒸雞、炒雞蛋、油炸等。食用前用溫水泡發,清洗干凈再進行制作。黃花菜富含花粉,常食可益智健腦,有助于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并具有美容烏發保健抗衰等功效。
黃花的葉、根、莖、花均可入藥,味甘性平,有養血、平肝、鎮靜安腦的功效,《本草綱目》云“能去濕利水、除熱通淋、開胸寬膈,令人心平氣和,無有憂郁,故以萱名”。《本草綱目》載,萱草“性味甘涼無毒、解煩熱、利胸膈,安五臟,煮食治小便赤澀。”民間流傳干黃花加白糖,煎水飲,治小便赤澀;干黃花煮水醫治抑郁癥;黃花加藕節煎湯飲,治衄血、咯血等偏方。
據現代科學分析,黃花富含糖類及蛋白質、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所含蛋白質、糖類、鈣、鐵和硫胺素的數量名列各種蔬菜之前茅,其中維生素A的含量,比胡蘿卜的含量還多2倍。黃花菜對抑郁癥、神經衰弱、高血壓、動脈硬化、習慣性便秘等均有治療作用。經常食用黃花菜,既能健胃補脾,又能潤腸通便,還可養血安神,且無副作用。可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健身,延年益壽之功效。據記載,孫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湯”作為健身食譜。“四物湯”為黃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共同烹調的湯菜,其營養成分全面,是不可多得的補血、養血良方,又是日常生活中物美價廉的珍肴。
常用藥方舉例:
2.3.1 感冒:黃花菜干品、紅糖各30g,水煎服,每日2次。
2.3.2 失眠:黃花菜50g,水煎半小時取汁,加冰糖再煎煮2分鐘,睡前1h服下。
2.3.3 頭暈、耳鳴:黃花菜、豬瘦肉各適量,燉食。常服。
2.3.4 產后乳少:黃花菜25g,燉豬瘦肉或老母雞,吃肉喝湯。連服一周,可通和乳汁,補虛下奶。
2.3.5 聲音嘶啞:黃花菜30g,加水煮爛后調入蜂蜜,一日分3次慢嚼咽下。
2.4 經濟效益分析
黃花菜可當年栽植當年采摘,一般三年進入盛花期。一次投入可連續受益20年左右,以畝年產干花200-300kg,單價40元計,畝年產值可達0.8-1.2萬元,其投入產出比為1: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