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旭輝
(新疆阿克蘇地區農業產業化服務中心,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經調研,阿克蘇地區現有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含個體)465家,同比增長20.73%,其中地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61家。253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精深加工企業92家)實際加工能力178.8萬噸,已完成加工量128.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60.34億元,利潤總額2.57億元,增加值6.85億元。企業加工投入38.31億元,其中固定資產24.38 億元,研發技術投入0.43億元。勞動力報酬13.5億元,從業人員穩定在3.2萬人。已累計收購農產品117.39萬噸,完成農產品銷售86.75萬噸,其中浙江市場4.7萬噸,浙江市場以外銷售78.88萬噸,電商銷售3.17萬噸。
定位“76331”發展規劃,成立以地委分管領導任組長的產業化領導小組。制定《阿克蘇地區“點線面”推進經濟工作實施意見》《2020年地區“6+1”產業發展行動方案》《阿克蘇地區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布局規劃(2020-2022年)》(擬定)等指導性文件,以“六型政府”建設為抓手,將推動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納入年度考核,明確工作目標、細化部門職責,形成了地、縣(市)、鄉(鎮)三級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化產業發展制度和推動力保障,扎實推動工作有效開展。
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定期做好招商引資項目跟蹤及管理、服務與指導,加速推進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截至目前,全地區簽約農業產業化項目162個,簽約資金達到354.29億元,到位資金68.8億元,已開工建設項目92個,跟蹤洽談的項目124個,實現了數量、質量雙突破。其中地區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0.46億元(含2019年續建項目),引進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46個。
2.3 .1 公共倉總倉儲能力逐步增強
整合加盟企業(合作社)倉儲資源,建立地、縣(市)本地公共倉18座(10.99萬噸),疆外公共倉0.45萬噸,推動跨區域、縣(市)域倉儲資源共用共享,降低農產品倉儲、運輸成本,同市場價相比倉儲費用降低100元/噸;按照統一倉儲、統一包裝、統一檢驗“十倉”管理制度,開展農產品進銷信息采集,執行凡運往外地銷售的農產品及加工產品必須經在倉檢驗、合格后貼標運出標準,公共倉周轉、集散、配送、倉儲能力不斷提升。
2.3 .2 “百企”聯合營運公司能力不斷提升
支持聯合營運公司完善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健全規章制度,在推動規范運行的同時,立足農業大區定位,吸引“果然好”“金勺果業”“域上金棘”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招商落地企業加盟聯合營運公司,強化“百企”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能力建設;引導“百企”加盟企業設備改造、技術升級、優化管理,推進“百企”加快進入精深加工領域,恒通果汁將殘次果加工為高附加值果汁類產品熱銷國外市場,西域牧業開展牛肉類熟食產品研發,形成5大品類20余種熟食產品。聯合營運公司已實現加盟企業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正逐步成為集生產、加工、倉儲、銷售為一體的產業聯盟和聯結生產與銷售的樞紐平臺,推動地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倉儲、銷售等各業態高質量發展。
2.3 .3 百企聯盟與“百十一”基地緊密聯結
指導聯合營運公司、加盟企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以土地流轉、購買社會化服務及“訂單+基地+農戶”等形式參與“百十一”基地建設、托市收購“百十一”基地農產品,推動“企農”聯結和收購網建設,實現了穩市并推動農產品銷售,蘋果、香梨、核桃(干)等農產品價格低開高走態勢明顯,兩節期間價格漲幅在1.5-3.5元以上,累計收購“百十一”基地農產品183.7萬噸,帶動全地區農產品收購494.7萬噸,實現“百企”與“百十一”基地建立穩定、雙贏的利益聯結。
2.3 .4 聯營企業與流通體系有序銜接
加強與援疆指揮部、對口援疆市溝通、協調。與浙江省(市)國有企業合作,對接浙江市場“十城百店”農產品流通銷售體系,協作建立浙江市場服務、管理、銷售平臺,助力浙·阿兩地建設“疆果東送、浙產西進”雙向物流通道,推廣浙江市場“雙線聯動、線下十進、線上百店”銷售模式,實現浙·阿兩地“線上線下”對接、洽談、合作,促進具備“十城百店”產品需求的387種阿克蘇農產品開展線上線下銷售。浙江市場累計銷售額達116.67億元,全國市場銷售額達309.9億元。示范帶動農產品由初(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單一流通向全域流通方式轉變,推動農產品外銷體系加速建立。
2.3 .5 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
在“十城百店”流通體系市場端需求牽引下,逆向促進“百企”供給端優化產品結構、豐富產品種類,推動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升級,帶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快速發展。累計引進農業產業化招商引資項目300個,簽約資金612.92億元,其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招商引資項目117個,實際加工能力已達85.3萬噸,加工種類從米、面等生活必需品向果汁(醬、酒)、保健品(番茄紅素)、休閑食品等消費類商品轉變,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發展,實現產業擴容增量和提質增效。目前全地區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11個,新疆果業集團阿克蘇核桃交易中心、阿克蘇市庫木巴什核桃交易市場等5個交易中心投入運行,建成縣、鄉農產品初級交易市場69個。
2.3 .6 著力提升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
積極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產學研相結合的產業化發展之路。財政資金1444萬元扶持國有企業開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推動紅旗坡集團、天山神木、西域牧業研發紅棗、香梨、蜂蜜等精深加工產品六大類86個小類;果蔬凍干、膨化食品60余類,牛羊肉等熟食品19種。生產的精深加工產品已進入部分縣(市)商超,上架阿克蘇機場、庫車機場、31個中國石油加油站、機關食堂等。
2.4 .1 實施推進農業產業化“十城百店”提質工程
同浙江援疆指揮部、浙江省政采云合作,加速建立“雙線聯動、線下十進、線上百店、倉儲前置”為核心的農產品銷售網絡,加快布局以浙江市場為周轉、面向長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國市場的農產品銷售體系。
2.4 .2 推動“互聯網+農業”線上線下銷售體系融合發展
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京東商城、天貓、供銷e家等電商平臺深度對接。已搭建淘寶網特色中國·阿克蘇館、蘇寧易購特色中華·阿克蘇館。同時,培育了本地匯宗農產品交易平臺,搭建“十城百店”農業(扶貧)館銷售平臺,拓寬“十網百店”線上銷售,推動地、縣(市)“十倉百企”聯合營運公司及130家加盟企業(合作社)開展農產品線下線上銷售。
2.4 .3 加快市場開拓
積極組織龍頭企業、合作社參與國內外知名展會的同時,依托對口援建所在地政府,在對口援建市舉辦各類阿克蘇特色農產品推介會、展銷會、對接會、巡回展,為企業牽線搭橋,尋找商機,簽訂訂單。
2.5 .1 推動引智工程實施
與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簽訂框架性合作協議,聘請相關專家開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等培訓。
2.5 .2 加強產學研聯合
收集13家精深加工企業核桃破殼、殼仁分離加工及甜菜原料儲藏等17個技術難題和15個科技成果項目需求信息,加快科研院所成果轉化,改造升級果蔬生產線等促進企業產品升級、質量提升,提高農副產品生產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落實已有的各項惠農政策,多種渠道及方式對農業全產業鏈發展進行支持,建立財政連續三年,每年1億元扶持產業化發展專項資金,已撥付紅旗坡集團、西域牧業等獎補資金7954.47萬元,計劃撥付1585.89萬元。累計托市收購林果、牛肉、黑木耳等農產品13.35萬噸以上。建立2000萬元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給予托市收購在冊貧困戶生產的干制紅棗、核桃、黑木耳運費補助,分類每噸補助250-500元,已收購黑木耳309噸。撥付2019年鄉村產業發展專項資金70萬元,重點支持紅旗坡集團進行精深加工區建設。
已建成9個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入園發展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200家以上,并充分利用地緣區域優勢規劃建立了4個農產品加工企業聚集區,穩步推進地區農產品加工企業集聚發展。
加快農產品收購、銷售“兩張網”建設。依托阿克蘇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十城百店”提質工程建設,積極推動以浙江市場為主、面向全國的農產品銷售,逐步建立農產品“疆果東送、浙產西進”雙向流通體系,推動農產品“雙線聯動、線下十進、線上百店”銷售模式發展。目前已累計收購農產品191.95萬噸,銷售農產品115.24萬噸,銷售額91.09億元。加快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布局規劃,積極構建以溫宿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為核心的“兩園一區兩市場”產業格局,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倉儲、銷售、品牌培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抓好國家級、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園區(基地)建設,落實支持園區發展與建設優惠政策,重點發展特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吸引一批知名林果加工企業和配套企業入駐,實現上下游產品和服務的有機銜接,拓展產業鏈條,積極構建“縣有龍頭企業、鄉有規模企業、村有衛星工廠、戶有小作坊”四級架構體系。
抓住自治區推動國資國企進入農產品加工領域的機遇,吸引承接自治區級國資國企落地;推動地區五大國有企業在林果、牛羊肉、黑木耳、蔬菜和主食精深加工上有重大突破,成為主導產業上的領頭羊。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支持龍頭企業建設標準化原料生產、精深加工、物流配送和市場銷售全產業鏈體系,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產、供、銷縱橫聯合體,推廣“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
嚴格落實地區《關于支持溫宿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農業產業化發展扶持辦法(試行)》,支持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立南疆林果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加大核心關鍵技術科技攻關、技術集成和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進重點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發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強化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改造,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依托自身力量積極開展企業設備改造更新、工藝改造升級、技術引進。
依據資源稟賦,加快推動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水平,積極開展精準、定向、專項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引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和上下游產業企業,擴大精深加工企業數量、規模在農產品加工業中的比重。重點抓好產業運行調控,定向施策扶持壯大現有企業,把地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跟蹤監測和重點服務對象,重點保生產、保運行,確保企業產業穩步發展。
深入推動“十城百店”提質工程建設,重點抓好“百十一”基地農產品訂單簽訂與收購,強化“十倉百企”工程建設,激活市場經營主體活力,加快農產品收購、銷售“兩張網”建設。抓好“雙線聯動、線下十進、線上百店、倉儲前置”為核心的農產品流通“十城百店”工程,加速建立以農產品銷售為重點的產業體系。在充分用好企業線下銷售渠道的同時,努力擴大農產品電商銷售,鼓勵開展疆外網上下單、疆內線下送貨等形式多樣的營銷活動,創新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加快發展多樣化、多層次的“互聯網+”農產品無接觸配送等現代營銷模式,推動全產業鏈整體發展。
綜上所述,阿克蘇地區農副產品加工行業的發展必須嚴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自治區九屆十一次全會、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及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在“建十倉、組聯盟、強管理、擴規模、拓市場、提效益”等產業環節,充分發揮“十倉百企”,前聯“百十一”基地、后延“十城百店”流通體系作用;積極構建“企農”聯結的同時,加快推動產業“補鏈”“延鏈”“強鏈”水平,積極開展精準、定向、專項招商引資工作,重點引進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和上下游產業企業,擴大精深加工企業數量、規模在農產品加工業中的比重;加速建立以農產品銷售為重點的產業體系的同時,全力推動以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化體系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