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師范大學蘇州實驗學校
政治教學對于實現當代高中生的全面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國際視野,也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對于國家和社會的熱愛。
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習慣,也是一個十分高效的學習方法,它能夠幫助學生提前了解課堂學習中可能會出現的阻礙,從而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聽課效率。然而,由于很多高中學生對于預習的重要性缺乏清晰的認知,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缺少主動性,因而很少或者說不愿意在預習這一步驟上花費時間。而高中政治又是一門以理論教學為主導的課程,教學內容十分抽象,這就進一步導致學生對于政治課程預習缺乏興趣。基于這一現象,高中政治老師就可以在學生預習課程這一步驟中引入時事政治,用當下最具熱度和話題討論的相關的時事政治新聞來吸引學生對于即將要學習的課程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預習動力。例如,在開展《聯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以美國為例》這一單元的課程教學之前,政治老師就可以給同學們布置預習任務。而在發布這個任務時,教師可以用目前有關美國的最新的、熱議度較高的時事話題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激起學生預習的欲望。比如說,目前關于美國比較新的一個新聞就是美國司法部長提出對非法入境的外來人員實施“零容忍”的司法政策,并且警告有偷渡動機的人美國將會實施拆散偷渡家庭的嚴厲處罰。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后,國際社會對于特朗普上任后美國的一舉一動一直存在較大的爭議,而這樣的新聞無疑會激起學生的興趣和對這一話題的討論。而政治老師在學生興致勃勃的狀態下,就可以趁機給學生布置預習這一課的任務,可以說:“既然同學們對于這一新聞這么感興趣,那么大家就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國各個權利機構的職責、權力以及美國的政治制度,接下來大家就可以預習《聯邦制、兩黨制、三權分立:以美國為例》這一課的內容。”通過時事政治的吸睛效果,老師就可以提高學生預習的動力,從而提高學生的預習效果。
在預習之前導入時事政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課前的預習效率;而在課程教學正式開始時導入時事政治,就可以充分抓住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課堂專注度以及提高學生聽課效率。在預習時引入的新聞熱點只能夠維持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短暫的興趣,因此,政治老師在正式開課時,仍然需要融入時事政治來實現新課程的自然導入,從而繼續維持學生繼續學習和探索課程內容的欲望。例如,在進行《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宗旨》這一課的教學時,老師在開課之初就可以以我國外交部最新發布的動態來吸引學生的興趣。比如說,近日外交部發布了最新的外交動態,即中國將繼續保持中美貿易關系健康穩定發展,這一表態也符合世界發展的利益。中美關系在特朗普上臺之后一直處于一種十分微妙的關系,也是國際社會甚至是人們茶余飯后關注的一個重點,高中生自然也不例外。通過這樣的新聞作為一個引子,政治老師接下來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出《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宗旨》這一課的教學,可以說:“我國外交部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表態,同學們想要繼續了解其背后隱藏的原因和理論要求嗎?那我們接下來就深入地了解一下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和宗旨吧。”這樣一來,老師就可以順利導入新課程并能開展課堂教學了。
在課前預習和課程導入都融合時事政治的基礎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學生課程學習的效率以及專注度地提升。但為了更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老師在進行課堂具體知識點的教學時還需要適當聯系時事政治,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使抽象的理論內容融入到現實的事例中,能夠有助于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具體講到《權利的行使:需要監督》這一課中對于政府的監督手段時,老師就可以適當聯系一則時事新聞,比如說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亮出今年降成本清單這樣的一個時事話題。這樣老師就可以非常具體、清晰地讓學生了解一些具體的監督政府的途徑和方式,從而加深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與認同。
綜上所述,政治教學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學校、國家和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政治老師要不斷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政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