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幼敏 周風莉 梁娟
摘 要:車輛是運輸生產的必要裝備。確保車輛擁有良好的技術狀況,能夠切實提高車輛的運行質量與出車效率。同時也能夠避免車輛的異常損壞與早期磨損,切實降低汽車的維修維護成本,而這便關系到企業的增產節支、安全生產的質量。通過綜合分析技術管理對綜合成本的影響,能夠為企業提高自身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提供支持;為我國汽車運輸事業的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對此本文結合技術管理對維修費用、車輛運營、安全運營及能源消耗的影響,提出擇優選配、規范操作及定期維護等策略。
關鍵詞:車輛技術管理 綜合成本 影響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Vehicle Technical Management on Comprehensive Cost
Chen Youmin Zhou Fengli Liang Juan
Abstract:Vehicles are necessary equipment for transportation and production. Ensuring that the vehicle has a good technical condi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unning quality and delivery efficiency of the vehicle.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avoid abnormal damage and early wear and tear of the vehicle,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intenance cost of the vehicle,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terprise's production increase, cost reduction, and safety production.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on comprehensive costs, it can provide support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own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automobil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In this regard, 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impact of technical management on maintenance costs, vehicle operation, safe opera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such as selection of optimal allocation, standardized operation and regular maintenance.
Key words:vehicle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cost, impact
1 引言
車輛技術管理是對汽車進行合理改造、視情修理、強制維護、正確使用的綜合管理,是我國汽車運輸產業健康發展的基本舉措與重要內容。而通過探究技術管理對汽車綜合成本的影響,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控制成本投入,提高生產收益,降低安全事故,滿足時代發展對產業建設所提出的要求。然而在車輛技術管理的過程中,卻存在諸多的問題,導致車輛技術狀況嚴重下降,極大地提高車輛運營、維護及能源應用的成本。所以在探究技術管理對車輛綜合成本影響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從技術管理狀況下降的角度出發,對綜合成本進行全面地分析和研究。
2 車輛技術管理對綜合成本的影響
2.1 維修成本
車輛運營成本主要包括活動成本與固定成本兩部分。其中固定成本具體包括管理費用、各種稅款、保險費用、經營權使用費、折舊費用等。而活動成本則包括過路過橋費、維護檢修費、燃油消耗費用等。通常來講,活動成本在綜合成本中的占比較高,導致運營企業不得不對燃料費用、維修費用、材料費用、輪胎等項目進行專門的定額管理。如果企業的技術管理質量下降或不夠規范,譬如駕駛員不及時維護或不正確使用車輛,都會導致車輛部件出現早期損壞和異常磨損等問題,極大地提高了車輛的使用成本與維護成本,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綜合成本,不利于企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的有效提升。
2.2 車輛運營
車輛完好率是運輸行業提高營收的基本保障。然而在車輛經營的過程中,不論車輛是否處于運營狀態,都會產生相應的固定成本。而如果技術管理質量下降,車輛的維修時間和故障率會顯著提升,進而導致車輛的運營周期大幅縮短,進而影響到車輛營運的整體收入。與此同時,假如車輛經常出現拋錨故障的話,那么車輛運營企業的社會信譽及運營成本都會受到顯著的影響。特別在車輛頻繁出現故障后,企業的車輛救援費用會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企業運營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制約企業的健康發展。
2.3 安全運營
“安全”是車輛運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石,是企業獲得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的保障。然而在車輛技術管理的過程中卻存在駕駛員思想麻痹,操作不規范等問題,導致交通事故頻發發生,甚至威脅到駕駛員的生命安全與企業的車輛安全,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埋下了隱患。雖然車輛安全問題是難以避免的,然而如果缺乏科學的車輛技術管理舉措,將導致安全風險不斷提升,企業的財產安全與人員的生命安全,不斷受到威脅和影響。進而導致企業的綜合成本大幅提升,嚴重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譬如在安全事故發生后,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維護成本、維修成本及補償成本,來降低安全事故對企業運營的影響。
2.4 能源消耗
如果車輛技術管理狀況下降,將導致車輛的燃油成本大幅提升,不僅增加企業的綜合成本,還會為社會和國家帶來不利的影響。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石油資源、煤礦資源出現嚴重緊缺與匱乏的問題。而在我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石油資源緊缺的局面將日漸嚴重和突出。因此降低能源損耗逐漸成為我國重要的發展戰略。而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大量的汽車尾氣排放,將導致城市及周邊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導致我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重,不利于我國社會市場經濟的平穩發展。因此企業加強技術管理力度,能夠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基礎上,減少汽車運營行業對國家和社會的不利影響,與此同時也能減少企業的綜合成本,幫助企業獲得可觀的經濟收益。
3 優化綜合成本的車輛技術管理策略
3.1 擇優選配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車輛運營行業以其多元化、個性化、便捷化的優勢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但與此同時也對車輛運營企業的服務質量,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既需要車輛擁有較高的安全性和舒適性,還需要車輛的檔次和城市的定位相匹配。而在車輛技術管理的過程中,企業需要在綜合考慮車輛性能、使用成本、購置成本的基礎上,從運營服務的角度出發,選取“技術性能高”、“排放量適中”、“故障率低”、“造型美觀”的車輛。此外,企業還需要根據車型對綜合成本的影響及自身的經營狀況,確定出適應企業自身發展的車型。譬如企業體量較小,因此在選擇車輛車型時,應降低對外觀的基本要求。如果企業經濟體量較好,可考慮能夠切實提高企業服務質量的車型。譬如北京現代、桑塔納等。
3.2 規范操作
駕駛員對車輛技術管理質量與綜合成本投入的影響較為顯著,如果駕駛員在車輛運行過程中,存在操作不當的問題,將導致汽車零部件出現異常磨損和早期損壞等現象,極大地提高了車輛運營的綜合成本。譬如離合器始終處在半連動的運行狀態,將導致離合片出現快速的磨耗和損壞問題,嚴重者甚至會導致離合器壓盤和分離軸承出現破損。又比如不及時的換擋,將造成車輛出現拖檔運行的現象,致使傳動部件與發動機出現早期損害問題。對此,企業應在技術管理的過程中,加強對駕駛員的管理培訓,注重駕駛員對車輛操作與車輛維護方面的學習,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機制,提高駕駛員在車輛運行中的規范性和標準性。此外,企業還需要制定出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績效考核制度,將車輛規范操作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和抓手,以此提高駕駛員使用車輛的規范性,提高車輛技術管理的實效性。
3.3 強制維護
車輛運營企業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主要通過責任經營的方式來開展車輛技術管理工作的,然而在實際的技術管理中,卻依舊存在維護材料少換、維護工作少做、車輛維修質量下降等問題。因此,為切實降低此類問題的出現和發生,企業必須從強制維護、定期監測、視情修理等角度出發,做好以下工作:首先,應抓好維護工作。企業在駕駛員收車、行車及出車時,應落實汽車維護制度,確保駕駛員在交接班的過程中,能夠相互檢查、相互督導,進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制定檢驗機制。企業應根據車輛運營的整體情況,制定月度專項檢驗,季度重點檢驗、3天回場檢驗等檢驗制度,并明確車輛檢驗的基本內容。如“輪胎”、“油電路”、“指示系統”、“制動系統”、“專項系統”等。再次根據汽車的間隔里程,引導駕駛員或相關負責人到指定的維修廠進行維護。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使用說明及運行狀況,確定并調整車輛的間隔里層,優化里程計算標準。最后,實行強制維護,企業要想提升車輛的運行狀態及各部件的工作狀態,應嚴格實行季度強制維護機制,并根據強制維護結果,確定車輛的運營資格。即如果車輛在運行過程中,沒有接受季度強制維護,應取消其運營資格。
3.4 組織建設
汽車運營企業在開展車輛技術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應依據《汽車維修標準》、《汽車維護規范》等規定,制定相應的質量標準和質量方針,并對車輛進行考核、檢查、監督,對存在質量問題的車輛進行整改與優化。但要想確保車輛技術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企業首先應落實責任制,明確技術管理人員的主體責任,規避相互推諉、相互扯皮問題的發生。其次,應根據車輛管理的實際情況,制定保障機制,強調質量分析與質量檢驗。并且根據車輛技術管理的實際情況,抓好檔案管理工作,制定出相應的操作規程與維修制度。最后構建監督機制,企業應在制定車輛質量評價指標的前提下,形成科學合理的監督機制。對駕駛員操作、車輛維護維修等工作進行監督和管理,以此降低車輛技術管理對汽車綜合成本的影響,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
4 結語
通過綜合分析車輛技術管理對綜合成本的影響,能夠發現,不合理、不科學的技術管理容易提升企業的“維護成本”、“燃油成本”,影響企業運營的“質量”和“效率”,威脅到駕駛員與車輛的“安全”。而通過擇優選配、規范操作、強制維修及組織建設等方式,可以切實提高技術管理的質量,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和社會效益,為汽車運營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依托和抓手。
參考文獻:
[1]李娟,余國印.綜合成本最小的車輛調度問題及混沌螢火蟲優化算法[J].物流技術,2015,3407:180-183.
[2]黃光尤.當前道路運輸車輛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汽車維修技師,2017,07:132.
[3]安利娟.論車輛技術管理在降低運輸成本過程中的重要意義[J].科技創新導報,2011,24:201.
[4]江岸楊.建立車輛技術管理系統加強營運車輛技術管理[J].交通科技,2012,S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