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資需要越來越高。當前,各種類型的現代化建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我們的視野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人們在追求建筑功能性、舒適性的同時更加關注工程質量。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是確保建筑整體質量和使用壽命的關鍵,是使用者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建筑行業生存發展的基石。本文以建筑工程主體結構檢測的主要內容為出發點,詳細分析現行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主要辦法并提出若干改進措施,力求為建筑行業的整體健康發展增添助益。
關鍵詞: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
近年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迅速,建設能力和建設質量大幅提升。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技術也不斷提升,為增強建筑工程的安全夯實了基礎。建筑工程的主體結構猶如人體的骨架,既要擔負承載所有上部載荷,又要維持整體結構的安全、穩定,是建設工程的重要構成。在不同項目的施工過程中,因建設質量引發的大小事故時有發生。要想保證建筑的施工使用安全,就要嚴格檢測主體結構,科學改良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不斷提升檢測效率。
一、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的主要內容
因建筑工程種類、規模存在較大差異,主體結構檢測涉及的內容也包括方方面面,具體包括:建設施工材料質量檢測、建筑工程功能檢測、安全性能檢測、施工技術工藝檢測等。總體來說,無論何種類型的建筑工程都要將材料和施工技術檢測作為重中之重,對存在潛在質量隱患的建筑物更要嚴格遵照行業檢測規定,直至完全排除安全隱患為止。近年來,伴隨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很多現代化建筑在功能設計上都有較大改變,導致建筑改造工程數量居高不下,老舊建筑和已完成建筑主體結構檢測的工作比例不斷增加。在實施日常檢測工作時,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建筑抗壓強度檢測、外觀尺寸比例檢測和鋼筋性能檢測上。除此之外,建筑工程施工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影響。因此,必須將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作為建設施工的關鍵。
二、常用的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辦法
1、外觀、尺寸檢測
具有一定檢測經驗的檢測人員憑借目測便可初步判定建筑工程的外觀和尺寸,要想確定混凝土構件能否滿否設計需要則需測試總軸線標高和截面尺寸。除主要構件外,如混凝土表面存在蜂窩、裂縫、凹坑不僅會影響建筑美觀,還會不同程度的影響使用功能。為確保美觀和安全,必須詳細標記出測試中發現的外觀、尺寸問題,并根據嚴重程度進行分類。
2、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
在監測主體結構質量時應核對先鋼筋數量、確認配筋強度和鋼筋在截面上的位置。在監測鋼筋保護時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一是破損法。采用該種方法監測需要對待檢鋼筋進行開槽處理,將保護層剔除。二是非破損法。這種監測方法主要是借助監測儀器進行測定,無需現場開槽。在監測工程主體結構的抗壓強度時通常可采用兩種方式,即動態檢測法和靜態檢測法。前者是指利用脈動與起振器的雙重作用測定構建頻率和陣型,借助識別系統理論檢測混凝土鋼筋的剛度。常用的靜態檢測法包括雷達法、超聲脈沖法、和回彈法。靜態檢測法檢測的準確性要高于動態監測法,但僅適用于小、中型構件結構。
3、結構檢測法
現場結構檢查可分為三部分:一是鋼結構檢測。在現場檢測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相關規定對一級焊縫和二級焊縫進行抽樣檢測。二是砌體結構檢測。主要檢測砌體結構的砂漿抗壓強度,檢測時應先選取幾個重要結構點,做好檢測記錄,以便為日后檢測和處理類似問題提供參考。三是檢測混凝土。該檢測主要是測試混凝土結構實體抗壓強度,可通過選點取樣的方式照顧到所有強度等級,特別是混凝土結構安全隱患處。
三、檢測方法的正確使用
1、建筑工程準備階段的檢測
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涉及內容眾多,既包括各施工階段的規范性、質量,也包括設施設備、材料規格、施工技術、現場管理等,在選擇檢測方法時必須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情況。在施工前準備階段,檢測的主要對象應為針對主體結構設計的施工方案、原材料品牌質量、人員水平、施工工藝、施工資質等。審查實施資質是施工作業開始前最重要的環節,只有具備相應施工能力的單位才有可能保證其它方面合格。
2、施工過程檢測
在對施工過程進行檢測時應重點關注進場原材料的質量、施工作業的規范性、工程承重結構設計、沉降率等。簡單舉例,沉降幾乎是所有建筑工程都無法避免的情況,建筑主體結構的重量越大,沉降的概率越高,沉降率往往越大。沉降屬于正常現象,普通沉降通常不會造成質量問題和風險隱患,但如出現沉降不均勻的情況就會造成整體結構失衡,引發風險問題。沉降檢測的第一步應先挑選適宜的水平位置,設置基準點,然后在圍繞基準點選取多個參照點。參照點應分布在建筑主體結構的各個方位,這樣才具備參考價值。在第一輪檢測時,應準確記錄基準點與全部參考點之間的夾角數值,并將其作為標準值。然后每天重復檢測記錄,如夾角數值未發生改變或變化極小,則說明沉降情況在標準范圍內,如果夾角明顯變化,則說明存在質量問題必須停工處理,以免造成后期大規模的不均勻沉降。
3、完工階段檢測
混凝土是當前最主流的建筑主體結構,尤其適用于大型建筑。裂縫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最為常見的問題,大型的混凝土構件也常會出現內部空洞,導致整體強度被拉低,承重能力大打折扣。在針對這類問題進行檢測時,應先通過觀察法檢測混凝土結構確認無大型裂縫后在進行二次設備檢測。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類建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要想保障建筑物主體結構的質量,就要對各類建設參數進行實時檢測。不同的檢測對象要采用不同的檢測方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只有科學選擇檢測方法才能確保檢測結果的精確,并合理壓縮工程預算。相信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革新,主體結構檢測技術也將日趨成熟,為建筑行業的長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平.探究建筑工程主體結構的質量檢測方法及其應用[J].工程建設與設計,2021,{4}(03):205-207.
[2]黃文旭,鄭俊升.探究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及其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4}(20):410+142.
[3]賀忠明,陳航.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18,{4}(11):167-168.
[4]汪天舒.李誠.建筑工程主體結構質量檢測方法及應用[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36):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