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 云

近年來,我園結合實際,開展系列化、分層式、體驗性的情境主題活動,使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幼兒生命成長最好的“文化母乳”。我園將傳統禮儀、傳統節日、傳統美德、傳統藝術、傳統游戲、傳統美食、傳統風俗等滲透于五大領域,豐富主題活動,以教育情境為實施途徑,讓幼兒在教師精心選擇或創設的情境中主動學習與體驗,將幼兒、傳統文化有機統一在“情境”之中,促進幼兒和諧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南通市民間文化資源豐富。我園以新課程資源觀為指導,以幼兒需要為核心,以年齡段和領域學科為縱、橫兩條主線,注重適宜性、教育性和操作性,將遴選出的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內容建構活動框架圖,并隨著幼兒經驗的變化不斷地調整。幼兒在主題中獲得新經驗,并且這些新經驗在幼兒今后的各類活動中得到應用和再發展,呈現出持續的生命張力。
在實施主題活動中,我園以情境教育理論為指導,綜合運用創設情境的六條途徑,注意體現情境活動的核心要素,營造幼兒情境學習的最佳環境,開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與發展需要的情境主題活動。
我園創設了民間文化活動情境,讓幼兒在優秀傳統民間文化的氛圍中受到熏陶、濡染,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走進幼兒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門口六個防撞球。這些防撞球不再是圓溜溜、冷冰冰的石頭,而是一個個可愛的人物、一個個有趣的形象:哪吒、黑貓警長、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大頭兒子……有神話人物、有動漫人物,可謂家喻戶曉。一樓布置了中國傳統的團扇,上面畫著青花瓷花紋,典雅大方,扇子的下面吊著紅紅火火、和和美美的各種中國結,處處洋溢著民間的古典美;二樓走廊創設了“二十四節氣”大觀園,用呼啦圈、麻繩和廢舊物品制作:一粒粒花生殼成了秋收時節的碩果,一朵朵廢舊棉花成了小寒季節一片片飄舞的雪花,一顆顆模擬餃子成了冬至時令最美好的祝福……樓梯環境呈現了家鄉多姿多彩的橋梁、好看好吃的美食、古色古香的藍印花布等。
我園將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活動融入幼兒一日活動的課程游戲化建設中,并滲透晨間活動、區域游戲、集體活動等環節,保證幼兒充足的游戲時間,拓展幼兒的游戲空間,讓幼兒充分享受“游戲童年”,形成獨立自主、勇于探索、敢于創新的游戲精神。例如,區域游戲“四宜糕團店”中,我園組織家鄉民間美食品嘗活動,活動分為兩步。第一步“我是小食客”:我園請家長帶上幼兒一起到“四宜糕團店”品嘗美食,幼兒自己觀察、選擇、下單、品嘗,再與父母說說感受、與周圍食客聊聊家常,體驗美食的味道,體驗家鄉的味道;第二步“我是糕點師”:幼兒在捏一捏、團一團中學習制作技巧,培養勞動情感,了解獨特工藝;在“快來瞧一瞧,快來看一看”的吆喝聲中,幼兒擔任服務員,周到的服務吸引了“顧客”駐足品嘗。
在傳統文化的開發與利用上,我園從親兒童、近本土的優秀文化著手,凸顯幼兒主體地位,強調資源的地方性、傳承性、教育性。
我園有選擇地開發適合幼兒的認知能力、操作性強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讓幼兒在感知體驗與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真實經驗。我園分層投放了豐富多樣的操作材料,讓幼兒有自主選擇、自主創作的空間,在與多種材料的操作組合中有效拓寬創造性思維。
在基于優秀傳統文化的幼兒情境主題活動創生研究中,我園主要開展了四種互動形式,即平行互動、垂直互動、交叉互動、家庭互動,通過不同年齡幼兒之間的異齡互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品質和健全人格。

南通是“中國近代第一城”,建有眾多博物館,如南通博物院、風箏博物館、珠算博物館、藍印花布館等。我園將這些鄉土特色文化納入課程體系,或組織幼兒參觀、或利用多媒體播放、或隨機翻看繪本等,將本土文化有機地融入幼兒的感官、大腦、生活,增加傳統文化的積淀,增進課程的生活化。
重陽節凝聚了中華民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濃濃深情。重陽節來臨,教師帶領幼兒來到天潤養老院,與那里的爺爺奶奶共同度過了一個難忘的重陽節。幼兒用純真無邪的童趣,給爺爺奶奶帶來了無盡的歡樂,激發了幼兒孝敬老人的品質。
我園以優秀傳統文化為題材,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活動,如親子繪本閱讀、才藝表演和手工制作等。這些活動增進了親子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幼兒的個性發展。
圍繞這一課題,本人撰寫的論文分別在《早期教育》《江蘇教育報》《校長》《南通教育研究》等報刊發表,2019 年、2020 年連續獲崇川區勞模創新成果評比一等獎;多次對南通大學學前教育本科實習生、蘇州工業園區園長代表團代表、新華僑集團幼兒園教師等做課題講座;在“江蘇省教育學會情境教育專業委員會2020 年學術年會學前教育情境教育專場”做《民間藝術情境課程開發影響幼兒創造性思維發展的實驗研究》專題報告。此外,袁宇華、顧欣蕊等9位教師撰寫的相關論文在省級獲獎,李海英、錢羽琪等教師開設公開教學、游戲活動二十余節。我園先后被評為崇川區“三八”紅旗集體、崇川區保教工作先進單位、南通市文明單位等;2020 年11 月,此課題順利通過省規劃辦中期檢查,獲好評;同年12 月僅開辦一年多的新園,順利通過南通市優質幼兒園評估驗收,專家組充分肯定了我園重視內涵發展、開展課題研究、彰顯辦園特色等方面的做法。兩年來,我園多次接待了領導和同仁,獲得了較高評價;我園還積極開展課程游戲化和園本課程研討,陳晟、張婷兩位教師分別獲崇川區男教師基本功比賽和崇川區中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一等獎;周云、袁沁等教師撰寫的游戲方案、園本課程方案獲崇川區一等獎;2020 年9月,南京大學出版的《學前情境教育與兒童創造力發展研究》由本人擔任副主編,撰寫第五章實驗報告和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