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呈旭
(山東種業智科農業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131)
種養結合模式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新興的一類循環生產模式,即將種植與畜牧配合使用,達到相互促進經濟收益增長的效果。具體而言,該模式能夠將農業經濟與畜牧業發展結合,形成循環管理,可以顯著提升農作物的質量,但其對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專業水平以及種植環境具有較高要求,嚴重制約著種養結合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內容對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發展與革新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對解決種養結合技術的應用問題,推進種養結合技術的深入應用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種養結合循環管理對栽種區域的土壤土質具有較高要求,土地質量會直接影響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應用成效。但根據本文的調查研究發現,由于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畜牧業和工業的粗放式管理,導致我國大量農田面臨著嚴重的土地污染問題,其土壤土質不符合種養結合循環管理應用需要,很難獲取良好的栽種效果。同時,種養結合循環管理不僅對土壤土質有要求,對栽種區域和養殖區域周邊環境同樣具有一定要求,部分農田和畜牧散養雖然沒有嚴重的土地污染問題,卻受到周邊工業產業的影響,缺乏良好的空氣環境和水力資源,這也會影響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應用成效,進而影響農業經濟發展質量。
為保證農作物產量和質量,栽種人員必須為農作物施加適度的肥料,從而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養分。但在實際的栽培實踐中,大部分農戶無法熟練掌握肥料的使用數量和使用方式,不合理的肥料使用方式會嚴重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導致畜牧牲畜食草后發病,進而影響農業經濟發展收益。同時,過度施加肥料還會極大地消耗土壤的孕育能力,導致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引發土壤板結現象,嚴重損害我國農田資源。而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相較于普通栽培技術對農藥的用法用量具有更高要求,這也對農戶的專業能力提出較高要求,而大部分農戶學歷相對較低,缺乏相關專業知識,種養結合循環管理對農戶提出的技術要求反而成為阻礙其應用與推廣的重要難題。
農藥使用問題同樣是種養結合循環管理普及與應用必須解決的難題,農藥是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重要措施,但使用農藥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農藥殘留,進而影響農作物質量。種養結合循環管理則強調用物理病蟲害防治方法和生物病蟲害防治方法取代農藥防治方法,進而減少農藥對農作物質量和產量的影響。但種養結合循環管理沒有考慮到成本問題,農作物病蟲害種類多種多樣,為應對不同種類的病蟲害,農戶需采用多種防治方法,甚至同時使用生物與物理防治方法,這對農戶造成較大的經濟負擔。而農藥則具備高度的經濟性優點,大部分農藥可以防治多種病蟲害,極大地減少農戶的成本支出,經濟性原則是農戶選擇栽培技術的重要依據,要推進種養結合循環管理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深入應用,就必須解決其成本指數過高的問題。同時,生物防治技術和物理防治技術對農戶的技術要求也相對較高,農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不如農藥省時省力,這也是種養結合循環管理所需要解決的應用難題。
傳統的畜牧業養殖一般是以小規模進行的,大都是分散養殖。目前畜牧業養殖仍然采用比較落后的養殖方式,在養殖過程中并未進行動物糞便的規范化處理,使得糞便中存在的有害物質滲入地下水,容易對周邊的生態環境產生各種惡劣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部分養殖場采取破壞耕地、運用化地建場的方式建立養殖場,破壞了耕地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地區的生態環境,使得地區的整體耕地面積減少,影響了該地區的農作物產量。長此以往,勢必會危及地區整體的生態環境。同時,養殖場內動物數量較多,動物產生的糞便也很多,如果不及時清理,就會造成糞便大面積堆積,使得養殖場周邊居住的人出現糞便味道困擾,容易影響養殖場和他人的和諧,阻礙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發展。
在進行鄉村經濟發展管理的過程中,鄉村應該創建一些完善的經濟發展管理制度,方可保證鄉村種養結合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在鄉村使用傳統形式的種養結合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有關部門并未在收取管理款項后及時地進行收款記錄和總結歸納已完成的收款結果,在進行預算管理的級次上缺乏合理性和明確性,使得有關部門在引稅協稅工作上出現了一些難度。除此之外,由于鄉村經濟發展管理制度并未明確界定和及時優化,比較容易導致種養結合管理責任和種養結合管理權力出現并不匹配的問題,將會導致鄉村在建設過程中具有財政壓力增大,經濟發展管理秩序比較混亂的問題。
新農村在進行經濟發展優化管理的過程中,經濟發展工作處于比較分散、范圍比較大、工作量較多的狀態。在現如今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經濟發展建設水平不斷提升,對新農村經濟發展管理人員提出了更加嚴格的工作要求。在鄉村開展經濟發展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員普遍存在專業水平不足、責任意識有待加強的狀態,再加上經濟發展的工作任務相對繁瑣、比較復雜,使得相關工作人員容易在進行經濟發展管理的過程中出現厭倦工作的問題,難以保證鄉村經濟發展的整體質量和實際效率。
我國在進行新農村發展建設的過程中,會比較重視資金成本的收支情況,因為有關部門對鄉村經濟發展的監管管理力度不足,將會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容易存在職權越位、職權缺位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導致部分種養結合資金出現核對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經濟發展工作的有序進行。
推進種養結合循環管理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深入應用,必須以高效的土地管理為基礎,相關部門必須正確認識土壤土質對農作物質量產量的重要作用,通過有效的土壤養護為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深入應用發下堅實基礎。首先,地方農業管理部門需加強對種植戶和養殖戶的技術引導,制定嚴格的土地管理條例,組織農戶在種植前對土地進行深耕、翻曬以及消毒處理,從而提升土壤活力,保護土地養分,提升土地的孕育能力,是土壤土質符合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應用要求。其次,相關部門還應出臺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通過合理的產業規劃以減少工業產業對農田及其周邊環境的影響,從而保護農田的土壤土質,為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土地資源。最后,相關部門還應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幫助農戶測量土壤土質,進而為農戶后續選擇肥料提供數據支持,以避免種植戶和養殖戶的錯誤操作而過分消耗土壤肥力,最大限度保護農田土地資源。
首先,肥料與農藥的應用會對農作物及農田資源產生雙面影響,合理地使用肥料與農藥可以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和農作物產量,而不合理的肥料和農藥使用方式則會危害土壤土質,給地方農業發展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因此,地方農業部門必須加強對肥料和農藥的應用管理,對地域內的農田資源進行全面勘測,分析其土壤成分,進而制定合理的農藥和肥料使用規范,為種植戶和養殖戶提供使用標準,從而保證農藥與肥料的合理使用。其次,地方農業部門還應加大對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資源投入,適當發放農業補貼,從而鼓勵種植戶和養殖戶選擇生物病蟲害防治技術和物理病蟲害防治技術,以減少種植戶和養殖戶的農藥使用,進而提升農業經濟發展質量。
現有的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循環管理仍存在一定缺陷,如成本等應用問題阻礙著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技術的普及與應用。因此,地方農業部門必須加強對種養結合技術的研發力度,牽頭組建科研基地,對種養結合技術進行進一步優化,從而提升種養結合技術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縮減其成本支出,使其適應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以此來推進種養結合技術的深入應用。其次,地方農業部門還應加大對種養結合技術的宣傳力度,要以通過實踐檢驗的栽種成果為依據開展一系列宣傳講座,使種植戶和養殖戶正確認識種養結合技術的經濟價值及其發展前景,以進一步推進種養結合技術的普及與應用。
為解決種植戶和養殖戶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地方農業部門應加大對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專業技術培訓力度,建立健全專業培訓制度,為種植戶和養殖戶補足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進而推進種養結合循環管理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深入應用。首先,地方農業部門應建立一對一幫扶體系,委派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一對一地向種植戶和養殖戶傳授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循環管理要點,從而提升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專業技能素養,以提升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深入應用。其次,地方農業部門可以在農閑時組織種養結合技術培訓班,鼓勵種植戶和養殖戶參加學習,向種植戶和養殖戶普及世界前沿技術,開拓種植戶和養殖戶視野,使其認識到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循環管理的光明前景,進而提升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學習熱情,強化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專業水平,推進種養結合技術深入應用。最后,地方農業部門還可以建設無公害農作物培育基地,并予以種植基地一定的資金支持,鼓勵種植戶和養殖戶加入種植基地,在農業經濟發展實踐中培養種植戶和養殖戶的專業技能素養,提升種植戶和養殖戶對種養結合循環管理的掌握程度,從而實現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循環管理的普及與應用。
現如今我國在進行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的過程中,并未創建比較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導致相關部門缺少對相關工作人員經濟發展管理工作的監督力度與管控能力,將會造成整個鄉村經濟發展工作存在收支失衡、信息整合不及時、經濟發展整體管理效果不佳等問題的出現。
相關部門需要提高對建立完善經濟發展監管體系的重視程度,對經濟發展管理的具體職責開展相對科學、比較細致的劃分,明確記錄資金的收支情況以及具體的資金流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新農村經濟發展資金存在管理混亂的問題。與此同時,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經濟發展管理人員的實時監督管理力度,可以有效規避相關工作人員出現違法違規行為,能夠進一步提升新農村經濟發展管理工作的實際效率,從而提高新農村經濟發展的管理水平。
不同區域在經濟實際發展水平上處于不同情況下,鄉村和鄉鎮在進行經濟發展管理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在開展鄉村經濟發展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結合鄉村的實際狀況開展相對合理的深入分析。對經濟發展狀況比較好的鄉村地區,鄉鎮政府可以適當地安排一些經濟發展任務;對于經濟發展狀況相對較差的區域,工作人員可使用相互聯動的模式對鄉村經濟發展工作適當地給予一些指導和幫助,從而建立相對完善、多層次的鄉村經濟發展管理制度。
在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狀態下,為了使鄉村經濟發展可以基本滿足鄉村的實際發展需求,有關部門應該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可以保證新農村的發展水平獲得有效的提升。相關部門需要適當強化對鄉村經濟發展管理人員的專項培訓力度,從而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進而提升新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的整體質量。有關部門需要定期安排一些培訓活動,安排所有參與鄉村經濟發展工作的人員積極地參與到專項培訓學習中,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比較全方位地掌握鄉村經濟發展工作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提升其種養結合理論基礎和工作責任意識,工作人員即能夠在鄉村經濟發展實際管理階段不斷提高種養結合型循環農業的整體水平。在組織培訓活動的過程中,有關部門可邀請一下經濟發展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優秀工作人員開展經驗教學和實踐授課,能夠使相關工作人員充分地意識到新農村經濟發展管理的重要作用,熟練地掌握鄉村經濟發展工作的關鍵點,樹立相對正確的經濟發展工作理念,引導工作人員以端正的工作態度開展工作。
通過本文的調查和研究發現,種養結合農業經濟發展循環管理對提升農作物的質量與產量具有重要作用,推進無公害農業經濟發展循環管理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深入應用,是滿足公眾優質農作物需求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推進我國農業以及農副業健康發展的必然需要。因此,本文針對種養結合技術存在的諸多應用問題加以探析,進而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可以有效推進我國農作物栽種和畜牧業養殖水平的提升,進而為我國居民提供更優質的農產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