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華
(延安市黃龍山國有林管理局,陜西 黃龍 715700)
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實力快速提升,林業作為發展中的重要一環,也承擔著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國林業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阻礙了發展速度,人們必須對此引起充分的重視。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在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后,其應用價值更加明顯,它是我國林業突破發展瓶頸、提高經濟收益、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強調可持續性發展,它與普通的林業經營方式有所差異,與傳統的資源利用形式也有所不同,強調將森林的各種功能相結合,從而加大森林的整體效益,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價值,在有效規劃下,不僅能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還可以實現林業的快速發展。
多功能森林經營的內容主要兩個方面:第一,對森林質量提升的重視,強化森林經營技術的有效研究,對精細化經營理念的融合,將多功能森林經營發展方向進行擴展,使得在后續發展中處于更高層次。第二,可執行性以及內涵的豐富性等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經營方案,對其有效落實,確保經營活動的開展有良好的針對性,滿足對森林資源的有效利用,實現生態系統的平衡性。
森林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之一,這本身與植物的實際生長現狀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相對較好的環境狀態,能夠有效地加快樹木的高質量成長同時也能有效地加快區域生態環境的優化改革,有效地促進林業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在當前的林業生產建設中,為了有效地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地執行,就要在原本的開發管理過程中,制定明確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原則,以科學的方式方法,加快環境的保護;正確地引導人們做好森林資源的合理優化,明確當地環境的實際特點,充分分析開發管理過程和森林維護工作在可持續發展中起到的重要意義,盡快恢復區域森林生態環境的健康。同時,也要制定明確的生態管理評估分析過程,在生態建設項目的實施前,要對整個森林的環境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和評估,最終保證所有的生態建設工作有秩序地進行推進落實。另外,也要嚴格地建立明確的發展審批規范制度要求,按照既定的工作準則進行相關制度的落實,全面促進生態評估工作高質量實現,維持所有生態經營活動的可持續發展施行。
由于受到國內外經濟市場的沖擊,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仍舊嚴峻。因此森林經營管理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性,所有工作的開展仍要以保證森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確保其能按照當前的經濟發展要求進行落實和推進。在當前的實際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根據森林的實際現狀,對生產活動的情況進行評估和分析,盡可能地挖掘森林本身的實際價值。非合理性的決策往往會導致森林資源的破壞,對后期森林的發展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在實際的經營管理基礎上,要結合森林經營的現狀,對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的分析梳理,通過調研、資料查閱等相關措施,確保經營管理工作按照既定的工作要求進行推進,確保森林的收益可持續增長。
森林資源本身就是區域生態環境中的中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有效地保證區域范圍內環境的質量,也能有效地維持環境的可持續優化。因此在當前的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就要綜合區域的發展現狀,針對發展實際要求,充分分析森林經營管理對于區域范圍內人民的生活質量、生產工作等的實際影響。在進行經營管理的過程中,相關的管理單位也要及時地與當地的居民進行全面的溝通,通過講解資源利用的重要性和資源開發的有益性,協調居民與森林經營管理之間的矛盾,從而有效地保證生產工作開展的公益性。
森林是一個相對整體的生態系統,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其對外界因素的抵御力受林業結構構成與生物種類所影響。因此,森林生態系統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在實際發展規劃中把森林系統作為一個整體結果對待,將森林生態系統整體作為起點,推進生態系統總體可持續發展。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經營管理活動和系統安穩性之間具有密切關聯,有關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根據林區生產要求,確保森林生態系統的安穩性,采取有關的經營管理措施,推進森林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
近幾年來,我國林業狀況整體而言較為良好,經濟收益也在逐年提升,但是增長幅度較低,林區狀況和森林資源利用情況仍不理想,存在樹木種類單一、森林資源匱乏、資源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問題。
當前我國森林資源仍舊呈現可持續下降趨勢,主要是因為當前森林實際的總質量和森林結構因為外界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破壞。森林資源本身是社會生產工作開展的主要資源,對于一些發展速度相對滯后的區域,森林資源的消耗能夠有效地滿足當前的社會生產實際需求,從而為地方經濟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因此森林的開采已經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工作任務。也正是因為這種工作現狀成為常態化,就導致森林資源的實際數量下降。過度對于森林資源的開采,導致森林的實際結構也受到了限制發生率變化,雖然經濟發展驅使人們加快森林的砍伐,但是卻沒有正確的方式對森林資源進行維護和管理,造成后期樹木本身的生產受到限制,森林本身的恢復難度也在持續增加。
首先,林區存在樹木種類單一的情況。為實現森林功能多樣化,要保證樹木的種類繁多,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樹木的功能交互和資源互補。但大多數林區在種植樹木時多選擇闊葉林,以混交林形式作為主要營林方式的林區數量也較少,林木的功能被大大地弱化,導致森林樹木之間的生態平衡受到了威脅,同時也不利于該林區的持續性穩定發展。加之過去森林管理人員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缺乏重視,導致森林樹木的健康情況并不樂觀,這為實現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增加了難度。
其次,我國的森林資源較為匱乏。在進行相關數據調查后可以發現,我國森林資源較為短缺,覆蓋率也并不理想,由于區域環境的差異性,資源的分布也十分不均。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近幾年來才逐漸增強。森林中許多樹木處于幼年狀態,該部分資源并不能轉化為社會經濟效益。同時,部分林區管理人員為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忽略了樹木種植原則,出現了種植密度過大的情況,樹木的生長情況堪憂,長期如此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
此外,我國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大多數林區管理人員仍然延續過去的管理方式,在制度改革方面缺少創新精神,面對新出現的問題往往采取忽視態度,導致林業發展并不能適應當今社會整體發展。陳舊的資源管理方式也會導致樹木的功能不能被充分挖掘,已展現的功能也不能發揮完全。若想實現林業的快速發展,在森林資源的管理方面必須保證科學性、正確性和先進性。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提出能夠有效改善我國森林資源管理制度,從而提升資源管理效率,增加森林資源的利用率。
實現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有效應用,需要相關林業人員的共同努力,確保他們能夠正確深入地理解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內涵和特點是前提和基礎。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和相關機構要組織林區干部和基層員工進行此項內容的學習和課程培訓,聘請專業的研究人員,系統深入地剖析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內涵,使其明確該經營理念的應用價值和使用前景。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實施目標是實現資源在生態、效益等多個方面的融合,在功能交互、相互促進的情況下實現整體發展,挖掘資源的潛在功能,提升林業經濟效益轉化能力。該經營理念很好地展現了我國可持續性發展的基本戰略,能夠更加科學有效地利用林業資源、管理林業資源,使其價值得到更長時間的延續。林業單位還可以定期地組織討論與交流,讓大家講述自己在培訓和課程中的收獲,談談自身對于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理解和認識,在交流中實現自我提升和進步。這種方式也有助于林區管理者收集員工意見,分析匯總,從而制定出較為合理的改革方法和發展策略。
為實現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運用,需要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和人才支持,以此來實現相關技術的快速進步。林業發展若想實現改革和進步,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吸引更多企業進行資金投入,打開更多的資金獲取渠道,保證技術開發所需資金能夠滿足需求。同時,要對相關技術人員和營林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的資金補貼,進行該方向的人才引進,為實現林業技術進步和創新積蓄力量,保證營林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樂于改進過去傳統的營林方式,愿意主動探索和研究多功能森林經營的途徑。科技的發展為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實現提供了保證,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解決許多林區目前面臨的問題。相關部門可以在條件適宜的林區內設置多個示范點,以此形式充分展現在不同生長情況下,如何將林木之間的經濟和生態效益進行有機結合,實現森林資源價值最大化。設置此類示范點可供其他林區的營林人員進行實地學習,使其更加透徹地理解理念的深刻內涵,對于理念的實施有一個初步計劃,該方式可以實現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有效推廣。
林業發展若想實現根本變化,必須從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政府和相關部門必須對此予以充分地重視。圍繞各地區的林業發展現狀,研究當地氣候、土壤等各種條件,深入分析,結合林區現有水平與相關專業人員進行討論,制定出較為詳盡完善的林地改革方案和林業改革制度,并下達實施細則,確保該方案和制度的有效執行。對于低產和單一樹種的林區而言,林地改造迫在眉睫。相關人員在制定改造方案時要確保珍稀樹種不受影響。改造方案必須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以保證質量為前提,提高林地的經濟效益轉化率,加大林區資源的開發,實現功能整合。林業改革必須嚴格按照制度內容執行,相關部門在改造時限、資金引進和技術應用等方面都要進行嚴格地管控,保證改革進度和效率。
在林業發展過程中,有關部門需要加強重視林業建設與生產過程。首先,林業建設過程中需要有效發揮科技的作用,建立一支專業知識過硬、技術力量雄厚的人才隊伍。同時按照本地林業環境與發展需求構建商品林基地,加速調整當地林業結構,以此增強市場競爭力。其次,林業生產區能夠通過落實我國有關生物能源發展對策,推進建設生物能源林與木本油料林,根據本身具體發展情況擴大經濟林產業。或者通過加強對本土飼料林的研究,促使林業產業與畜牧業攜手同步發展。再次,按照本土特色,促使林業經濟立體化發展,以適應人們更加重視環境保護的趨勢,進一步擴大綠色食品種植規模。最后,相關管理人員需要把綠色林業經濟、林業風光與民族文化相結合,讓本地旅游資源趨向多元化發展趨勢,提高林業旅游的市場競爭力。當地還可以開展動植物觀光與林區度假等活動,迎合大眾長期旅游和觀光等綜合要求,展現林業旅游資源在地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森林經營管理唯有進一步優化林業建設與生產,才可以確保林業可持續經營獲得更好的效果,從而促進社會經濟進一步增長。
綜上所述,在社會發展中,生態系統的良好構建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生態系統的建立和多功能森林經營有著直接的關聯性,需要加強對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的合理優化,保證林業在生態方面可以創造良好的經濟以及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