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地理信息和土地整理中心 吳維
自從2009年我國國土資源部門出臺了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規劃之后,我國各地區都開始積極挖掘相關信息,并且構建起了信息化資源管理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來實現對國土資源信息的有效監管。同時,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三維可視化技術、遙感技術以及大數據技術等多種先進技術理念被應用到了“一張圖”項目建設中,并且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發揮出了較為理想的效果。從當前項目建設以及應用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今后還應該注意進一步提升對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的思考深度。
從宏觀角度來說,在對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進行建設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其實際建設需求情況進行確定,其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土資源部門宏觀調控以及資源監管的實際需求,這就需要在展開項目建設的過程中有專門的政策以及機制對其進行支持。從微觀角度來看,在進行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的時候,應該注意對現階段國土資源的實際數據情況進行確定,以此作為基礎,確定相應的數據集成環境,這也使得項目建設效果更為理想。而從業務管理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國土資源“一張圖”主要是為國家資源監管以及服務目標等進行服務的,這就需要對各類信息進行集成,然后通過電子沙盤的方式展示出來。從專業數據體系的角度來看,在按照統一口徑要求來展開國土資源服務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其服務需求進行確定,構建起以國土資源綜合數據庫為基礎的管理系統,從而實現國土資源數據信息的共享[1]。
對于國土資源局來說,其在展開“一張圖”項目建設的時候,需要有相應的基礎設備進行支持,同時還應該根據數據庫的實際情況來確定不同的設計標準,然后對不同領域的數據信息進行綜合整理,從而使其作為輔助工作的作用可以得到有效體現。通常情況下,對于不同類型的數據體系來說,在對其進行分析的時候,應該注意把握數據體系中的要點,以此作為基礎來展開數據的統一入庫工作。通過對不同種類的數據信息進行分類的方式可以實現對數據信息層的有效利用,同時也使得后續的信息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取得良好效果。為了更加方便數據層管理工作的開展,通常會考慮將其分為專業層、管理層和基礎層三個方面,不同的層級有自身不同的用途[2]。對于專業成來說,其所包含的信息系統較為穩定,并不需要對其進行頻繁更新;而管理層所涉及到的數據內容則相對繁雜,需要對其進行實時更新,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其土地管理以及礦產管理工作在實際展開的過程中可以形成空間屬性信息;對于基礎層來說,其在實際運轉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多種地理遙感信息技術的應用,從而幫助其獲得行政邊界以及地名等相關信息。
對于“一張圖”核心數據庫來說,在實際展開建設的過程中,可以實現對地質災害、土地環境以及礦產信息的綜合管理,這也使得數據庫系統的整體數據豐富性得到了保證。在進行數據庫信息錄入操作的時候,應該注意對數據信息進行檢查、交換,同時還要注意對重要信息進行備份,并且對整個信息管理過程進行監督。此外,還應該注意為數據庫管理系統設定與其他服務系統以及生產系統相連接的接口,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數據信息的流通以及共享效果,這也使得數據信息的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還應該注意對虛擬現實技術以及地理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通過這種方式來保證數據信息可以通過更為生動、具體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為“一張圖”項目的建設提供參考[3]。
在進行“一張圖”核心數據庫建立的時候,應該注意對其運行環境進行有效把握。在“一張圖”核心數據庫的依托之下,其數據服務以及業務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所涉及的內容越來越廣泛,這也使得專題圖制作、地理數據信息運用等等獲得了綜合展示平臺,實現了對當前數據信息的有效整理。由于當前的國土資源“一張圖”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數據信息是對數據中心進行維護以及監護,因此其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所涉及的信息資源總量巨大,這也使得其訪問活動的開展較為頻繁[4]。因此,在進行項目設計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當前的運行環境進行明確要求,通過這種方式來搭建起與之相對應的安全管理平臺以及儲存系統,從而使得管理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出理想效果,這也更加有利于今后“一張圖”項目運行維護工作的開展。
我國一部分地區在進行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的過程中,往往沒有準確把握不同地區的差異性,這也使得項目建設過程中經常會受到一些地理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得最終工程項目建設效果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影響。對于六安市來說,其也開始積極響應現階段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號召,在六安市領導的監督以及管理之下,先后對六安市范圍內的5個區縣進行了檔案掃描,通過這種方式為“一張圖”項目建設工作的優化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目前,在市領導的配合與幫助之下,各區縣的程序功能開發工作基本已經完成,其數據體系也變得更為完整。
在進行國土資源“一張圖”方案構建的時候,其主要是根據生產數據庫中的數據資料情況以及程序運轉情況來對現有信息進行規范化處理,然后對其進行綜合分類,將其納入國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對其進行統一化的監督管理。對于綜合集中式的建設模式來說,在進行實際應用的時候,其主要優勢體現為可以實現良好的數據信息反饋,并且后期平臺維護成本費用較低[5]。
在進行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的時候,數據倉庫式屬于一種較為常見的地理信息建設模式,此種方式的應用使得項目建設在過去的數據庫運轉基礎之上構建起了新的信息數據倉庫。同時,在對數據倉庫平臺進行應用的時候,可以實現根據不同數據信息種類對其進行全面展示,這也使得信息數據的實際價值得到了體現。整體來看,將數據倉庫式項目建設模式應用到當前六安市“一張圖”項目建設中的主要優勢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數據倉庫式的項目建設模式是依托于數字信息挖掘整理技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數據選取工作的開展更為順利,同時也可以對現階段“一張圖”項目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各方面內容進行準確把握,使得項目建設的實際需求得到了滿足[6];其次,數據倉庫式建設模式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信息展示平臺的方式來對數據進行展示,這也使得數據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并且保證數據處理方式更加規范化。
從六安市“一張圖”項目建設情況來看,其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截至目前,各縣區的反饋程序功能問題已經基本得到妥善處理,并且各區縣所補充的數據也已經整理分析完成。目前已經建設數據庫共33個,這些數據庫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7]。同時還實現了對檔案管理信息系統、國土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系統、土地利用動態巡查管理系統以及市局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建設,這些系統的建設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項目建設工作的有序開展。但是,當前來看依然存在一些未完成事項,主要體現為尚且沒有將各區縣整理出來的坐標進行轉換,在今后展開業務數據整合管理工作的時候,應該注意將其與市局數據進行有效結合,這樣也可以使轉換之后的坐標作用得到有效發揮[8]。截至2020年底,全面建成數據更全面、應用范圍更廣的國家級以及審計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已經開始全面落實,并且開始向政府各個部門提供服務。對于“一張圖”項目建設來說,其主要是為今后空間基礎平臺的建設奠定數據基礎,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相關建設工作的開展。今后,在進行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將數據資源體系建設與完善、云管理服務平臺建設、應用服務內容建設作為主要任務,從而實現國土基礎信息平臺建設的總體目標要求,服務于今后的國土空間規劃的編制和實施評價。
綜上所述,現階段我國政府部門對國土資源“一張圖”項目建設的重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這也使得項目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為今后國土資源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也使得國土資源數據庫整合工作在實際展開的過程中有了具體參考。在進行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時候,應該為其創建相應的安全運行環境,這就需要對數據庫管理理念進行優化創新。此外,還應該有完善的政策體系對“一張圖”項目建設進行指導,找到其與現階段當地土地資源利用以及發展之間的契合點,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政策指導作用的發揮。隨著我國信息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土資源運轉系統的建設也會逐漸趨向于完善,從而保證數據收集以及整理工作的開展更為規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