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赟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以雄激素增多癥、無排卵和多囊性卵巢形態為基本特征的綜合征,容易合并月經紊亂、不孕、胰島素抵抗和代謝紊亂性疾病[1]843。不孕癥是指有規律性生活、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至少1年仍未受孕,多囊卵巢綜合征所致不孕癥(以下統稱“多囊卵巢不孕癥”)多因排卵障礙導致,其在女性無排卵性不孕中占75%,且妊娠后早期流產率高達30%~50%[2],給育齡期女性患者的生活及健康帶來極大困擾。
章勤教授為浙江何氏婦科流派第五批代表性傳承人,全國第六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導師,博士生導師,長期致力于婦科內分泌疾病、不孕癥的臨床及研究工作,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本文就章勤教授診治多囊卵巢不孕癥的經驗作一介紹。
多囊卵巢不孕癥在傳統中醫中并無該病名。根據臨床癥狀,可歸屬于“不孕癥”“閉經”“月經后期”“月經過少”“崩漏”等范疇,歷代醫家對其論述則散見于“種子”“求嗣”“嗣育”等篇章。
《丹溪心法》中論及:“若是肥盛婦人,稟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經水不調,不能成胎”[3],提出肥胖痰濕可致婦人月經不調、不孕。而肥胖型多囊卵巢不孕癥的臨床特征常表現形體肥胖、不孕、月經失調等,此與《傅青主女科·種子》中“肥胖不孕”類似[4]。傅山在書中云“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濕盛之故乎……不知濕盛者多肥胖,肥胖者多氣虛,氣虛者多痰涎,外似健壯而內實虛損也”[5]38,言其“治法必須以泄水化痰為主,然徒泄水化痰,而不急補脾胃之氣,則陽氣不旺,濕痰不去……方用加味補中益氣湯”[5]38。而非肥胖型多囊卵巢不孕癥臨床特點如身瘦不孕,心煩易怒,月經量少伴后期等,則與《傅青主女科》瘦人不孕類似:“婦人有瘦怯身軀,久不孕育,一交男子,即臥病終朝……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血虛之故”[5]31,病機為腎虛血虧,肝木失養,治以養精種玉湯補腎和血,養精平肝。明代張景岳在《景岳全書》中提出調經助孕的理念,書中云“婦人所重在血,血能構精,胎孕乃成”[6]899“女人以血為主,血旺則經調,而子嗣、身體之盛衰,無不肇端於此,故治婦人之病,當以經血為先”[6]837。其重視從脾腎入手調經種子,認為“調經之要,貴在補脾胃以資血之源,養腎氣以安血之室”[6]838“調經種子之法,亦惟以填補命門,顧惜陽氣為之主”[6]899,其治療選用左歸丸、左歸飲、右歸丸、右歸飲、毓麟珠、贊育丹等不孕名方,至今廣泛使用于婦科臨床。
《中醫婦科學》在閉經一節中提及本病責之腎、肝、脾三臟,主要有腎虛、痰濕阻滯、氣滯血瘀、肝經濕熱四證[7]129。在不孕癥一節中提及不孕可分為腎虛、肝氣郁結、瘀滯胞宮、痰濕內阻四個證型[7]325。可見腎虛、痰濕、血瘀、氣滯為兩者共同的病因病機。近期國內專家共識[1]認為PCOS排卵障礙其主要證型有腎虛、肝經郁熱、脾虛痰濕三大證候。針對腎虛癥,采用右歸丸、滋腎育胎丸補腎調經助孕;針對肝經郁熱,用加味逍遙丸加減疏肝清熱,調經助孕;針對脾虛痰濕證,用補中益氣湯加減健脾化痰,體現中醫藥的個體化治療特色。
近年來另有國內婦科專家明確指出卵巢胰島素抵抗貫穿于PCOS發生發展始終,是其核心病機[8]。脾虛不運,痰濕阻滯,壅滯胞宮,則病發卵巢胰島素抵抗,卵巢局部胰島素抵抗是PCOS發病根本[9],脾虛痰濕是肥胖的根本,也是胰島素抵抗導致代謝異常的根本[10],“強脾健胃”是治療脾虛不運、痰濕壅滯型PCOS患者胰島素抵抗所致代謝異常及內分泌紊亂的關鍵[4]。亦有學者認為,PCOS為痰瘀壅于胞宮,使卵巢體積增大,包膜增厚,呈多囊性改變,導致卵巢功能紊亂,排卵障礙及激素分泌異常,導致閉經、不孕[9]。而腎陰虛型PCOS病人睪酮程度較其他型PCOS病人明顯升高[11],滋腎瀉火法能有效降低睪酮,減輕高睪酮的臨床表現,且在促排卵方面具有優勢[12]。
章教授認為育齡期婦女的多囊卵巢不孕癥,其本質為多因素引起的“心-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紊亂,病位在胞脈,病性屬虛實夾雜證。
《素問·上古天真論篇》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發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沖任之本在腎,胞脈系于腎,女子先天腎氣不足或后天腎氣受損均影響順利受孕。
腎中精氣充盛是實現正常排卵的物質基礎。卵泡期以陰長為主,陽長為輔。腎陰足,卵子生長發育所需精微物質充盛;腎陽溫煦,促進優勢卵泡發育,同時使子宮內膜逐漸增厚,且與卵泡發育呈同步性;排卵期,經生殖之精充養成熟的卵子,在腎陽的進一步鼓動下順利排出。若腎陰虧虛,則易引起卵泡缺乏精微物質的濡養而發育失常,引起成熟障礙;若腎陽虧虛,則導致卵泡啟動困難,或排出障礙,同時陽虛無力推動氣血運行,氣滯血瘀,瘀滯沖任,受孕難成。
同時,腎為生痰之本,腎虛氣化不利,水濕聚而生痰,痰涎壅盛于沖任,則胞宮不啟。腎虛亦可與心火、痰濕、氣滯、瘀血、肝火等實邪并現,導致“心-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紊亂,從而造成閉經、不孕、癥瘕、肥胖、痤瘡、多毛、脫發、卵巢呈多囊樣變等諸癥出現,即PCOS的發生。
腎為生痰之本,脾為生痰之源。脾虛是多囊卵巢不孕癥的另一重要病因病機。脾氣健運,則水谷精微得以運化,氣血得以生產;若脾運失健,則易水濕內聚,痰涎壅盛,滯于沖任,表現為月經稀發、閉經、不孕,常伴形體肥胖、肢軟乏力、頭身困重、帶下量多、胸悶泛惡、喉間多痰、舌質淡苔薄膩或有齒痕,脈細滑或沉澀等脾虛濕困表現,該證型臨床上也較為多見。
多囊卵巢不孕癥患者大多存在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其中以抑郁、焦慮為主,痤瘡、多毛癥、不孕癥和BMI增加與PCOS患者的不良情緒和痛苦增加可能有關[1]845。臨床就診的患者常伴有焦慮、多思、失眠等表現。思慮過度傷及心脾之血,陰血不足,心氣郁結,同時肝之疏泄異常,胞脈氣滯血瘀,生殖軸功能紊亂,導致不孕癥發生。章教授在臨診時往往重用理氣解郁之劑,同時配合語言寬慰、心理疏導,開心結,理肝郁,以利病情。
多囊卵巢不孕癥臨床癥狀多樣性,均為腎虛引起的排卵功能異常。章師診治多囊卵巢不孕癥以治腎為先,靈活化裁何氏婦科經驗方“何氏育麟方”(藥物組成:菟絲子、仙靈脾、枸杞子、巴戟天、肉蓯蓉、覆盆子、當歸、川芎、熟地、川芎、蛇床子)。藥味選用常以仙靈脾、菟絲子、覆盆子、肉蓯蓉、巴戟天等溫煦腎陽,以助卵泡發育,枸杞子、天冬、黃精、玉竹等充填腎陰,當歸、白芍、熟地養血調肝,配合香附、砂仁、川芎等理氣流通之品,動靜結合,以制補腎藥之滋。對于腎精虧甚,損及奇經者,以鹿角、紫河車等血肉有情之品溫補疏通奇經,促其優勢卵子發育,同時又有溫通暢絡之效。
《傅青主女科》云“婦人有身體肥胖,痰涎甚多,不能受孕者……乃脾土之內病”[13]。章師在臨床上注重先后二天共調,在溫腎基礎上,常加黃芪、黨參、炒白術、茯苓、廣木香等益氣健脾化濕。對于痰濕壅盛嚴重者,常予蒼術、香附、茯苓皮、澤蘭、澤瀉、白芥子等藥味燥濕滌痰,此方對治療BMI指數偏高的肥胖患者常有較好療效。同時囑咐患者適當鍛煉,以助脾運,合理膳食,控制體重,多管齊下,以利治療。
脾虛痰濕性多囊卵巢不孕癥偏于實證者,章師習用姜半夏、膽南星、焦山楂、石菖蒲等滌痰祛濕為主;對于脾腎陽虛兼痰濕內阻者,常用紫石英、仙靈脾、白術、陳皮、茯苓皮、香附、郁金等加減出入。所選藥味性多平和,通補結合,以不損脾胃為先。
多囊卵巢不孕癥是影響女性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不孕又易導致家庭和婚姻關系緊張,臨床就診的患者常合并焦慮、多思、失眠等表現。思慮過度傷及心脾之血,血虛不能養胞脈,心氣郁結,肝氣疏泄異常,胞脈氣滯血瘀,均導致受孕難成。其臨床表現為排卵異常、月經失調,伴有少腹脹痛、乳房脹痛等肝氣郁結之證;或心肝火旺,表現為失眠、煩躁易怒、口苦咽干等癥。治療宜疏補結合,常用制香附、郁金、青皮、合歡等疏肝理氣而不傷陰之品,焦山梔、淡豆豉、柏子仁等清心養心,皂角刺、鹿角霜、路路通等溫通暢絡之藥。除了中藥治療外,章師尤其重視心理疏導,常予言語寬慰,正面引導,幫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態,獲得滿意療效。
多囊卵巢不孕癥病程常遷延日久,部分患者常經歷數次流產手術史,宮腔操作較頻,胞宮為金刃所傷,邪入血絡,發為血瘀。同時血瘀常與痰濕、虛火等多重病理因素并見。章教授在調治時加用活血祛瘀暢絡之品,結合月經周期治療,如排卵期予丹參、荊芥、五靈脂、紅花以活血通絡促排;對于卵泡排出障礙者,在補腎基礎上予皂角刺、路路通、鹿角片等助陽通絡破卵;經前期及經期,予牛膝、丹皮、赤芍、月季花、蒲黃等祛瘀通絡以生新。
臨床上小卵泡綜合征患者辨證多屬精血虛寒型,常于卵泡期重用巴戟肉、仙靈脾、熟地、肉蓯蓉、鹿角霜以溫腎填精,從根本上充實腎氣精血,促進卵泡啟動,子宮內膜容受性提高。
對于肥胖型多囊卵巢不孕癥患者,此類患者大多為脾腎陽虛兼痰濕內盛,治療偏于溫腎健脾化痰,常用煅紫石英、石菖蒲、姜半夏、膽南星、焦山楂、茯苓皮等,月經期多重用益母草、馬鞭草、澤蘭、澤瀉等利水通經之藥。
對于瘦型多囊卵巢不孕癥患者,常合并心腎陰虧之證,治療上需固護心腎之陰,常于卵泡期用覆盆子、葛根、黃精、玉竹等滋陰之品結合溫腎滌痰藥物。
對于卵泡滯留型或未破裂卵泡黃素化不孕患者,此類患者常因長期不孕而處于精神緊張和應激狀態中,或因盆腔炎癥粘連等因素導致卵泡不破裂,多偏重于氣滯血瘀,宜于卵泡期、排卵期加強理氣活血,常用皂角刺、制香附、郁金、丹參、荊芥、五靈脂、紅花等以利暢絡排卵。
多囊卵巢綜合征引起的不孕癥高發于育齡期女性,病程遷延,較為頑固,嚴重影響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中醫治療多囊卵巢不孕癥,歷史悠久,療效確切。章師認為其核心病機為“心-腎-天癸-沖任-胞宮生殖軸”功能紊亂,其治療從腎入手,健脾補腎,祛痰化瘀,理氣暢絡,用藥選用何氏婦科流派經驗方“何氏育麟方”加減,同時配合月經周期用藥,證癥結合,臨床療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