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師范大學 李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經貿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一個百廢待興的經濟體發展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經貿合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貿易投資環境低迷的背景下,我國經貿發展面臨著諸多挑戰和不確定因素。我國正處于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階段,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加強科技自主研發創新,逐步邁向貿易強國是我國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長期以來我國一直位于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位置,產品附加值低、可賺取的利潤很小。這些因素一直制約著我國企業發展,同時也阻礙了我國經濟高質量增長。如何調整、優化落后產業,緩解經濟下行壓力、突破國際貿易壁壘與限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因此,分析中國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了解與貿易強國間的差距,并找到中國建設貿易強國的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全球第一制造大國,但制造業相比發達國家來說稍顯薄弱。雖然中國是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但出口產品在技術和功能方面仍顯得非常落后,不具有強大的競爭力??傮w來看,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不僅產業環境較落后,而且勞動生產率水平也較低。出口產品主要以加工制成品、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附加值低且極易被替代;高新技術產品缺乏且不具有國際競爭力。同時在我國加工貿易中,不同于其他發達國家以本國企業為主導,我國是以外資企業處于主導地位。外商投資企業利用我國豐富且廉價勞動力資源,借助我國優良的自然條件,僅需付出較少的加工費就獲取了產品大部分的利潤。并且產品核心技術和品牌仍歸外商所有,我國加工企業僅僅負責產業鏈下游產業,進行加工或組裝環節,獲取的產品附加值低。
當前服務貿易快速發展,增速也超過貨物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和地位愈加重要。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服務貿易國,但與其他服務貿易大國不同的是,我國服務貿易常年逆差。2019年,中國服務貿易逆差達到2178億美元。相較于發達國家,中國無論是貿易額還是凈出口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劣勢。另一方面,服務貿易結構不合理,區域發展水平不平衡等問題制約著我國服務貿易進一步升級。缺乏知識密集型產業高端創新人才,產業創新能力不足,服務貿易關稅及市場準入條件高,這些不利因素進一步阻礙服務企業經營活力。
中國是世界專利申請第一大國,但是在專利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與發達國家間存在著很大差距。一是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足。企業、個人缺乏自我知識產權意識,缺乏對國際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知識產權專利易受到侵犯且不知如何合理、合法進行維權;二是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不完善,侵權與維權成本不對等。企業在維權過程中往往面臨著高昂成本、證據缺乏、案件審理周期長等諸多困難;三是知識產權監管與處罰力度不夠。知識產權保護需要依靠強大的監管體系保護,但我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稍顯薄弱。在利益驅動下,一些企業依然進行假冒偽劣產品生產、惡意搶注企業商標等不法行為。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但目前我國在全球經貿領域缺乏話語權,國際經貿規則和商品定價等決定權被牢牢把握在美、英等西方發達國家手中。并且許多發達國家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持不認可態度,給中國對外貿易施加重重阻礙與諸多限制。當前世界多國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不斷抬頭,經貿問題政治化傾向越發顯著,中美貿易戰就是很好的證明。未來國際經貿環境將變得更加復雜嚴峻,重構國際經貿規則,改善全球治理體系將成為未來國際經貿發展核心問題,獲得國際經貿領域制度性話語權對中國顯得愈加重要。深入參與到全球貿易規則制定中,創造公平競爭、平等互惠的國際經貿環境,有利于促進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創新對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應加強對外貿企業制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創新投入,鼓勵企業研發高質量科技創新產品,提升企業出口國際競爭優勢;帶動提升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促進我國產業創新升級。一是制定國家高新科技發展戰略規劃,完善相關管理與鼓勵政策,營造優良的科技研發環境。要立足于未來發展的眼光、瞄準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標,著力打造新型科技產業鏈。二是要注重企業創新主體的地位,鼓勵企業勇于創新、大膽探索,彌補產品短板缺陷。利用好我國強大的市場優勢,努力打贏核心技術攻堅戰,突破國外技術封鎖阻礙。三是注重創新人才培養。創新人才資源是國家、企業未來發展的生力軍,國家要著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打造完善的創新人才培養、選拔、引進機制。加大教育系統培養人才創新的投入,致力于打造有活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創新人才生力軍。
我國擁有廣闊的市場環境和巨大的市場潛力,應充分利用我國市場優勢,吸引全球豐富的產品和資源要素,吸引跨國公司來華投資。開放協作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可以將我國市場與世界更緊密相連,為全球各國帶來更大的貿易空間。同時有利于我國開辟新型國際合作發展,帶動我國更深、更遠地對外開放??傮w而言,國家應著力打造高效規范、公平開放的國內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場準入門檻,打造法治化、國際化、公平競爭化的營商環境。一方面要注重出口產品創新,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加大進口和引進外資規模,從而實現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質量“引進來”健康可持續發展路徑。
目前人民幣要成為全球主要結算貨幣還面臨著較大差距和諸多困難。2019年1月全球支付總額中超過40%以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僅占2.22%。國際化指數方面美元為55.24,而人民幣指數僅為美元的1/22??梢娙嗣駧排c美元在國際地位和使用率方面相距甚遠,十分不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和外貿企業成長。因此我國必須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完善匯率制度,保障人民幣匯率健康穩定。建立健全外貿金融支持政策,拓寬融資渠道,解決外貿企業融資難、成本高等問題,為外貿企業提供多元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務。同時外貿企業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積極使用人民幣進行外貿結算,增加人民幣跨境使用規模,提升人民幣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宣傳影響力和使用率,不斷提高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占比。
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創新開發新型產業。一是大力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實現與先進制造業完美融合,形成世界領先、富有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二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帶動制造業創新發展,培養新興產業。三是注重出口產品質量,提供產品監管標準。建立健全認證認可制度,完善檢驗檢測體系,推動出口產品質量邁向國際領先水平。四是注重中國品牌培育。完善專利與商標等知識產權立法保護;鼓勵本土企業開展境外專利、品牌注冊;積極利用進博會、服貿會等國際平臺交流機會提升中國品牌國際影響力,讓本土品牌走向世界。同時政府部門應加強與完善企業品牌管理,向企業宣傳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
一是積極推動中國服務貿易世界交流與合作,打造中國服務品牌,提升“中國服務”國際影響力。一方面穩固深化與發達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另一方面不斷開拓新興國家市場。中國企業應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拓寬與周邊國家服務貿易合作的廣度與深度。并且我國還應加強與中東歐、金磚、東盟等國家間服務貿易合作交流,創立全方位的合作交流格局,營造良好的服務貿易國際合作環境。二是推動數字服務貿易發展,制定出臺促進數字服務貿易發展的政策,建立數字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加快推進數字貿易平臺創立與管理,為相關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三是加強服務貿易創新試點,推動金融、文化、電子信息等新興服務貿易發展和價值鏈升級。四是完善出口退稅機制,放寬企業融資限制,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讓企業有更大資本投入到產品創新研發領域,推動中國服務業向知識密集型行業轉型升級,帶動中國服務整體水平提升。
一是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創建企業數字化管理平臺,著力提高外貿企業智能化管理水平。注重傳統工業與數字經濟深度融合,開創“互聯網+”新型發展模式。創立跨境電商平臺,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利用數字經濟幫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解決外貿企業融資難、信用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二是打造數字人才培養方案,加強校企人才聯合,打造完善的數字人才培養、深造、引進體系。構建與發達國家數字人才交流學習通道,增加我國人才海外學習機會,及時了解全球數字經濟水平和未來發展趨勢。三是加強數字貿易信息安全管理,保障用戶個人信息、資金等安全,創立聯防聯控的高效網絡安全保障體系。